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锅得缸”商标谐音“郭德纲”之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未规定知名人物或形象"商品化权"的情况下,商标中谐音名人姓名的模仿行为合法存在的条件可以界定为:非贬义性地对非政治及公益知名人物姓名进行谐音模仿,且有实际的商品、服务相联系,且用于与原名人所属的行业不相关的领域,且该名人或知名形象名称未被注册为知名商标;但是,商品广告作品中对名人作品或形象进行整体式模仿时"引人误解"或"误导消费者"者,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在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由中国投放的广告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出现在观众眼前,它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家形象广告。如在打造或提升国家对外形象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妙招。国家形象宣传,越软越好2008年3月19日,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委任仪式,任命卡通形象机器猫为动漫大使。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在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由中国投放的广告"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出现在观众眼前,它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家形象广告。如在打造或提升国家对外形象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妙招。 国家形象宣传,越"软"越好2008年3月19日,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委任仪式,任命卡通形象机器猫为动漫"大使"。  相似文献   

4.
中国以国家的名义推出形象广告,引发各路媒体关注。 从1月17日起,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广告显示屏上播出,片长60秒,以红色为主色调,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多位名人人镜。同日美国CNN电视台也开始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中国官方称,该片除了登陆美国,还计划在欧洲、拉美等地区以及在全球互联网上陆续展示。  相似文献   

5.
一、先于实用性作品的征集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传媒征集的产品商标、厂标、市徽、广告用语等作品,不仅给征稿者带来了极佳的形象效应,而且征稿的同时,避开了公众的广告逆反心理,宣传了征稿人的创业精神和实力.因此,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惜以重金来征集他们所需要的作品.求征的实用性稿件按照其性质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商业性作品和社会性作品两种类型,在征集中,商业性作品主要有;(1)商标.(2)徽标,如厂徽、司徽、商行行徽、银行行徽(如通过征稿确定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徽)及其他标志.(3)新颖、简明、独特的广告用语,如某服饰商场广告语“衣衣不舍”就是通过征稿方式取得的.(4)产品名称,如为一种新药征集名称.  相似文献   

6.
贵刊1997年第8期的《这起纠纷应适用什么法律》一文,作者主张该纠纷应适用著作权法。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应当适用广告法。理由是:其一,该案的性质是广告侵权纠纷,摄影公司的行为是非法使用他人形象进行广告活动的行为。众所周知,公民的形象受法律保护,未经允许他人不得随意使用。摄影公司在未取得甲、乙二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其照片在新闻媒体中作广告使用,并配以文字说明,违反了广告法第25条的规定:“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书面同意;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似文献   

7.
论荐证广告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靖 《政治与法律》2007,11(5):111-116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类广告,是以普通消费者、专家或是公共机构的名义、形象推荐、证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在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一般称之为荐证广告。现在国内有大量的社会名人以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参与荐证广告。目前,这类广告涉嫌虚假宣传的不在少数,但却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制。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荐证广告指南",在司法实践中也有成熟的判例。我国有必要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完善相关立法,以规范荐证广告。  相似文献   

8.
广告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我国发展出了独特的行业行为和运作方式,荐证广告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中极为常见的就属以“广告代言人”身份参与荐证广告的社会公众人物的情形.近年来,涉嫌虚假宣传的荐证广告的案例屡见不鲜,却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尤其是几乎没有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规定.本文对虚假荐证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做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荐证广告的监督、规制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以维护正当竞争的良好经济秩序,促进我国广告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则11西充县胡开使问:我从报上看到春天公司一种药品的一告,广告并称:“所列病例源于众多患着感谢信,为方便消费者查证,特刊出身分证,以求严谨。如发现回例病例人物有R,奖励人民币IO万元。”为证明此药疗改,我先后按广告中所登地址发出Ic到言查询,除其中1位回信,l封因地址不羊被退回外,其余全无音信。后又委托丙行政执法部门帮助调查,皆因地址不羊无法查找被调查人。这是否说明春天【司的广告信息不真实,春大公司是否立按广告中的要约承担给付奖励人民币[O万元的义务?答:春天公司所刊登出的广告,除为了宣传、推销自己的产…  相似文献   

