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体系与内容都直接渊源于伊斯兰教法,并且在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之中融入了中国本土特色。在当今建设法治国家的语境之下,回族伊斯兰习惯法基于其当代价值仍然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实践中,应从"立法中心主义"走向"法律多元主义",进而认可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既有作用和价值;理清回族伊斯兰习惯法与国家法各自的作用领域与作用范畴;国家法通过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的方式对回族伊斯兰习惯法中的合理内容予以借鉴,方有利于实现国家法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成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解决回族聚居地区回族党员信仰宗教问题,必须看到千百年来伊斯兰教文化的发展变化,看到伊斯兰教与回族人民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联系和区别,实事求是地分析回族党员队伍的现状,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要求,结合党的现行政策进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研究,大胆探索,正确划清宗教活动与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的界限,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回族是贵州世居18个民族之一,在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与足迹。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贵州回族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滞后于其它民族,且在传承和发扬其民族文化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挖掘与保护贵州回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回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通用汉语。回族穆斯林借用了一些佛教术语,通过改造、引申等形式,来表达伊斯兰教方面的事物与思想。回族对佛教词汇的借用,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适应,这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西安回族书画艺术的两种形式,讲述了有关西安回族书画艺术今昔的一些人和事,重点谈了谈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回族书画艺术的现状与新气象;从书画艺术的侧面反映出西安回族热爱中国与伊斯兰两种传统文化以及追求高雅文化生活情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对非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表示排斥,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又能够与其他宗教如佛教、道教和平相处,对其他宗教信仰者表示理解和尊重。这种社会交往行为对于当代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和解与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回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且围清真寺而居。清真寺是我国回族等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也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与分布的象征,同时还承载着伊斯兰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主要功能。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内部组织制度的干预和引导,云南省清真寺的管理制度在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自2000年后,云南省各地清真寺新一轮改扩建开始,其管理的世俗化更为凸显,管事民主选举也被提到新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成为有着独特品格的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明末清初形成的"回儒"是回族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阐释者、弘扬者.他们受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双重传统熏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的载体和代言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结合.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品格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的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9.
临夏州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且以伊斯兰教为主、宗教多元化、信教群众为数甚多又相对集中的民族聚居区。在临夏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宗教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存在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的现象。结合宗教在该地区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特点,求同存异,摒弃宗教中与和谐社会不协调的因素,发挥宗教文化与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为临夏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重视商业的宗教 ,认为经商是受真主喜爱的职业。伊斯兰教鼓励以经商谋取财富 ,但同时主张服从善行要求和道德规范 ,买卖公平。伊斯兰教对回族群众不仅是宗教信仰体系 ,而且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 ,对回族经济起着重大影响作用。伊斯兰教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鼓励经商、伊斯兰教重视商业道德及伊斯兰教对利息的态度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