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中美经济贸易法律服务的需要,全国律团体拟于9月上旬在北京举办中美经济贸易交往中主要法律问题研讨班。该班由全国律协会长任继圣主讲,当前律师涉外业务中的主要问题,邀请美国加州华人律师桑滨学博士主讲中美经济贸易交往中主要法律问题包括美国的投资、买卖、保险、许可证方面的法律及与中美贸易相关的其他法律实务,并邀请中国司法部律师司负责人主讲中外律师事务互设办事机构的情况与政策。全国律协就律师如何报名参加研讨班等具体事宜已下发通知。全国律协将举办中美经济贸易交往中主要法律问题研讨班@律培  相似文献   

2.
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这两个长期隔绝的大国实现了第一次握手.从中美两国交往大门打开的那一时刻开始,这两个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的国度就经历着风风雨雨的磨砺.  相似文献   

3.
涉台法律规范体系经历了奠基、发展,现已进入基本形成阶段.它以法律形式反映和规范国家的"一个中国原则"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其特殊地位表现在涉台法律规范体系调整的对象种类繁多、性质特殊;适用的原则特别;目的功用、内容和框架体系上有着鲜明的特点.涉台法律规范体系具有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对台方针政策的实施;解决两岸交往合作中衍生的具体问题;保护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同胞的正当权利;促进两岸交往秩序的形成和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等五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美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世界,商业秘密对国别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商业竞争的影响力,尤其是其所固有的秘密性易于侵犯与难以管理的特性,相关的法律保护成为中美两国继确立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之后又一立法热点,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保护制度.比较中美保护商业秘密的立法与实践,有助于考察和展现两国现行机制及整体构架.  相似文献   

5.
陆向明 《中外法学》1984,(3):22-24,38
<正> 在国际商事交往中,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一般都有明确的协议。然而,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等条件各不相同,当事人的信誉有时也相去很远,交易双方对合同执行发生争议的仍屡见不鲜。为了对可能发生的争议防患于未然,在商事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法律选择条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多种规则系统,社会秩序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些规则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实现社会的有序化。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的规则交往基本上是一种替代型的规则交往,呈现为用法律替代习惯的社会规则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试图实现一元规则为主导的社会秩序治理。这种规则交往方式在当代中国社会中面临着两个方面的现实危机,善治理念提倡一种参与和共治的思想,基于这种理念,社会规则的交往应当生成一种共生型的规则交往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善治理念的基本要素,有助于实现善治理念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期2天的中美法律信息及图书馆研讨会5月29日开始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双方的190名代表与会,研讨会是中美建交3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8.
北新 《政府法制》2009,(5):47-48
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这两个长期隔绝的大国实现了第一次握手。从中美两国交往大门打开的那一时刻开始,这两个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的国度就经历着风风雨雨的磨砺。  相似文献   

9.
薛生全 《北方法学》2009,3(3):41-51
由于世界各国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制度不尽相同,国际民商事交往中不当得利的法律冲突问题日益突出。为保证支配不当得利之债的准据法与当事人的意愿相一致或有最密切的联系,并最大限度地减小因识别或定性不同而带来的难题,不当得利准据法应依序设计为:不当得利起因于合同时,适用该合同的准据法;起因于其他法律关系时,适用调整该法律关系的法律;起因于不动产交易时,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在其他情况下产生,则其准据法为利益发生地所在国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王勇 《现代法学》2011,33(3):142-150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对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法律性质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中国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有拘束力的条约,美国却否认这一点。这种争议的结果既严重损害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权威性,更严重阻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根据国际条约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特别是从条约的基本特征、美国国内法关于条约的定性、三个联合公报的履约情况等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表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无疑是有拘束力的条约。基于此,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寻求维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权威性及其条约性质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二三月间,中美两国经济法律界的专家们,先后在上海、天津和北京举行了三次大型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专题讨论会。这是中美经济法律界交往史上一次盛大的会议,对于增进中美双方对两国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对技术合作领域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发掘双方在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的巨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网络的发展前所未有。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的交往、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传承很大一部分依靠互联网。但网络知识产权不断发生,侵权方式多样、复杂,追责难上加难。研究此问题,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成为中美、中日、中欧双边交往过程中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八国集团(G8)等多边政治、经济场合热议的话题;甚至在西方大国内部政治权力结构中也为此展开了利益的博弈。在意  相似文献   

14.
管弦乐 《法制与社会》2011,(15):140-141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下,分歧和摩擦还将继续存在,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提防也将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得以延续,但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中长远持续发展。中美两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交往,深化合作,谋求友好共处和互惠双赢,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政法大学于2009年5月底在北京香山饭店主办的“中美法律信息及图书馆研讨会”为背景,通过对美国法律图书馆员罗伟先生的访谈,对比中美法律图书馆的不同发展历史和现状,以为中美之间增进了解和合作、借鉴美国图书馆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提供交流平台。全文首先以罗伟先生之个人经历为线索,围绕法律图书馆员的定位及职称评价、美国法律图书馆员如何应对新技术的挑战等主题,从多个侧面展示了美国当代法律图书馆馆员之面貌;最后,结合中美香山大会和采访,对当今中国图书馆面临的某些主要问题,如法律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化以及图书馆与出版机构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规定内容的不一致,为两岸间越来越频繁的民商事交往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可选择空间。在解决这种法律适用选择问题上,传统的区际法律冲突途径只关注了法律"冲突"的表象,未能探究其深层成因。大陆地区处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发展,旁证了两岸民商事法律的"冲突"并非源于根本性的不一致,也昭示了在处理两岸民商事交往法律适用上,探寻实体法路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论中美刑法因果关系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刑法因果关系的内容与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刑法因果关系建立在判例法基础之上,层次清晰,规则、体系完整.而中国刑法因果关系建立在哲学因果关系理论之上,内容简单,且与被告人主观预见无关.尽管目前刑法理论界不乏走出"必然性"与"偶然性"争论困境的呼声,但教学和司法层面仍然遵循原有理论.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构建新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简称CBA)与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的比较,把隐藏在其中的中美法律文化方面的差异展现给大家,并试图从完善CBA联赛的角度谈谈中国法律文化对美国法律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学武 《法治纵横》2012,(24):16-17
中美犯罪资产追缴研讨会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中美两国专家、执法官员首次以犯罪资产追缴为主题,对中美两国合作追缴犯罪资产、资产没收、返还和资产处置、管理的法律制度以及执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6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中美法律交流论坛暨第二届中美调解国际研讨培训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院长覃红卫应邀出席。会上,中美法律交流文丛首发面世。其中,《对话与交融:中美陪审制度论坛》一书中收录了覃红卫的个人论文《对基层法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