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体系,它表现为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以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和谐社会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2.
谷中侠 《理论前沿》2008,527(14):34-35
马恩的和谐社会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纽带的和谐;是矛盾统一性的体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干群关系和谐是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以反对官僚主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对干群关系的不当认识,以及毛泽东为解决干群矛盾而采取的某些措施使和谐社会的目标最终成为空想.探讨其中的利弊得失,为我们新时期正确处理干群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建设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和谐文化建设.文章着重探讨了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现代特征,分析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及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的正确原则和必须把握的重点,同时提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着力构建健康向上,协调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和基础。要针对目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以维护油田的和谐稳定,促进油田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法机关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着力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维护社会稳定、对敌斗争、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领导、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加强司法保障,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全面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关系不协调将导致利益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利益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严峻挑战,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化解利益矛盾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建立健全包括利益引导、利益表达、利益分配调节、利益约束、利益保障机制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机制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15种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矛盾中的和谐,各项制度、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中的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相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不断提高15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体现。以人为本是教育和谐管理的基石,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服务为本,形成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管理局面。民主、和谐是教育和谐管理的核心内涵,必须构建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基本内涵和辩证发展过程。认为建立在以物质生产劳动等为主的实践基础上的社会不是实体性存在,而是关系性存在;社会和谐的实质就是一种关系和谐,是以人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关于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和谐是矛盾辩证运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要辩证的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方面的内容要求,又涵盖确保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取向。然而,在所有这些方面当中,我们面临的最紧迫、最突出、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就能极大地推动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地发展。一、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强调社会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求得统一与和谐,也是以正确处理和协调矛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妥善处理宗教矛盾,保持宗教领域健康稳定的局面,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促进交通健康有序发展是和谐社会对交通的本质要求。目前交通行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一部分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和谐因素,例如长江航运发展就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采取适当具体措施,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最终达到长江航运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司法救济制度,是用法律的手段防止和减少社会中的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它能主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推进民主法制和促进公平正义,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东北是以我国东北这一特定区域为栽体,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这一区域形成特有的合作机制,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比单个地区更加和谐、整体优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男女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前提条件,也要以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为基础,这其中就包括了男女平等,建立两性间的和谐发展。但从目前我国女性发展的现状来看,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两性的不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的阻滞因素。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男女平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分析男女平等现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矛盾入手,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进两性彼此和谐、共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在其历史进程中并不是没有矛盾和差异的社会,而是民主与法制、活力与秩序、多元与公正、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综合统一体。解决这些矛盾,不仅需要行动的努力,更需要科学的思维基础。和谐思维作为辩证思维的合理延伸,以追求“对立面的和谐与统一”为价值目标,注重从协调、平衡、共处的统一视角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指向具有高度一致性,以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六个方面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和谐教育,从而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方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处理干群利益矛盾、理顺和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干群利益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点面结合,综合治理,为此,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以教育和管理干部为着力点;以反腐败斗争为突破口;坚持教育和法制相结合;以干群相互沟通为纽带。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矛盾的产生既有物质利益、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思想价值的原因。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