10.
名人利用自己的形象和身份代言商品与服务的现象日渐增多,与此同时与名人有关的虚假广告也屡见报端。关于名人是否应当对其出演的虚假广告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理论界众说不一。本文指出鉴于名人虚假广告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实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比较广告与商标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良 《研究生法学》2005,20(1):54-63
以西班牙为典型,《西班牙广告法》规定:“比较广告属不实广告,这种广告以没有产品、服务的根本特征、相似特点及客观上可展示的特征为依据。”因此不承认比较广告的合法性。法国原则上禁止比较广告,其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无权在广告中明确指出竞争者产品的缺陷或不足,即使所指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形象权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一 引 言形象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权利。① 其中的身份 ,包括人的姓名、肖像等等。其中的使用 ,包括自己的商业性使用和许可他人的商业性使用 ,如许可他人在商品上或广告上使用自己的姓名和肖像等等。未经许可而商业性地使用他人的身份 ,就是对他人形象权的侵犯 ,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此相应 ,保护形象权的法律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形象权起源于隐私权。在美国 ,隐私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 890年由沃伦和布兰蒂斯所写的论文“关于隐私的权利”。② 他们在文章中论证说 ,法律应当承认隐私权 ,禁止擅自公…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广告协会日前发出的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未经行政许可部门批准,均使用演员做主持,使用专家、患者、消费者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且均含有其他违法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莉莉 《法制与经济》2009,(21):54-54,63
广告作为一种市场营销行为,会因主客观原因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除去广告信息源头和归属的广告主首应承责外,允许广告主利用自己形象、名义、身份等宣传的推荐、证明或出演者也有可能对广告信息真实性、全面性及影响力产生作用。在名人广告泛滥的今天,消费者消费选择往往与他们的出演有相当关系。本文就这一类主体进行权责分析,并对名人表演者对违法乃至虚假的广告信息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提出相应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吉万 《法人》2010,(1):87-87
前些日子,由商务部牵头制作的“中国制造”30秒广告在全球播出,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广告力图通过“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概念为中国制造重塑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与全球各个领域合作紧密的“中国制造”的形象。国家动用公共关系力量维护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作为制造业企业,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和鼓舞,更让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吴汉东 《法学》2004,(10):77-89
形象权的保护对象是知名形象 ,包括真实人物形象与虚构角色形象两类。形象权是形象商品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私权形态。形象权与人格权 (如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知识产权 (如著作权、商标权、商号权等 )存在诸多联系 ,但具有无形财产权的独立品性。  相似文献   

17.
论虚假广告侵权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虚假广告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的虚假广告不仅包括商业性的,还包括非商业性的,如公益广告、科普广告、征婚广告等等。狭义的虚假广告则仅指商业性的。本文采狭义一说。所谓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广告推荐者为牟取非法利益而在广告中采用欺诈性的手段,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广告。生活中各种虚假广告层出不穷,因虚假广告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有关虚假广告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虚假广告侵权归责原则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18.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在理论上争议较大,本文对学术界的争议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本罪主体的立法规定,即分析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认定和特征,同时针对立法的缺陷,提出了增加广告代言人作为本罪主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侦察中,侦察人员对犯罪分子具备的条件和特征进行分析刻画,刑侦学上传统称其为“分析画像”。分析画像有广狭二义之分,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根据被害人、证人等提供的有关犯罪分子人身形象方面的材料,如体貌特征(主要是面部特征)、衣着打扮等,用美术绘画的方法,把犯罪分子的形象特征绘画出来,在侦察工作中它被称为“模拟画像”;二是根据案件的整个事实情况,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分析、推断出犯罪分子的自身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名人形象权商业化利用因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现实生活中人格权商品化所产生的法律适用的空白地带。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即使同出于对美国公开权制度的借鉴,也有商品化权、姓名肖像广告权、形象权等不同的名称,其内涵通常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形象一词虽然是表现特定对象之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