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现状的深入分析 ,指出了行政型、学术型、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的内在特点 ,并从功能角度分析了这些政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此外 ,还对各类政策研究成果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体制的目标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庄国波 《理论探讨》2005,(6):113-116
公共政策执行难问题对各级、各地政府而言都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政策执行难的四大类原因:一是政策“先天不足”,质量不高;二是执行政策时投入资源不足,配套措施跟不上;三是执行者无意或故意曲解政策;四是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度不高。解决政策执行难的对策,一是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策质量,避免出台有“硬伤”的政策;二是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环境,避免单兵出击;三是合理兼顾政策调整所涉及的各方利益,保证大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长远利益不受侵害;四是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避免“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使政策执行打折扣;五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使政策对象愿意接受政策,避免政策对象“不领情”。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05年上半年,中央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房产新政”,旨在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导致我国当前房地产业发展背离其公共政策初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价值观的扭曲是其主要根源。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应树立公平性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深层机制探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 ,甚至决定政策执行的成败。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身又深受其背后的多种深层机制的影响 ,如政治社会化机制、成本—收益预期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5.
朱春 《行政论坛》2012,(2):35-40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机制,对它的研究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所关注的重点。公共政策从产生到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生命周期,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应该体现一定的过程完整性和动态性。通过引入生物学概念新陈代谢,借助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逻辑发生来还原公共政策在实际中所发生的类似生物体的这种变迁过程,有利于达到对公共政策的过程进行完整性分析的目的和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从本质意义上讲是一个公共服务与管理机构,制定政府公共政策需要按照"吸纳--化-产出"的模式进行,同时,需要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保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也有了长远的发展和进步,这当中国家的各项公共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性总结了少数民族地区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特殊性,然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系统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再从特殊性着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要从主体、客体、环境、机制等方面来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也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试论构建有效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需要有效的执行才能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通过构建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民主参与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督控制机制、权力配置机制、政治社会化机制将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从而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莫寰 《理论探讨》2003,3(5):94-97
公共政策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公民获得的关于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的状况,因而通过政策传播培养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减少对抗、抵制、抵触、冷漠等不合作情绪,使公共政策能够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顺利推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对象的满意度,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11.
刘燕 《学理论》2011,(1):53-54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分析可行性、专家论证、防范风险、严格责任制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环节。然而,在目前的公共决策实践中,随着一些功能环节的缺失,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被完全确立起来。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阻滞政策执行的因素、完善改进措施是改进公共政策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创新是促进并服务于体制转轨的核心操作工具。中国过渡社会的特定性质和体制转轨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公共政策创新的特定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近20多年来行渐进有序、服务于体制转轨的公共政策创新的实际进程和宝贵经验,通过概括和解释中国社会过渡时期体制转轨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模型,以期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规律的探讨和把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静 《学理论》2010,(4):12-13
在利益多样化的今天,每项公共政策都难以囊括所有人的利益诉求。公共政策的实施在惠及大多数人的同时可能会使一小部分人利益受损。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就是为弥补这部分利益受损主体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功能还没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衡量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5,(4):48-51
所谓廉政政策传播效果,是指廉政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或传播者通过政策宣传、政策解释和政策沟通等手段发出廉政政策信息,以引起廉政政策对象或社会公众发生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政策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受众、传播环境是影响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五大因素,政策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支持度是衡量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明 《理论探讨》2007,1(6):143-145
我国公共政策学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组织构建、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学术阵地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我国公共政策学才能在21世纪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波 《科学社会主义》2007,3(4):113-116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是政府实行公共管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只有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实现公共政策制定制度化的目标,维护和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必须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机制设计和规范调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主要是由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造成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问题,建立起对公共政策负外部性的防范和应对机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为继续深化改革排除障碍,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政策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典型事件会触发公共政策的突然终结,政策评估有利于促使公共政策的正常终结,政策环境变化将导致公共政策的提前终结,公共舆论氛围往往推进公共政策的加速终结,政治领导者的领导力促成公共政策的顺利终结。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央层面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分发达地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民众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度比较好,但就全国而言,不少地区地方政府还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着“独角戏”的角色,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宣讲以及人民大众理解、认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宣讲成本、理解成本和践行成本。而财富最大化偏好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普遍心态,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只能解释很少一部分人的行为。为此,必须通过相应的实现机制,减少其成本,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求,从而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