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假如你到汕尾来,请您务必去红海湾的遮浪半岛走一走.看一看.一位来汕尾考察并洽谈办厂事宜的日本客商曾无比惊羡地说;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红海湾的遮浪半岛竟是如此的美丽奇特,如稍加装扮.它绝不比美国的夏威夷逊色:另一位来汕尾考察并论证汕尾电厂设址问题的国家地矿局的专家更是赞叹不已,盛称遮浪岛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旅游开发价值都要远远超过避暑胜地北戴河.如今,这里作为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已经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一曲惊天动地的壮歌将从这里飞出.又怎能不让每一位欲“捞大世界”和“到此一游.终身无悔”者心旌摇动,加倍向往呢,  相似文献   

2.
“花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胜景,我有幸在黄河与沙漠交汇的沙坡头亲睹。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我到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治沙站采访,饭后散步到沙坡下黄河拐弯处,竟然惊喜地看到:大漠孤烟直上,长河倒映落日,晚霞染红天际。据说,要看到这一美景,只有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风平沙静,连绵起伏的沙丘恰似沙海金浪,座座沙丘上呈现出一片片麟状波纹。微风拂来,细如粉末的沙粒随风徐徐移动,活像潺潺流水。沙蜥蜴、黑牛虫在沙丘间上下奔走,行行爪踪,组成奇异的图案。据治沙站长期测量,沙坡头往年365天中风沙天就有330天。大风起兮沙飞扬,遮…  相似文献   

3.
田甜  郝晓芳 《学习月刊》2014,(12):113-114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鸟。"800多年前的南宋诗人形象地描绘了武汉东湖美景。如今,在烟波浩淼、鸥鸟成群的东湖之滨,辛勤耕耘着这样一个集体,他们恪尽职责,甘于奉献,以奋发有为的足迹,演绎着平凡岗位上的美丽。他们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和全国其他的税务稽查队伍一样,他们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不畏艰险、锐意改革、廉洁自律、服务大局,默默无闻地忙碌在各自岗位上,力保一方税收秩序。  相似文献   

4.
正1957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持续半年之久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建国后毛泽东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和支持过一系列批判运动,二十几年中一浪接着一浪,一浪比一浪高,一浪比一浪险恶。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是这一系列批判运动的发轫,是新中国第一个文化罪案和冤案。谈到批判电影《武训传》不能不提到江青。江青在这场批判运动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还不是一个完全弄清楚了的问题。江青在1972年会见美国记者﹑当时也是历史副教授的罗克珊·维特克时说:1950年12月电影《武训传》首次上映时是在全国范围内放映的。为揭露这部电影蕴藏的政治含义,她写了一份有关其背景的报  相似文献   

5.
<正>我出生在甘肃老家高台县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饥饿几乎填满了我童年和少年全部苦涩记忆。可以说,是书籍拯救了我,彻底洗涤了我蒙昧的心灵,改变了我的命运和人生。书籍是茫茫黑夜里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奋力前行的梦想之路。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05,(9):19-20
从1939年7月至1941年9月两年多的时间里,平潭曾6次沦陷又6次光复。奇袭牛山岛牛山岛,平潭渔民又称它为“宝山”,这里面积不过0.27平方公里,但它地处我国南北航运、闽台两省的海上交通要冲。早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万国公会就在牛山岛的最高点上修建灯塔,该灯塔后来成为国际航标,是台湾海峡4个强力级灯塔之一。厦门沦陷后,日军同时接管了厦门海关所属的牛山灯塔,这座灯塔对日军来说至关重要,日舰、补给船的南下北进都靠它,盟国的船只却不能通过台湾海峡。为了这座  相似文献   

7.
正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州惠阳地区检察分院干部麦子灿,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用词尖锐,言语辛辣。信的开头说:"我同你不熟悉,也未见过面,只听过你讲话的传达,只见过你的指示发表在报纸上。但从上述的接触中,我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你在梅县、汕头、惠阳地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多次提到惠阳整治  相似文献   

8.
刘鹏娜 《奋斗》2011,(3):47-48
“您是我生命中的一座灯塔,在我迷茫时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让我顺利驶向了彼岸!”这是一位贫困学生的感恩之言。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汕头是一个著名的对外开放港口。英、德、日、法、美、挪威等国都设有领事馆。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入汕头,建立了红色政权,任命总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郭沫若兼任「潮海关监督」、「汕头交涉员」。郭沫若遂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外交官。九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今年69岁了,从小就有一个爱好——喜欢读书。当年生产队"大帮哄"时,虽然每天起早贪黑,闲暇时间很少,但我也要买书看书。几十年来,在我阅读的诸多报刊中,《党的生活》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杂志。这是因为:第一,她坚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人心明眼亮,不畏浮云遮望眼。第二,她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  相似文献   

