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不少研究者,还缺乏方法论上的自觉,而反观较深入的研究者,则大都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取得的效果自是不一般。本文归纳了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哲学研究方法,从"何以可能"的根本问题入手,拷问命题的可能性、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再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化"三个基本问题,这是继用其他各种方法进行更细化研究的基础;逻辑主义方法,即对思想作体系化整理;历史主义方法即历史实证方法,此外还有理论定性方法、学术史考察方法、文本学方法、现代化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前辈的研究结果认为,《资本论》以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包括数学方法、系统方法、形式逻辑方法等层次在内的一般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从商品这个逻辑起点入手,在研究过程中,辩证应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运用辩证的分析和综合,实现由抽象向具体的过渡,并使这种过渡达到具体地历史的统一,从而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特殊规律,充分体现了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的统一。本文着重探讨《资本论》方法的层次分法,及其划分的逻辑和历史依据,从分法的严密性及科学性到《资本论》的具体写作过程说明此分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与黑格尔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截然不同。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又是辩证逻辑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正确理解逻辑与历史的科学内涵,并从内在一致性高度科学考察逻辑与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本质及规律,学会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作为一部过渡性作品,是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重要路标,这部手稿所绘制的马克思自身思想新飞跃以及同黑格尔理论交锋的图景背后蕴含了复杂的显性和隐性等多重线索。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神秘主义的批判凸显了其一般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对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历史性变化的考察使其进一步转向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对市民社会经济性质的初步揭示也构成了其实现无产阶级立场的转变、开启新的研究方向的先在契机和直接问题意识。正是由于这种最初的理论尝试,被思辨哲学家所忽视的市民社会才开始进入马克思的研究视域,进而为马克思真正超越唯心主义的理论局限、踏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征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起意”是宋儒杨简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在明代经历了一个由沉寂到热闹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与阳明学士人的大力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阳明学士人所宣扬、评析的“不起意”之说并非全然符合慈湖意旨的“旧时味道”,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学术宗旨对“不起意”之说进行理论改造,并重新赋予其思想价值。如王畿、季本与黄绾分别借助对“不起意”的认同或批判,凸显其先天正心之学、龙惕之学及艮止之学。这种旧瓶装新酒的过程一方面呼应着思想发展的内部逻辑,另一方也反映着明代中晚期思想界特殊的时代关怀。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晚年历史发展的超越思想的历史考察,认为关于马克思晚年的困惑,实际上是研究马克思晚年学术思想的学者自己遇到的困惑,并把它强加给了马克思。文章区分出社会发展的两类不同的问题:一是基本规律,一是基本形式,而“跨越问题”,是属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基本形式分为依次演进和超越两种。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的深入研究,提出马克思早年与晚年在史学研究方法论的不同:早期侧重逻辑方法,晚期则为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的“互补”。文章最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本质特色就是超越发展,与历史上以往超越发展所不同的是,我们是自觉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涵义、类型及内在关系为突破口,以揭示和厘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的科学内涵为首要理论问题,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特征、逻辑功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的建构原则、内在联系及逻辑内容等所展开的五个方面,通过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若干一般范畴有机地、动态地进行考察,初步建构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体系,形成了崭新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理论体系。该书着力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注重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的实现探索新路径,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逻辑性强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整个人类史是开辟和利用空间、创造和生产空间的历史,即空间生产的历史。考察空间正义就要考察人类的生产实践、空间生产和社会关系诸问题。资本作为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一方面推动了空间生产的扩展,另一方面也深深嵌入和宰制空间生产,纵横捭阖于全球性空间生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研究现代性视域下空间正义问题,必须以城市空间生产为研究对象,以资本逻辑为切入点,深刻揭示城市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与资本逻辑之间的关系,展开对全球化时代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批判。  相似文献   

9.
柳向晖  黄皓 《学习月刊》2010,(16):124-124
孔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和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两类相辅相成的文化系统。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以儒家文化为主,道家文化为辅,形成了繁盛、博大、悠久的文化景观,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并成为人类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道文化博大精深,大力弘扬儒道文化,地税机关必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两个基本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抽象上升到吴俸、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应遵从的两个基本方法.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把人权理解为抽象的"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又要把抽象的人权规定上升为思维的具体,由此形成"多样性的统一"的科学的人权概念;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看到人权曾是资产阶级的特权的历史事实,又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资产阶级的专利,应当看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人权必然的也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普遍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方法,除前人和时贤述及的唯物辩证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证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化论的思想和方法外,还有"猴体解剖"与"人体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个别事实与一般规律相统一的方法、个体与群体的互观与互见的方法、以人为本和群众史观的基本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笔记中的运用,表明晚年马克思所进行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出现了"根本性的中断""转移""退缩"和"改道",而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门科学知识体系,都离不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带有规律的性质,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人类科学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厘定历史与逻辑的科学内涵,考察历史和逻辑的关系,探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本质与属性、发展、形态、运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其产生的逻辑。生产力张力的释放、政治结构的重塑、多元地域文化的交流,以及“士”阶层作为思想主体的崛起,是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萌生的社会土壤。在百家争鸣时期,儒道墨法成为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源头,并形成了与中国历史发展相契合的理论内核。  相似文献   

15.
党的执政方式是政党控制、驾驭国家并协调社会的方式和方法。研究党的执政方式,不能仅从政党自身中寻找逻辑,必须到现代政治生活——政党、国家和社会中寻找。为此,文章从三者关系出发,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逻辑,认为完善和改革党的执政方式,需要限制国家权力、培育社会力量并使政党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航 《世纪桥》2014,(1):72-73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逻辑史上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引进和普及西方逻辑学做出大量具体而微的工作。本文试图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出发,以严译著作典籍为依据,探讨严复是如何跨越中西方的文化障碍,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与西方逻辑方法的融合,并对后世逻辑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起点",包括历史起点、思想起点和逻辑起点;提出并论证了其历史起点是原始人类群体思想工作,思想起点是原始群体思想工作的思想,逻辑起点是思想联结;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历史起点、思想起点、逻辑起点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起点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基于对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时代要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必须厘清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并进一步挖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内涵,以"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路从整体上探寻实现城乡经济共荣、政治共享、文化共融、社会共建和生态共治全面融合的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蕴含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自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至今,学界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意义、形成背景、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质、内在逻辑、历史地位、价值意蕴、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和研究。尽管已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尚有很大拓展空间,需要提高学术站位、拓宽研究视野、创新思路方法,进一步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学理研究、比较研究、传承规律研究和海外传播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王荣 《求实》2016,(5):4-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逻辑为对象,对资本逻辑展开批判。这一思想对于"全球资本化"的当今时代而言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呈现存在、本质与历史的内在结构。资本逻辑的存在批判以"商品拜物教"为核心范畴揭示人受物统治的社会现实。资本逻辑的本质批判通过对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透过资本逻辑营造的自由与平等的假象使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一览无余。资本逻辑的历史批判从社会历史进程中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整体,表明资本逻辑有其产生的前提,也存在其消亡的界点。在对这三重视域的梳理与明证中,展现了《资本论》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的观照,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历史的特殊阶段,只具有暂时性,而不具有永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