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检察人员的着装晓林检察制服是国家配发的,检察人员着装代表着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形象,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然而,有些检察干警却认为着装只是个人的事,而不认真对待,使着装中出现一些混乱现象,影响了检察人员和检察机关的形象。如执行公务时不着装或着装不整,不...  相似文献   

2.
论禁止二重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伟  谢俊 《政法论丛》2009,(2):35-40
作为完法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对包括强制执行程序在内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禁止二重监督”理论是明确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应有方式和地位的理论依据。根据“禁止二重监督”理论,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是唯一的,要么是当事人(原告或被告),要么是法律监督者;检察机关处于不同的法律地位时,享有不同的权利义务。在诉讼阶段,检察机关可以作为当事人提起公益诉讼或再审之诉,也可以以监督者身份参与诉讼;在执行阶段,检察机关可以作为申请执行人也可以对执行机构的裁决提出抗诉。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监督》2010,(4):F0002-F0002
2010年4月20日上午,全市检察机关统一开展了首次“检察开放日”活动,全市5个检察分院、40个基层检察院同时对社会公众开放,1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检察员、重庆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以及各界群众、各大媒体记者通过检察内网视频系统和全市检察干警一道参加了“检察开放日”活动的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4.
诉讼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诉讼活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发现和纠正违法情形的专门法律监督活动,它包括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检察机关通过开展诉讼监督,  相似文献   

5.
陈岩 《检察纵横》2012,(10):34-35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着力强化检察干警务实为民的执法理念,着力霄切检民关系,确保各项检察工作的落实,阜新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决定在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检察干警走基层”活动。这是阜新市检察机关切实深化“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把一切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为民、利民、爱民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公益原则与检察官的公正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公民个人利益。检察机关和检察官作为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应以公益原则即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参加诉讼活动,并树立与之相应的公正意识,公正处理案件。  相似文献   

7.
民行案件提起公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河北法学》2001,19(1):59-61
所谓民行案件提起公诉,以笔者之见,是指检察机关认为民事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的规定,侵害了国家、集体和公民的重大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检察机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其民事责任的活动。民行案件提起公诉,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纯公诉性起诉。所谓纯公诉性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严重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集体组织重大权益的民事行为,而又无人起诉的或不能起诉的,由检察机关查清事实,获取证据后以国家利益代表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并以民事当事人身份参加诉讼的活动。这种诉讼,检察机关是诉讼参与人,…  相似文献   

8.
吕坚 《法治研究》2006,(1):70-70
一、审前程序的目的和意义 审前程序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进入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一系列诉讼活动,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到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这些诉讼活动主要包括:送达起诉状和答辩状等诉讼文书、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合议庭组成人员、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以及在有的场合下追加当事人、移送案件等等。  相似文献   

9.
曹晓华 《法制与社会》2013,(33):260-261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是广大人民群众委派的‘‘监督员”。“打铁还需自身列’,作为监督者的检察机关首先要具备更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些检察干警一味强调执法,却忽略了为民宗旨。对此,笔者浅析了当前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就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三个主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检察干警执法为民、实干兴邦和清正廉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法制与社会》2011,(27):272-273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实施监督,包括对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环节实行的全面法律监督。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活动仍然面临着许多难点,并阻碍了我国法制化的进程。本文将针对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活动中的难点与破解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尽管诉讼监督与控诉职能应当都是由检察机关行使,但在制度设计方面,二者应有具体的区分,应当更合理的表现出诉讼监督规律和诉讼活动规律的要求。但在当前的立法规范和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达到此要求,因此,需要对诉讼监督的重点进行调整,成立专门的机构行使诉讼监督职能,制定专门的诉讼监督法。文中总结了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省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基层行”活动于11月21日隆重启动,陕西检察干警和新闻界朋友欢聚一堂,共商宣传检察工作,促进公正执法大计。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诉讼中,立案监督权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所享有的诉讼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由于立法规定粗疏、缺失,导致立案监督工作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诸多困境,主要包括:第一,立法没有明确检察机关行使立案监督权的范围、后果,立案监督缺乏刚性和强制性,效果一般;第二,立法规定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很多侦查一线的检察干警感到现在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难办理。在总结原因时又往往把“侦查过程、侦查手段受现行法律、规则约束太多”作为主要原因之一.抱怨不立案什么也不能做,有些地方甚至以理论研究成果的形式提出修改现行诉讼法律和规则,在立案之前增加准侦查程序,侦查措施前移,扩大侦查权力。对此,笔者颇感疑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对超期羁押的违法现象多次进行清理整顿、专项治理等监督活动,超期羁押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是笔者认为,单纯依赖阶段性的整治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超期羁押问题的,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超期羁押现象之所以久纠不绝,与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笔者试图就诉讼环节中如何强化诉讼监督纠正超期羁押的违法现象略述自己的意见。   一、强化诉讼监督、必须找准诉讼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超期羁押现象是由于办案单位在诉讼活动中没有遵守法律规定的期限而违法将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民事行政检察制度是以对法院生效判决进行事后审查并对错误判决提起抗诉为监督方式。由于种种原因,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发展也可谓步履蹒跚,这其中有制度设置和法律规定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实践中的认识和民事行政检察干警的素质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法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外司法交流的不断扩大,如何评价和完善我国现有的民事行政抗诉机制,成为发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关键。 一、对我国民事行政抗诉机制的历史考察 1949年建国之后,我国基本上是全面地移植和借鉴了前苏联的检察制度。按照苏联的法律观念,检察机关负有监督法律执行的职能。为了实现这一职能,它就必须参与到民事诉讼程序之中去。根据苏联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主要表现在它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参与整个诉讼过程,并对它认为不公正的第一审法院判决提出抗议,要求上级法院重审。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初期的民事诉讼程序中,也规定了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方式。如《民事案件审判程序(草稿)》第1条就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提起诉讼;第50条、第55条规定了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在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公正时,可以提出抗诉,要求上级法院重新审理。可见,当时的民事行政检察包括民事行政抗诉和提起公益诉讼两项职能。  相似文献   

17.
8月10日,我省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专题演讲比赛决赛落下帷幕。全省三级检察院34名检察干警参加了此次演讲比赛,有10名干警进入决赛,省院邀请省人大代表担任评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从应届法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择优选调、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等途径选拔录用了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才,青年检察干警在检察院的人员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青年检察干警队伍建设事关检察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应针对这批年轻干警的特点,大力加强对青年检察干警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法制与社会》2011,(29):71-72
在我国,狭义的诉讼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点,针对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法律修订和制度设计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司法界围绕着对审判权行使的诉讼监督,特别是以检察机关为监督主体的诉讼监督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有的同志以英美法系没有来自法院外部的监督为由,否定我国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勿庸讳言,英美法系国家的确没有来自法院外部的诉讼监督,但能否据此就得出英美法系没有诉讼监督的结论呢?这是一个在司法改革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认识。对此,笔者愿略抒浅见,以就教于法学界与司法界的同仁。 直观地看,在英美法系国家,除了法院系统内部的审级制、上诉制形式的诉讼监督外,似乎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