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年俊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法院。从审判员到院长,十多年来,他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出色履行了一名法官的神圣职责。他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三次被本溪市委授予“政法系统优秀干警”称号:1990年至1996年连续被市法院评为“民事审判干部标兵”和“优秀法官”;先后被省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08,(24):16-16
从书记员到检察员,从普通办案人员到公诉处副处长,他在公诉战线上奋斗了12个春秋。期间,他获得荣誉无数,2002年被评为宣城市检察机关首届市级优秀公诉人;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授予宣城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上句,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湖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前副局长陈京元数罪并罚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9年。这位副厅级官员的贪腐之路既温情脉脉,又充满诡异色彩。而最终,他精心布局的机关被保姆引爆。打造后宫:“镇宅之宝”吓坏娇妻2008年6月18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计划统计处副处长陈京元喜事盈门。这天,他的位于长沙市金色比华丽小区的毛坯房在阵阵鞭炮声中开工装修。陈京元亲临现场指挥。令妻子魏丽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4.
一个电话就上门,他被群众称为“贴心人”;9000起检验鉴定案件零投诉.他被当事人称为“铁笔”:坚守又苦又脏又累的检察法医岗位.十五年如一日,他被同事们称为“铁人”。  相似文献   

5.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13):33-34
背景:2009年5月,一个名为“小三论坛”的网站悄然创建。创建者“新生活”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当初他为写一篇关于婚姻法律的论文,上网搜索资料时,发现很多家庭被第三者破坏,当时他很鄙视“小三”。在浏览了大量“小三”的故事和情感博客后,他深感第三者现象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做电子商务的他突发奇想,创建了“小三论坛”。  相似文献   

6.
说起庄永东,在重庆检察系统可谓是名人。他先后获得重庆市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和“十佳侦查员”称号;他主办的重庆市涪陵区粮食储备库主任兰中建贪污、挪用公款400万元的特大案件,被重庆市检察院评为“全市检察机关第一届职务犯罪侦查‘精品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优质案件”,他所带领的办案组被重庆市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8年,他被评为“重庆直辖点年有突出贡献检察干警” 。  相似文献   

7.
阿陶 《法律与生活》2011,(17):58-60
为了儿子的幸福婚姻,丈夫病逝不到一年,她就把自己嫁了。 她把一颗诚心给了重组的家庭,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免费保姆”。 被迫离婚后,她已无家可归,因为占房娶妻生子的儿子关上了那道门……  相似文献   

8.
袁和平同志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司法局新河街司法所长,今年43岁。他从1989年就一直战斗在司法行政战线的最前沿──司法所,先后担任司法助理员、司法所副所长、所长职务。工作中,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先后7次被区司法局评为“最佳法律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先后5次被市司法局、省司法厅评为“民调先进工作者”、 “先进法律工作者”;1997年被市司法局评为“十大岗位标兵”;1998年被市政府授予“武汉市‘十佳’模范公务员”称…  相似文献   

9.
胡晓青 《政府法制》2013,(21):27-27
他是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他是“文革”后北大经直选产生的第一位学生会主席;他35岁时就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他是目前内地最年轻的省长;他就是屡屡刷新“最年轻官员”纪录的陆吴。不做改革的旁观者.1967年,陆昊出生于西安。到了高三,陆吴就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书写出人生中的第一个“第一”:18岁入党,成为“文革”后西安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中学生共产党员。1985年,陆昊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11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他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召开的“一二·九”运动50周年座谈会,他发言指出“改革是艰难的创举,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我们大学生不能做改革的旁观者,或满足于评头品足,而应该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他曾是“绝症患者”,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废人”;他曾萌生过自杀的念头,最终却成了拯救心灵、扶危济困的病弱者的知音:他带着一尺多长的手术伤疤东奔西走16年,为10余名重症患者及100余名老弱病残者累计捐款捐物十多万元,帮助3000多名贫困学生和下岗职工走上就业再就业岗位……被人们称为“爱心大使”。  相似文献   

