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农业(本文指狭义农业,即种植农业)一直是缅甸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96年度,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38.3%(按1985/86年不变价格计算),在全国约1758.7万的从业人员中,有1227.2万人从事农业种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4%,全国总人口中,约有75%生活在农村。 缅甸的农业以私营为主,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也经营少量的农田种植。1995/96年度,在整个种植业中,国营部门占0.22%,合作社占1.58%,私营部门占98.1%。 缅甸农业集约化程度很低。1995/96年度,在全国的农户和农社中,种植面积在5英亩以  相似文献   

2.
人口情况根据老挝政府1985年3月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报告:老挝的总人口为358万人,其中男性175万,女性为182万,分布在2368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老挝人口分布在亚洲是最稀少的,每平方公里仅15.1人。据老挝官方统计,在老挝人口中,非老挝族的占40%,共有65个少数民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1.1万人,其中女性占3000人;另外1.35万人(9000为男性,4500人为女性)受过中等教育或培训。1985年3月止,15岁以下年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4%,现每年人口增长率为2.9%,农民和处于贫穷的、卫生条件极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老挝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又取决于粮食作物生产的状况,因此,粮食生产对老挝的农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挝的农业队伍约占全国人口的80%。尽管历界政府都试图搞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可是由于30年连续不断的战争,实际上农业原始的耕作方法和落后的灌溉技术一直没有革新,故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人们往往束手无策,缺  相似文献   

4.
随着1975年老挝全国解放的炮声,老挝难民出逃人数也达到了高潮,共计有6万之众。由于老挝与泰国有着1000多公里长的共同边界线,且仅一江之隔,两国的语言、生活和习俗又甚为相近,均信奉佛教,于是大批难民进入泰国寻求庇护,使得泰国在清空、清坎、廊开、武里南和乌论等地开设的十几个难民营人满为患,据统计,到1979年底被泰国难民营收容的老挝难民已达201800人,1975——1985年间老挝难民达31万之多,竟占全国人口的1/10,如  相似文献   

5.
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制度建立。1976年——1977年为2年工业恢复时期,1978年——1980年为工业3年计划时期。1981年——1985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截止1985年,老挝国营经济包括11个中央国营企业,127个地方国营企业,39个公私合营企业,另外还有225个私人企业,国营商业发展迅速,已有1688家商店(比1976年增加6.5倍),逐步代替了城市资产阶级对商业的垄断。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但是仍  相似文献   

6.
越南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调整好农村生产关系,使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而不是阻碍作用,对越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945年“八月革命”宣布独立,特别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恢复和平以来,越南农村的生产关系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1945年8月至1957年在越南北方农村实施的土地改革。第二次是1955年至8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中北方的农业合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1996年注册的8个增加至2012年的1 847个.农业信贷合作社在农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户、小农业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今俄罗斯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农业信贷合作社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到自身监管多层次、立体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南掌王国,是1353年老挝族建立的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从建立至1713年分裂成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三个小王国为止的360年间,它经历了统一、强盛到衰亡的过程。南掌王国在老挝的历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着重探索南掌王国强盛的原困,这将有助于对老挝历史和现状的了解与深入的研究。一据老挝和泰国学者的研究,最早统治老挝的为吉蔑族和占族,老挝族则迟至八世纪才移居老挝境内。例如当公元757年老挝族到达老挝,并占领了现在的琅勃拉邦作为南掌王国的都城时,该城名为孟骚(Muong Swa),是属于吉蔑族的卡族(Khas)统治的领土,被占领后改名为孟川铜(Muong Xiong Thong)。老挝族便在这一带定居下  相似文献   

9.
试析老挝经济发展落后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曾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虽然自1986年实行革新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发展仍是比较缓慢。目前仍没有重工业,只有一些加工业。全国人口80%以上从事农业,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3%。农业生产技术还很落后,山区基本上是刀耕火种,平原地区水利设施很差,很多地方一年只能在雨季时种一季水稻,产量也很低。资金、人才的严重缺乏妨碍了老挝的经济发展。依靠外国援助和贷款维持财政,依靠外国资金和技术从事基本建设,依靠外国商品满足人民生活所需仍是现代老挝经济的基本特点。老挝经济发展为什么如此缓慢?本…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也令人瞩目。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到1985年的25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00多美元。按世界银行1980年规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1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泰国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12%提高到1986年的22%,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88年第一次超过农业(19%)。按联合国的标准,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为“半工业化”。这意味着,泰国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经济连续几  相似文献   

