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模糊语篇是模糊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语篇结构和语篇语义上均有别于普通语篇的特点 ,并且具有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美学价值 ,将成为英语语篇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把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上,这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采用语篇分析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语篇意识和语用能力,提高学生们分析、理解和完整地获取语篇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曲悃  代建军 《工会论坛》2006,12(4):119-119
语篇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是语言学与翻译理论融化的产物,吸收了语篇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当代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将视野扩展到语篇。本文从语旨、语场、语式三个方面讨论了语篇翻译中情景因素对翻译策略选择和使用的重要作用,以期将译者的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功能上,加深对翻译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在英语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在分析英语阅读教学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阐述了语篇分析理论,并对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预设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是通过词语和句法结构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中的无须断言的命题或信息。预设的基本功能是为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框架,即预设可以决定后续命题在特定语境中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语篇系统包括社会化,意识形态,语篇形式,面子系统,其中功利主义语篇形式有六个特点反夸张,实证-经验主义,演绎,个人主义,平等,公开化.本文将功利主义语篇形式与儒家语篇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儒家语篇系统的概念,剖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对语篇形式上的差异进行了哲学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语篇互文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语篇互文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统计数字看平行结构在各类英语语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行结构是各类英语语篇中使用频繁的一种修辞手段。对精选的 3类 1 8篇典型文章所使用的各类平行结构统计和分析发现 ,各类语篇中的平行结构以 2项平行为常态 ,以 3项平行为主要变化 ;在语法构成方面 ,则以单词、词组、短语构成的平行结构为主 ;平行结构的多寡与语篇的正式程度成正比 ;平行结构在演讲类语篇中使用比较频繁 ,在政治性、鼓动性演讲中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语用预设相对于话语而言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 ,它本身也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出现频率的研究 ,不难发现广告制作人喜欢采用结构性语用预设和词汇语用预设。其实对于语用预设的选用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经贸英语专业语篇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语境理论在语篇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从情景语境、语言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英语语篇教学实践中提高经贸专业学生语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言词和话语词有区别 ,应该加以区别 ,其重要区别是语言词意义的一般性和语话词意义的具体性或特指性、语言词意义的多重性和话语词意义的确定性、语言词意义的规约性和话语词意义的开放性等。区分语言词和话语词主要在词汇学、词典学、语法学以及修辞学领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司法领域中的讯问笔录是言词证据①的重要内容,它建立在公诉人与犯罪嫌疑人话语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于检察官审查案件的记录中。公诉人在言词证据固定中往往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接受讯问者的意图,从而使犯罪嫌疑人在讯问终了时已或多或少的承受了对他不利的法律评价。文章从法律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将讯问对话的内容和转化为言词证据之笔录进行比照,分析这一过程给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两造②带来的不利局面,最后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As the carriers of thoughts, linguistic metaphors serve as the expressive media of cognition in public discourse, and they form an important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public discourse analysis. Currently, metaphor led public discourse analysis generally bases itself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 Such studies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gener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public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ily experience, but they do not tackle the interconnectedness and systematicity of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use. Drawing on a Complex Systems Theory (CST) approach to metaphors, this paper studies linguistic metaphors framing the BRICS in English newspapers, focusing on their systematicity in meaning making.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 public discourse, linguistic metaphors form systematic metaphors, metaphor scenarios and metaphorical narratives in a bottom-up manner, with one leading to another, and such emergence is jointly influenced by discourse purposes, social culture, linguistic contexts, and cognitive activit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ST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describing the systematicity of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use, and it helps to reveal the rhetorical and argumentative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public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世界历史文化交往理论为基石,汲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习近平关于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有平等交流、兼收并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发挥青年作用等。它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交流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推动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的形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具有共知性和合适性两大特点。文化预设对读者及其理解原文的过程施加影响,特别是极大地影响翻译这一特殊的言语活动。译者对文化预设采取的重构策略包括:文化诠释法、文化融合法、文化归纳法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理解作为与科学说明相伴生的科学认识活动,其本体论前提是混沌学说。通过对于作为"混沌"之外世界的哲学考察和科学考察,表明混沌一方面作为科学理解研究得以开始的前提,另一方面也与科学理解伴随始终,阐明了科学理解论得以成立的内在根基。混沌学说的发展历史、哲学意义的考察也表明了其与科学理解的深刻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诞生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善于结合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创新,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研究经济理论总体上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以直接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源理论”分析指导中国实践为主要特征,后两个阶段转向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源理论”并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支理论”。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的话语创新过程就是提炼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并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经济学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国民的素质、人才的质量则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的各类人才,迫切要求教师个体素质、群体素质的优化,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与国家法相比,民间法存在着一个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在民间法正在步入司法、当代村规民约广泛制定的时代背景下,民间法语言研究对于加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与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戏剧创作如何实现个性与情境契合这一论题,从哲学、美学的视角上探讨偶然性表现必然性,并为此寻找到个性与情境相契合的通达路径。在戏剧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必然性常常表现为个性;偶然性常常表现为情境。情境是个性的规定形式和实现形式,个性通过情境得以彰显。戏剧通过情境表现个性,通过偶然性的形式来表现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