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节俭悖论以及过度刺激消费的结果,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实践上的悖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遏制对资源环境带来深重灾难的不当的消费需求,鼓励适度健康消费。消费政策取向则应增加普通居民收入,挖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鼓励节能环保消费的增长;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郭飞 《传承》2012,(9):58-5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低工资制度一方面严重挤压了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另一方面在较长时间内助长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国应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最终甩掉低工资制度的帽子,逐步向中、高工资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童宗欣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投资、消费、出口增长适度,市场物价稳定,财政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节俭悖论"以及过度刺激消费的结果,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实践上的悖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遏制对资源环境带来深重灾难的不当的消费需求,鼓励适度健康消费。消费政策取向则应增加普通居民收入,挖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鼓励节能环保消费的增长;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徐春 《岭南学刊》2011,(1):107-112
萨拉·萨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他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增长极限和生态恶化方面.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管理不善带来“公地的破坏”,当因生态恶化遭遇增长的极限时不可避免导致失败。萨拉·萨卡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达到经济稳定,适度消费,实现社会平等,保证幸福指数。这些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0):63-63
建设消费社会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第一,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当前存在的一些经济结构问题.其重要根源就在于经济增长还没有真正建立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上,还在单纯地为创造GDP而生产。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指出:“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62页)这里说得很清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是保证一般地满足就行了,必须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这个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美元霸权:美国掠夺他国财富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文献都在探讨为什么美国经济1980年代以来在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消费远远高于生产的条件下还能够维系较快增长,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美国高科技发展的结果。高科技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应用,确实能部分解释美国经济的较快增长,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长期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消  相似文献   

9.
墨子倡导节俭消费模式,提倡加强生产、适度消费,以实用为消费原则,以发展生产来保证消费,以节用来保证消费的长远。墨子的消费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构建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克服工业文明的异化消费现象;倡导健康、文明、节俭、合理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树立注重精神价值的幸福观。用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取代工业文明的唯消费主义,不仅是当今时代消费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格局下全面促进消费、促进经济生态双赢共生需要健康的消费文化,需要审视资本逻辑下消费文化的价值导向,批判诱导过度消费、加剧生态困境的不良后果。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消费文化绿色转向是消费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和引导人们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消费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体系决定了当前我国文化生产中资本存在的样态及其运动逻辑。一方面需要引入资本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产出规模,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资本自我增殖的逻辑若不加以约束和控制,又可能会消解社会主义文化解放人、发展人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商品的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二重性要在平衡中实现超越,处理好市场需求与文化价值使命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平衡资本逻辑与文化生产的相关制度供给入手,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对资本的驾驭、导控,直至超越。  相似文献   

12.
跳出疯狂购物的漩涡,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仍有待提升。理性消费形成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消费观念多元、不少消费者处于盲从的情况下,要引导消费观念升级,扩大宣传和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满足理性需求,以理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宋才发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1952年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 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 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还 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目的都是如此。受斯大林指导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清楚地 说明了这一点。该书写道:“在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中,基本经济规律起着决定的作 用。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这里所说的“一切主 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当然包括集体农业在内。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变了长期重生产、轻消费的状况,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采取了兼顾生产和生活的原则。广大城乡居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最近,我们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速度加快,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都近似呈指数增长趋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尚存优化空间,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过大,石油、天然气与水电、风电和核电所占的比重较小。我国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总方针应为适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速,提高碳排放的减排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7.
消费生态化,是探讨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顺应消费拉动生产的趋势,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注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互补、强调责任消费、崇尚亲近和享受自然、推崇休闲生活丰富多彩,是消费生态化的重要特征.按照消费生态化要求协调人类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协调人类的物质生产力同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力的关系,必须把调节人类生产需要、生产人口、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精神产品的四种生产能力作为基本手段,使人类的生产与消费的统一建立在生态生产力的提高即人类的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力的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制度创新与家族企业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中存在诸如规模小、融资难、人才缺乏等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家族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现产权的适度流动,打破小规模的封闭的生产组织方式,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走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消费问题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类。生产消费是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生产资料的消费。这种消费,最终还是为了生产消费资料。生活消费是指人们对各种消费资料的消费,我们通常讲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