11.
董柳 《政府法制》2012,(36):19-19
“21”是29岁的许霆绕不开的一个数字,人生很多故事围绕它展开。1983年3月21日,许霆出生在山西l陆汾一个农民家庭;2006年的4月21日,他利用自动存取款机故障取款17万余元,为此却失去了3年多的自由;2012年8月21日,是他假释满3个月的日子。如今的许霆,年薪十多万元,有自己的“经纪人”。  相似文献   

12.
张贵平,1966年6月2日出生在一个普通善良的象庭,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忠厚善良,为人谦和.乐于助人,聪明好学,刻苦努力,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名牌大学.山东大学生杨系,在大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他善良忠厚,  相似文献   

13.
《法制与经济》2003,(3):57-57
编辑同志: 我于2002年10月初,经所在地的家政服务部介绍了一名外地保姆,我支付给家政服务部50元中介费。当时家政服务部声明:“保姆与雇主之间发生纠纷与服务部无关”。据家政服务部提供的信息,该保姆的户籍、家庭住址都具体清楚。可是,没有想到,保姆在我家服务不到两个月,居然乘我家无人之时,将价值近4000元的贵重衣物盗走,去向不明。我按照家政服务部提供的保姆户籍及家  相似文献   

14.
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雷先生的教育言论(《傅雷家书》)和教育实践所体现的家庭教育观集中于他对家庭教育的目的、作用、任务、原则以及方式的主张。他认为:家庭教育旨在“鼓励孩子培养自己”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才,“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家庭是子女成长的重要后天环境;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子女“学做人”,还要培养子女的优良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应贯彻“及早教育”、“严格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启发诱导”和“以身作则”的原则;熏陶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宋道君是乐山中院近年来广泛深入开展“三大主题”、“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之一,今年4月被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乐山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记入乐山市政法干警光荣册。宋道君曾于2004年被荣记个人三等功:2006年1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先进个”,同时他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当今,随着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转型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保姆越来越成为许多城市家庭的必须。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滞后使得家庭服务面临诸多危机,保姆行业自然不能例外。透析保姆行业的现状,可以发现保姆行业的出路在于保姆行业的产业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借助立法促成保姆行业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从1993年至今,王宪龙担任天门市纪委书记已近十个年头。十年风雨,十年征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谁也数不清王宪龙惩治了多少腐败,创造了多少辉煌。在市纪委的会议室里,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见证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一幅幅鲜红的奖旗抒写着他的付出和奉献1996年,天门市纪委监察局被中纪委监察部授予“全国基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查办案件先进单位”;2001年,天门市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公路无‘三乱’”名单;2002年初,王宪龙被省纪委、省人事厅、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  相似文献   

18.
袁远 《中国审判》2011,(8):53-55
邱建国,中共党员,曾荣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满意法官”称号;曾荣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个人一等功、最高人民法院个人一等功。他所领导的法院2010年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涉诉矛盾化解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快乐的内涵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6):127-127
唐向荣在2006年9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著文说,“文革”骤起,我由于治吏而被诬“反党”,接着又被不明真相者诬为“反革命案成员”。其实,当初我奉派参与该案的查证,熟知案卷;只要把内情公之于众,立即就能洗个清白。但是,内情涉及多名女青年,按纪律她们是保护对象;大乱之中一公布,十几个家庭必定是晴天霹雳,人命关天。母亲严嘱:“说不得!”我乃咬牙不辩。白天下地,夜间治学,直到文革后平反。十几年间,她们没有一个人影响到名誉、婚姻和家庭。看到她们相夫教子,老少和顺,我常常感受到良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楼时伟:《杭州日报》首席记者。1990年5月3日,“杭州单家的四胞胎要去无锡看望出生不久的李家四胞胎兄弟”,他作为记者随行采访这次四“龙”四“凤”史无前例的相会。孩子们的可爱憨态触动了他的心弦,从此,他和多胞胎家庭结下不解之缘。16年里,一直关注全国各地多胞胎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先后采访过全国各地多胞胎家庭近百家,收集了各地三百多家的多胞胎照片和资料。随着采访不断深入,在他的眼里,“多胞胎的出生”不再是趣闻。多年间,他为多个多胞胎的成长设计了人生路并为50多个家庭寻求了捐助。他被媒体和多胞胎家庭亲切地称为“多胞胎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