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比较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导言 比较法作为一门学科第一次成为世界法学专业会议的主题,并且在世界法学界普遍地、正式地获得“比较法”(droit compare,comparative law)的命名,是90年前即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比较法国际大会”的事情。比较法在各国法律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也是从法国比较法学者埃斯曼教授(Adhemar Esmein,1849—1913)在大会所作的报告:《比较法与法学教育》(载《大会会议记录与资料》第1册,第445—454页)开始,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国际比较法学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谦  徐鹤喃 《中国法学》2001,(1):184-186
为纪念 1 90 0年国际法律学协会成立暨第一次比较法学国际大会召开一百周年 ,2 0 0 0年 1 1月 1日至 4日 ,国际法律学协会在美国新奥尔良杜兰大学主办了题为“国际比较法学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 2 7个国家的近 1 7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有 :第一次世界大会一百年来的比较法学 ;比较宪法与比较行政法 ;比较法与立法 ;比较法与法律实践 ;比较法与法学教育 ;比较法与新的主题等。本文谨就会议学术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比较法学一百年回顾回顾历史 ,学者们认为 ,1 90 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比较法国…  相似文献   

3.
<比较法与法律实践:论取消边界>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University of MiGill)比较法学会、法律系法学教授戈兰(H.Patrick Glenn)于2000年11月份在美国召开的比较法百年世界大会上提交的一篇论文,作者还就这一问题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4.
李清伟  关明 《中外法学》1997,(1):125-128
<正> 第十五届国际比较法科学院大会将于1998年7月26日至8月1日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举行。本次大会的会议主题及相应的主要发言人的始名和地址如下。 第十五届国际比较法科学院大会主题 Ⅰ.A.法制史与人类学 法制史在法律教学和比较法学家形成中的地位 loannis Konidaris,professeur,20,rue Bizaniou GR—152 37Filothei(Grece),tel. (pers.):(3001 647 28 96,tel.et fax.(prof.):(30)01 36 30 391.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于10月19日~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提交论文90余篇,在参会人数和提交论文数量上均创下历史新高。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比较法与法律文化",分为"比较法的基本理论"、"法律文化与法律现代化"、"比较法、法律文化与部门法"、"法律文化与宪政"四个分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现将本次会议讨论的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就一种方法而言,比较法很早就存在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都是比较法的杰作;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法学在19世纪才被提出来并加以研究,20世纪初进入其鼎盛时期。比较法学的诞生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一是比较法的基础,即对各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在怎样的层次和范围内进行比较;其二是比较法的任务,即比较法在多大的程度上有助于消除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分歧,实现法律的统一。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西方法的精神——一个比较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即将成为历史的一页,人类正在迈向新的二十一世纪。本世纪伊始,西方学者聚首法国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比较法大会。时隔近百年,比较法研究的历史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处在世纪之交、发奋图强的中国人而言,深入研究西方法及其内在精神,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乃是比较法学的迫切课题。本文第一部分简析西方法的概念,第二部分结合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的西方法律制度研究,着重探析其内在  相似文献   

8.
<正> 现代比较法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门学科(或者方向)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在人们研究本国法律制度和法律问题的时候运用比较法的问题。在这种场合,研究某一法律问题,或多或少总是在广阔的比较法基础上进行的。这一方面通常称为“微观比较”,可以归入“狭义的比较法”一类。  相似文献   

