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代著名医家汪机有多部著作,传世甚广,但其所著的《伤寒选录》一书,仅见著录,未见流传.近年来,中国古籍孤本大全选编工作委员会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为弘扬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精选了一批学术价值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独特见解的孤本影印出版.1999年复制了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明万历三年(1575年)敬贤堂刊本,汪机著《伤寒选录》八卷(陈桷编辑,程镐校正,汪邦聘重校),2002年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填补了这一缺憾.该书的出版,为全面了解汪机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安化县志(稿)》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时任知县郑士范撰写而成,全文分地理、建置、人物等8篇,涉及周边几个县400多个地名,共三万四千多字。《安化县志(稿)》原稿(孤本)现存日本东洋书库。2012年8月,德江县志办从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索回清·道光《安化县志》影印复印件。德江县志办几位同志对道光《安化县志(稿)》进行认真校注外,还依据《思南府志》和《两思(思南、思州)研究辑览》等史料作补充。  相似文献   

3.
古籍善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形式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随着历史的绵延,岁月的流逝,古籍历尽沧桑,弥足珍贵。如何科学、妥善地保藏古籍,最大限度地延长古籍的寿命,越来越成为图书馆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古籍善本的认定、价值、鉴别等问题,重点论述了古籍善本的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文献是图书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的目的在于利用。但目前馆藏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图书馆馆藏古籍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试谈网络环境下的古籍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伟  王莉 《工会论坛》2008,14(4):160-160,F0003
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古籍整理、古籍编目等数字化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保证古籍数字化的顺利进行,除了要了解古籍数字化的概念、现状等外,还必须认识到在网络环境下保护和利用古籍、发展古籍数字化的必要性,并分析在实现古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6.
古籍阅读向来有"小众"行为之说,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将其归入专业学科内容。古籍阅读需要走向大众吗?在当代语境下,怎么走?文章提出古籍"是什么",与为什么古籍阅读要"从小众走向大众"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是什么"比"为什么"更重要,因为"是什么"表明事实,是我们生活和思维的基础。文章探析古籍阅读在中国小众行为的主要因素;站在阅读的视角分析中国古籍体式特质,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古籍阅读走向大众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的16家北京地区的图书馆中有6 383种中医古籍,占其著录医籍总数的48%,其中国家图书馆有1 898种。经对比,国家图书馆诸医籍的数百种版本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存在区别,究其原因或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编纂时统计、记录不准确导致收录不全或错讹;或为国家图书馆信息逐步公开及更新导致。经考察,《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与国家图书馆实际存书,存在作者信息不全、成书年代阙如、卷数记载错讹等问题;整体上国家图书馆的中医古籍利用率较低。国家图书馆应对中医古籍进行专门的普查和著录,更正补充现在登载内容的错讹和缺失,并寻求有效方式提高中医古籍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使贵州蕴藏了丰富的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对这些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关系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对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的挖掘、保护与开发,是贵州构建独具特色的多彩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样,通过历史文献或口头传承保存下来,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古籍的保护传承,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彝族毕摩经译注》《大理丛书》《中国贝叶经全集》《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云南民族古籍译丛》等古籍精品的出版,在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壮族传统说唱类古籍是壮族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场域。传统说唱类古籍作为壮族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多重价值,其独特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优化壮族传统说唱类古籍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培养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唤醒农民对古籍的保护意识;二是多方合作培育古籍译注人才队伍,破解人才瓶颈;三是合理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协调好传统说唱类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减少利益纠纷。  相似文献   

11.
贵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丰富多彩的民族地域特色。贵州的民族古籍内容丰富、载体多样,是国家珍贵古籍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贵州古籍进行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医古籍的起源、发展以及整理,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阐述了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中医古籍文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古籍总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推断,现存古医籍不少于8 000种,占现存古籍的1/25以上。与其他类古籍相比,古医籍具有抄本多、精校本少、隐喻性语言、具有实用价值等特点。医籍种类众多,其中方书占据绝对优势。统观古医籍的发展史,呈现出不同朝代各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古籍是保留中华民族永恒记忆的有效载体。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大发展及图书馆工作配套应用软件的开发,古籍管理编目现代化管理已成为现实。将古籍全部录入光盘或全文数据库,以图像形式录入、保留原貌,是抢救文化遗产和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古籍在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装帧形式几经变化,与之相适应,古籍计量单位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可谓中国典籍文化的缩影。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经历了简牍制度、卷轴制度和册页制度三个发展阶段。篇、卷、编、册、种、部等计量单位与书籍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的《伤寒钤法》是一部论述伤寒运气学说的元代著作,该书虽被《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现存,但实已散佚.经考证,《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之各版本均源自明代薛己重编本,并非原著.此外,该书也不是马宗素、程德斋合撰,而是程德斋在马宗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基础上编撰而成.除薛己重编本外,《伤寒钤法》还见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医原创思维须明中医学之义理,明中医学之义理先须读懂中医之古籍,然而读中医秦汉之古籍则当借助于训诂学方法,以《伤寒论·辨脉法》“目重脸内际黄”考释为例论述训诂学方法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学方法,对黄环、野狼跋子、青琅玕、金牙等四种古籍中出现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药物进行考证,推测黄环即紫藤;野狼跋子是紫藤子仁;青琅玕古书看法不统一,先秦古籍多认为是玉石类,本草书籍则认为是珊瑚;金牙可能为阳石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战时妇女》是陕西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的会刊,是抗战时期陕西乃至西北大后方,一本影响力较大的妇女刊物。其在向陕西乃至广大西北妇女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对该刊物的研究尚属空白。对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妇女刊物《西北妇女》进行研究,并利用影印出版的《战时妇女》原始文献,可以分析该刊的编辑出版制度和办刊特色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铜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区域,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内容涵盖面广,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亟待进行价值评估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