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建邦 《当代广西》2005,(16):19-20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海洋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率逐年增大, 海洋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综观21世纪的发展趋势,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往往涉及到海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资源,因此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尤其对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防安全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诸多国家早已发展海洋经济。鉴于我国海洋经济开发利用起步晚、发展慢,同时国际社会涉海事务日益增多的特点,借鉴其他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经验,藉此提出加强海洋经济战略研究、强化海洋立法和实施细则、加强海洋意识宣传和观念的形成、全面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要充分发挥我市海洋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使大连市的海洋经济为全市及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围填海造地的态势及对海南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建纲 《新东方》2008,(10):32-3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海洋开发领域的日益拓展,海岸带、海岛、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密度进一步加大,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海南省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海南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一个岛屿省份,沿海地区是海南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6.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南海是一个半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繁忙的海上通道,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攸关我国崛起为海洋强国,也决定着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国际旅游岛的成败。鉴此,《新东方》从本期开设《南海瞭望》栏目,希望国内外海洋专家学者关注南海、研究南海,共同将《南海瞭望》打造成为南海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全球范围内大力开发海洋的新世纪。“海洋世纪”的主要内容意味着海洋经济活动的极大发展,海洋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第54次联合国大会上,  相似文献   

8.
一个海洋世纪潮、海洋开发热正在全球涌动,海洋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空前地突出,海洋经济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策,这为海岛县嵊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与时俱进科学开发面对21世纪开发海洋的全球性热潮,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快海洋深度开发。1.强化海洋意识。嵊泗是海洋大县,但还不是海洋强县。嵊泗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海洋为基础,科学开发海洋也必将为嵊泗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2.增强开发海洋的前瞻性。开发海洋…  相似文献   

9.
彭澎 《同舟共进》2013,(11):16-17
近2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并与领土、资源、航线等战略争端联系在一起,海权之争有重于陆权之争的趋势。学者彭澎认为,作为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应走在全国的前列。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彭澎。【海洋经济正成为“香饽饽”】《同舟共进》:海洋经济现正成为世界经济的“香饽饽”,我国海洋经济目前的发展如何?彭澎:现代海洋经济,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性产业活动,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各领域。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政策瞭望》2007,(7):44-4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海洋的新时代。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必须重视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1.
赵虎敬 《人民论坛》2014,(5):230-232
文章通过比对中关两国海洋经济政策,探讨两国在海洋经济政策制定及执行上的特点及异同,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政策的修正提供借鉴和参考。目前,我国海洋政策存在着财政金融政策对海洋产业惠及力度不均衡、海洋产业融资体系不发达、区域间海洋经济规划协调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诸多国家早已发展海洋经济。鉴于我国海洋经济开发利用起步晚、发展慢,同时国际社会涉海事务日益增多的特点,借鉴其他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经验,藉此提出加强海洋经济战略研究、强化海洋立法和实施细则、加强海洋意识宣传和观念的形成、全面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的互动与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大力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与开发,必将大大增进两岸往来。密切两岸经济关系,推动两岸互为依赖的“海洋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因此,深入分析探讨海洋经济“互动双赢”的对策与措施。对于切实解决两岸经贸的互动双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利用海洋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能源上的争夺和竞争日益加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海洋利用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地区及国际社会的海洋利益。近年来,随着海陆互动能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都直接参与或间接卷入海洋事务。与此同时,海洋场域安全冲击、海洋开发与治理困境,不断提醒人们重新定位与海洋的关系,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等议题受到高度关注。由此,对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进行理论思考、就海陆必然冲突的传统命题进行新的思辨,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2011,(4):59-59
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岛保护密不可分。我国是海洋大国,岛屿众多,保护与合理开发海岛,全面推动海岛地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对我国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世界海洋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海南旅游发展特点看,海南的旅游必须姓"海"。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或是振兴海南旅游的最佳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经济和产业不断向沿海地区集中,海洋经济在沿海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阶段,在海洋强国和大国中,海洋经济的GDP占比多在7%~15%之间。而在海洋经济中,海洋旅游又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又是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殊区位条件,决定了福建必将越来越依赖于海洋。未来5-10年是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向海洋要资源,发展壮大海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加快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抓住21世纪海洋新一轮发展机遇的条件已经成熟,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发展的各项举措,整合资源,强化特色,推进福建由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根本性转变。海洋经济作用大福建濒江临海,拥有丰富而又独特的海洋资源和特殊…  相似文献   

19.
刘云亮 《新东方》2014,(5):34-39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南海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将极大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而且提升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技术实力。南海海洋经济有其特殊性,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产业政策也具有特色,海南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海洋产业规划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如创建南海海洋经济的保障基地建设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寻求扩大南海海洋服务领域;制定鼓励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一系列地方法规、政策和措施,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而在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根本的、首要的利益关系。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关,特别是与经济利益矛盾有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紧迫最重要的是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