9.
<正> 爱丁堡大学民法教授阿兰·沃森在其《法律移植:比较法的方法》(Legal Transplants:An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Law,佛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一书中试图证实比较法是一门学科。沃森教授提出:"比较法是研究有关法律的本质,特别是有关法律发展的本质的学科。"其主要功能在于使人了解"决定法律发展进程的独特因素。" 然而,研究十六世纪在鲁瑞斯坦(本文作者杜撰的国家)以特殊形式出现的独特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具有无穷的魅力,可以促进法律和人类的进步。有学者认为比较法的目的是创建共同法,但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将比较法的目的定位在促进法律趋同化是较为合理的。法律趋同化具有历史必然性,而比较法可以促进法律趋同化走势的加强。因特网为比较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法律资料,使比较法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使法律趋同化走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因特网本身促进了各国文化的趋同,这从另一方面推动了法律的趋同化。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学的目的和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礼洪 《现代法学》2005,27(4):12-19
比较法学的目的和方法论是比较法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的论题,在比较法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此有不同的认识。风行一时的功能性比较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盲点。比较法的方法应当是比较不同法律制度的客观存在的异同点,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外国法律制度更正确地认识本国的法律制度,而不是移植外国法律。比较法学的研究应当紧密结合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历史习惯。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比较法的概念,不少学者作过很好的论述。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概念:比较法是完善本国法律的工具。根据这一概念,研究外国法律就是研究立法者为了完善本国的法律而蒐集的资料。例如,一些使团曾前往雅典研究梭伦法规。十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9月24日至25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当代法律交往与法律融合"的第一届比较法学与世界共同法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等国家和香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法律慢慢相互渗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加大,比较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甚至成为"人类法律文明的晴雨表"。比较法曾历经兴衰起落,如今面临双重困境:其在法学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学科地位在我国至今未获教育部确认,比较法研究也缺少对外国法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关注,且不同程度地偏离法律实践。因此应明确将其定位为法学二级学科,完善课程设置,关注外国法,提升比较法研究的层次和质量,促进本国法律实践,逐步摆脱当下的比较法教育和研究困境。  相似文献   

15.
<正> 很长时间以来,《比较法研究》编辑部一直想通过一期专号的形式对于中国的法律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这不仅是因为法律教育本身乃是比较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比较法著作都对于不同法律制度下的法律教育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更在于法律教育与法律制度之间的重要关联。法律教育赋予法律家以特定的知识和意识,法律教育培养着法律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一国法制的面貌、法律在调整社会事务方面所发挥作用的强弱以及一般大众对于法律以及法律机构的态度等等都与法律教育有着深刻的和多方面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法律教育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最基本的造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 比较法是一种法学研究的方法。法学家采用比较方法研究法学,可以了解各国法律发展的共同规律以及每个国家的法律的特点。同时,比较法也是一门学科,它虽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部门法,但有它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即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也就是对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法律同时进行研究。因此,比较法既是一种法学的研究方法,也是整个法学中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7.
比较法: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比较法一直是一门处于边缘位置、发展迟缓落后的学科。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比较法对比较法概念的比较中心主义理解,对比较法学科角色的工具性、实践性定位,在理论上的浅薄和贫乏,在方法论上的单一陈旧。比较法要从困境中走出来,必须重构自己的概念、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本文提出,比较法是研究人类各种法律文化的科学。以此为基础,比较法可以建构起以法律文化研究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大量吸收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对法律移植问题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法律移植问题或说我国法的移植问题是比较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管人们对比较法的作用做何种解释,却不能无视法律移植问题的存在,也不能回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笔者在此首先简要分析关于法律移植的两种观点,然后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9.
用巴别之塔来形容《比较法总论》一点也不为过,由德国著名学者撰写的这本书向大家展示世界主要法律体系及其特殊法律制度的比较,积极探索真理,为比较法研究开创出新的领域。《比较法总论》让人们认识到具备有关外国法律制度的知识对本国法律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国际法律科学会所发起的国际比较法学会,业已正式成立,并于去年九月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省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三十九个国家的一百八十名代表.大会有来自东欧,特别是苏联、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比较法学者,以及日本等国的代表.代表中颇多学术权威或司法界有地位的人士.大会除分成四个专门小组进行座谈,尚有一般性的讨论.座谈的专题有:1. 印度吸收外国法律诸问题;2. 生存配偶的继承权;3. 比较行政法学上的"听取他造意见"原则;4. 以法律手段促进家庭稳定的比较研究.这四个专门小组都曾展开了讨论,为着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