11.
一、缅甸1996/1997财政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 据缅甸政府公布,1996/1997年度(自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3月31日)缅甸经济增长率为5.8%。按1985/198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1996/1997年度国内净产值与服务业产值计划指标为726.83亿缅元,实际完成705.86亿缅元,完成原计划指标的97.1%,其中生产部门增长6.2%;服务部门增长6.3%;贸易增长4.4%。在国内净生产和服务业总产值中,国营企业占22.8%;私人企业和合作社企业分别占75.2%和2%。缅甸国民经济各部门完成计划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全国农业可耕面积11,500,000公顷,其中种植面积为9,521,00公顷,牧草面积为1,452,000公顷。养鱼面积为527,000公顷,经过越南北方25年的合作化运动和南方的10年社会主义改造,至今已组织了16,000个农业合作社,37万个生产小组,500个国营农场,建立了35所农业研究院和农业大学;全国农业劳动力近2,100万,占社会总劳动力90.8%;越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90%的人口居住农村,但长期生产的“粮食、食品仍不能满足人民起码的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几十万吨粮食以弥补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  相似文献   

13.
越南农业农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3月13日 ,越南政府对1391万农户、60758个庄园、7558个农、林、水产部门的合作社、4367个企业、145975户进行调查 ,从调查结果情况看 ,可以反映越南当今农业、农村的情况。1.各农户已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 ,但进度还比较慢 ,而且还不平衡。农村的产业结构已向积极的方面调整 ,从事工业、建筑、服务业的户数比例上升。2001年 ,从事工业、建筑业的比例占5.8 %(1994年为1.6 %) ,从事服务业占11.2%(1994年为6.4 %)。2001年 ,各种工业、建筑、服务业单位比1994年增长9%。…  相似文献   

14.
老挝概况     
一、概述老挝人民共和国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北与中国接壤,东与越南为邻,南与柬埔寨毗邻,西与泰国和缅甸交界,面积231,400平方公里。据老挝1985年3月1日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老挝人口约3,584,803人,有30多个民族,主要是老龙、老松、老  相似文献   

15.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腹地,是中国的近邻。周边与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接壤,南部半岛东面濒临泰国湾,西南面向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40%,老族占35%,华人占11%。全国95%的人信奉佛教,200多万人信奉伊斯兰教,30多万人信奉基督教。首都曼谷,人口600多万,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官方语言是泰语和英语。  相似文献   

16.
据老挝《人民报》1985年2月11日和3月28日报导:1984年老挝全国增设的国营和集体商业网点共有587个。中央和地方的国营贸易公司和商店比1980年增加2.1倍,集体经营的商业网点和供销合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91,(1)
波高省(亦译宝盖省)是上寮(老挝北部)六省之一,位于老挝西北边境,与缅甸、泰国交界,共同边界长分别为92公里和95公里,毗邻著名的“金三角”地区。原是南塔省(又称会公省、会晒省、上湄公省)的一部分,1983年6月始独立建省,面积4970平方公里,是老挝最小的一个省份。全省分会晒、屯碰(又名孟南碰)、孟崩三个县,共21个乡、271个村,9900多户。人口约6万(1990年。1985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为54925人,1987年增至5.9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2人。多民族聚居,老龙族、老听  相似文献   

18.
方芸 《东南亚》2005,(1):39-43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生产一直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位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老挝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老挝农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的考察,展望老挝农业发展前景。一、老挝农业资源及其优势老挝的农林资源十分丰富,土地、森林、江河湖泊、气候、土壤和物种等共同构成了老挝农林业发展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老挝具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低谷等多种地形,有湄公河及其支流以及南马河、南桑河、南明河上游段等多条河流,有多种类型的土壤,其中包括大面积的土质优良的腐…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人口因素与面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发展的人口因素 总的来说,东南亚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言,除城市国家新加坡和文莱外,到2000年,只有菲律宾,或许还有马来西亚会超过50%。1985年菲律宾城市人口仅占39%,但是该比重已远远高于印尼(25%)、缅甸(24%)和只有18%的泰国。柬埔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而该地区的另外两个共产主义国家,越南和老挝的城市化水平一般也都很低,分别是20%和15%。总体而言,1985年该地区(除新加坡、文莱和柬埔寨外)的城市化水平是25%。  相似文献   

20.
老挝在历史上曾是东南亚地区文化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国殖民者入侵老挝后,实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严重摧残老挝文化,使得老挝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文盲占全国人口的95%以上,学龄儿童大部分不能上学,只好由父母把他们送到当地的寺庙去学习文化。1945年,全国只有近180所启蒙学校(寺庙学校),学生1万余人,5所小学和1所中学,没有大学,只有少数王族子弟在法国或河内大学毕业。1949年以前,老挝全国只有梭发那·富马和苏发努冯两兄弟是工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