11.
舒炜 《廉政瞭望》2011,(21):30-31
迄今为止,决定汕头城市命运的时刻有两次。一是1860年的开埠,促进了汕头商业社会的形成,经商的天赋和能力,走出这里打天下;二是在1981年,汕头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30年来,汕头的GDP总量跨过了1000亿元的门槛,更取得了其他一系列成就。  相似文献   

12.
正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明白了创业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是政府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这么多人的小梦想都有实现的机会。我叫王钉,今年26岁,习水县隆兴镇人。十年前,我只是一个高中辍学学生,那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创立一家公司。2008年,高中没毕业我就去广东汕头打工,在电子厂做电子电路组装。那时候喜欢去网吧上网,2010年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软件编程的软件,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开始花时间自学。自从学习了软件编程技术之后,我每个月能拿到一万多的工资。  相似文献   

13.
白树军 《党的建设》2012,(10):16-16
30年的风雨历程,我与《党的建设》共同茁壮成长。 1990年,师范毕业后.我走进了一所山村小学。在那个信息欠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山村,是《党的建设》点燃了我理想的灯塔,陪伴我度过了孤独的青春岁月;也是《党的建设》把我引进了党政工作的大门,一直指导我的学习和工作。如今,作为一名宣传干部、一名《党的建设》的忠实读者和发行员,与她共庆创刊30周年的辉煌,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否到过汕头?这是党史工作者,也是汕头特区人民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若干年来对史料的发掘、研究,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就是:邓小平在30年代初经过汕头到达中央苏区瑞金。 一、关于邓小平来汕的史实 研究过中共潮汕地方史的史学工作者都知道,中共中央于30年代初期,开辟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苏区的秘密地下交通线,后被誉为“红色交通线”。曾经安全地护送200多名领导干部进入中央苏区,其中有周恩来、叶剑英、项英、任弼时、何叔衡、刘伯承、肖劲光、李富春、李克农、聂荣臻、张爱…  相似文献   

15.
南国的汕头,虽是初冬时节,但到处仍繁花似锦,树木苍翠。 1994年11月9日至11日这几天,汕头更是金风送爽,气候格外宜人。带着党中央对388万汕头人民的亲切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傅锐等的陪同下,到汕头进行视察。这是他此次广东视察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他首次莅汕。胡锦涛的到来,像一股和煦的春风,给汕头人民送来了党中央的温暖、关怀和鼓舞。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在读书、做事、文化熏陶当中,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是我的心得。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李总理言近旨远,掷地有声,令人深省。行大道,要坚定信念。信念是脊梁,支撑着不倒的灵魂;信念是灯塔,在苍茫大海中指引着方向;信念是绿洲,  相似文献   

17.
他不图名利、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二十年来一心一意地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着青春和年华。他就是夏河县唐尕昂乡曼浪村校校长仲国梁。曼浪村有6个自然村,是唐尕昂乡最偏远且交通不便条件极差的一个小山村。曼浪村校曾先后招聘过5名代课教师,其中4人因工资低、条件差而先后离开了村校。1986年,退伍返乡的仲国梁被乡政府和乡教委招聘为曼浪村校的民办教师,月工资40元。当时的村校校舍都是危房,村校里只有8名学前班的学生,一间教室里除了一块木板订制的黑板和几张破旧不堪的桌凳外,再无其它设施,教学条件相当差。仅有的一个同事不久后也因工资低…  相似文献   

18.
林川 《广东党史》2002,(3):35-40
2001年1月31日上午9时接罗天同志电话,谓近日汕头同志反映,我对王琦同志逝世,仍心情沉重,劝我彻悟人生,保重身体,并谈近日将约定,前往探望徐扬同志。接电话后我想起赴汕时对习楷同志说过,王琦同志1937年在(?)光中学读书时参加青救会,是老同志,长期相依为命,百年恩情,义重泰山,披肝沥胆,生死同舟。患难之情,难禁哀思。并劝汕头老同志,勿负晚年的话。中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的《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那海潮般的大合唱,令我不由得想起词作者、著名诗人韩笑同志带领我们在“海队”的日子里。 1965年,我随广州军区杂技团赴汕头、广西、海南执行慰问演出任务。连续作战之后,我很想回广州好好休整一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起步,青春年华和人生之路。在我的一生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过太多太多的体验,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它们都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但是,让我最为珍视的一段经历,是有幸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它指引了我今后的革命之路。"七大"精神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在历史的转捩点,它是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在艰难时期,它是号角,激励我继续前行;在利益抉择面前,它是警钟,提醒着我不忘初衷,不忘共产党人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