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庆江 《现代法学》2006,28(6):25-33
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制度凸现了在国际法中尚无法完全解决的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问题,但它的运行并没有终止诉诸于单边贸易措施的时代。本来国际法规制单边贸措施的漏洞,可借由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制度的设计特别是争端解决机制这个自足的法体系予以弥补,但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小组/上诉机构的报告在重申多边贸易制度固有的宗旨和纪律的同时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留下了空间。如果不希望多边贸易体制仍然处于单边贸易措施的行为的永久威胁之下,就应采取措施确保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避免诉诸于有损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单边贸易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中,资本流动成为引发金融动荡的重要因素,投机活动也是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诱因,并且危机传递现象普遍严重。危机国家在通常的反危机措施不能阻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时,也只有向IMF求助。IMF向危机国家提供短期融资以帮助纠正国际收支失衡,而其贷款条件就是受援国家必须接受IMF提出的稳定方案进行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3.
王衡 《现代法学》2012,(2):138-151
各国日益重视采用服务贸易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我国WTO服务承诺亦与气候变化相关。因措施通常视成员是否承担减排义务而给予不同待遇,容易违反非歧视原则,一般例外是判断措施合法性的关键。一般例外适用于气候变化时将面临措施性质认定、必要性测试、发展中成员可否利用引言获得特殊待遇等诸多难题。为确保一般例外适用的可预见性并妥善平衡贸易与气候变化,需强化贸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支持,解决一般例外法理的连贯性不足等缺陷,避免僵化解释,力争规则更新修改。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组织的影响也不可同日而语。在法学尤其是在国际法学方面,集中的体现就是国际经济贸易法对国际法(国际公法)的影响逐渐加强。本文以WTO为视角,试图探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必然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效力不同于WTO协定的国内效力。WTO争端解决裁决与WTO协定的生成途径和国际法律地位有着显著差异。从其产生过程、自身品质和其他证据来看,WTO争端解决裁决可能会对国家主权构成"软侵蚀",各成员因此需要"看门人",以防止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不当影响。从实践看,欧盟和美国都明确拒绝了WTO争端解决裁决的直接效力,美国甚至还部分拒绝了WTO争端解决裁决的间接效力。我国应当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一方面,不可一概承认WTO争端解决裁决的国内直接或间接效力,而是应该留有回旋余地,给予法院决定是否尊重WTO争端解决裁决的裁量权,确实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可出于国际礼让、维持良好国际"守法"形象等考虑,给予WTO争端解决裁决适当尊重。  相似文献   

6.
劳工标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组织面临的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澄清基于劳工标准的单边贸易措施与WTO规则的法律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评介了各利益攸关方的立场分歧和理论冲突,揭示了基于劳工标准的单边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关系问题的实质,阐释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决反对以劳工标准为基础的单边贸易措施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挑战所需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社会致力于推进气候变化减缓国际法律合作的同时,气候变化适应问题逐步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各地区的政策与法律关注。在分析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其在欧盟政策与法律中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对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环境法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看到环境法原则为气候变化适应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础,并具有目标、机制和方法的指导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8.
杜玉琼 《现代法学》2012,34(1):161-167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贸易报复机制是WTO最具特色、最具创造性的部分,该机制以法律手段保障裁决或建议的执行,其主要目的是"促使违反义务的成员方遵守WTO义务",国内利益集团有动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内利益集团通过向政府或政府机构提出他们的利益要求从而影响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通过对政府施加政治压力从而达到实施报复措施的目的,进而促成败诉方尽快全面地履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纠正或取消其违规措施以符合WTO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北方法学》2021,(5):104-115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直接触发了环境危机,更间接地威胁到人类所享有的各项基本人权。在国际气候变化机制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定尚处于行为义务的前提下,在《巴黎协定》纳入人权视角后,随着气候变化诉讼的发展,已经挖掘出人权法体系在气候变化救济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2018年,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通过《关于生命权的一般性意见》,将气候变化与生命权进行对接,不仅回应了《巴黎协定》对于人权的关注,更验证了在人权法语境下为气候变化提供救济不失为一项可行性选择。尽管该视角仍然面临一些待解问题,但却可以与国际气候变化机制互为补充,为气候变化救济带来另一个维度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气候贸易措施是指一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制定鼓励性或者禁止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贸易的国内减排政策、规定,包括颁布和实施强制性排放标准、采用产品气候标准、生态标志与认证、征收边境调节税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利强 《法律科学》2008,26(2):156-162
美国一方面对中国适用反补贴税法,另一方面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控告中国的禁止性补贴措施之做法,说明美国正在积极行使WTO协定下的贸易权利。应当从美国联邦宪法与国际法之双重视角把握贸易权利之性质并将其分成实体性市场准入权利与程序性贸易救济权利两大类,唯此才能理解美国对中国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措施”之实质。对美国正在推行的以贸易权利为导向的对华贸易政策,中国必须用自己的贸易救济权利加以对抗。  相似文献   

12.
左海聪 《法商研究》2007,24(6):129-133
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关系,美国对华待遇也一直是美国政府和产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为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出口扩张措施和进口救济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对中美贸易发展方向的影响是有限的。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不是由政府的调控措施所决定的,而是由中美两国经济间存在的比较优势以及互补性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美贸易额在未来将会继续增长,中美贸易关系仍将在美国贸易法和WTO的法律框架下持久而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家平等原则"的国家主权豁免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而强行法规则是国际法的上位法规则,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即使诉讼中所涉及的国家行为违反了强行法规则,也应认为基于国际习惯法规则的国家主权豁免原则是不受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WTO实体法和程序法探讨了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法律依据,WTO法的宗旨是自由贸易,金融危机背景下,本文对于坚持自由贸易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国际社会面临着日渐严峻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相继在国际贸易中采取被称之为"绿色壁垒"的环保措施.对此,东西方国家争论不断.本文分析了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辩证关系,提出绿色壁垒是环境与贸易妥协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两者的兼容.虽然绿色壁垒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但不能掩盖其积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政法学刊》2019,(6):26-34
除了传统的两反一保等对外贸易措施外,贸易救济制度还包括贸易调整援助等对内贸易补偿机制。相比之下,贸易调整援助的调查程序更为便利、适用对象更为广泛、受益群体更具针对性、救济效果更具持续性,且不会加剧或升级贸易摩擦。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加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等背景下,将贸易调整援助工作提上议程,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在构建中国贸易调整援助立法的进程中,须逐一破解制度体系、负责机构、适用对象、审批要件等各项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世贸组织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产物,在它成立后又反过来影响国际经济活动,这种影响当然地也就包括了国际投资活动及其法规。本文以世贸组织的一个文件《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为着眼点,主要分析该文件实施前国际投资法的状况、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低碳出口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热点,低碳产品将成为各国出口贸易的新支柱。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低碳壁垒随之形成,并成为未来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壁垒模式。低碳壁垒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巨大影响,为使我国出口贸易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外低碳壁垒,法律措施的设计与实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条件下,极端气候不断增加、海平面上升加速、低海拔岛屿国家土地退化日趋严重甚至有被全部淹没的危险.这些岛屿国家可以以集体的方式参与气候谈判、制定合理计划并继续扩大在气候谈判中的影响力、提前做好应对土地退化和人员迁移的安排等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