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时代潮》2005,(24)
蒙自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上,南靠中越边境,历来是滇南重镇。为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带动战略,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迁往蒙自;2003年7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城市现场办公会在蒙自召开,构筑了个旧、开远、蒙自滇南中心城市框架,滇南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使发展机遇再一次垂青了蒙自。面对大好形势和机遇,蒙自必须围绕建设中国滇南、面向东南亚的现代化开放城市定位,倾全县之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城市。在全球城市化的大潮中,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红河州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思路,先后组织完成了《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等一批区域性规划的编制,基本达到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全覆盖,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及村镇规划部分覆盖的规划编制体系,基本满足了城乡建设需要。同时,重点统筹滇南中心城  相似文献   

3.
孟端星 《求索》2007,(2):216-218
1940年9月前后,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滇南国境骤然告急,中国旋即调集军队在滇南设防。在滇南各民族的协力支持下,滇南防守阻止了日军由滇南直入昆明、动摇我抗战大后方之企图。起了支援滇西抗战,维系滇缅路这一“抗战输血管”的作用,从而有利地支援了全民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4.
离昆明仅120公里的通海,地域不大,名气却不小,是一个历史悠久、商贸繁荣、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方。走进通海,“礼乐名邦”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气势宏伟、四面挂匾的聚奎阁屹立于县域中心,东西南北的大街小巷仿佛都是在向它靠拢,与它连接,昭示着它的统领性和代表性,让人不敢小视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在通海现代化的高楼后面,依然保留着布局规整的古街古巷,青石条像龙脊一样嵌在古巷中央,古巷中一个个雕龙翘角的大门头记载着通海人祖辈的显赫和荣耀。通海早在唐朝就是滇南重镇,由南诏国管辖,通海又是滇中与滇南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5.
正"1941年,在昆明西北郊的大普吉坝子里的陈家营东边小河旁,有一座破烂不堪的土主庙,那大殿里土主神像旁也就容得下一台石印机和一张看标本、绘图的大方桌。绕着这台石印机,经常有三或四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忙乎’‘转悠’着,转了3年到1943终于‘转’出了一本自写、自画、自印而成的《滇南本草图谱》。"这段文字摘自于吴征镒院士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为《滇南本草图谱》重新刊印而作的跋文。这段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城市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7月省政府召开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议以来,开远市认真贯彻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开远的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拓展产业发展优势,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均取得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列…  相似文献   

7.
张云芬 《创造》2004,(1):30-31
建水是滇南发展较早、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和边陲重镇,县城是唐南诏(806年)时所建,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滇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8.
多彩红河     
红河是滇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族文化五彩斑斓。中原文化和边地文化在这里相汇交融,近代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孕育了奇特绚丽的人文景观。享有"滇南  相似文献   

9.
当初不过是一些勇敢的商贩们用双脚“踩”出来的一条隐约可循的山间小道,后来却变成了一条人马熙来攘往的通省出国干道,这条与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相互衔接的国际大通道的形成,促进了中原汉儒文化和边地民族文化在地处滇南交通枢纽中心建水的交汇、消解、吸纳、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河奔腾     
龙飞 《创造》2006,(1):56-63
"红河"是2005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创新变革中的关键词,其广受关注的对象是:红河州在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政改、教育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以及下一步即将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等.2005年,红河州预计生产总值达310亿元,经济增长率达10%以上.本刊编发这组稿件,试图触摸"红河奔腾"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大连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核心和龙头,正在全力推进“三个中心”建设,“三个中心”建设的基础是贸易。出口作为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大连的“三个中心”建设中将发挥主导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与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并列的三大促进出口的政策性工具之一,在大连“三个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滇南个旧、开远、蒙自三县市的交界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回族村寨,便是我的家乡沙甸。这里虽位于云贵高原偏远的边陲,但历代都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又有丰厚的文化土壤。爱国主义是家乡回族人民心中的主旋律,近百年来,尤以抗日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为盛。  相似文献   

13.
红河奔腾     
龙飞 《创造》2006,(2):56-63
“红河“是2005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创新变革中的关键词,其广受关注的对象是:红河州在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政改、教育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以及下一步即将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等.2005年,红河州预计生产总值达310亿元,经济增长率达10%以上.本刊编发这组稿件,试图触摸“红河奔腾“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红河奔腾     
“红河”是2005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创新变革中的关键词,其广受关注的对象是:红河州在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政改、教育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以及下一步即将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等。2005年,红河州预计生产总值达310亿元,经济增长率达10%以上。本刊编发这组稿件,试图触摸“红河奔腾”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5.
1943年8月,我和朱键、陈立成同学军校(工校)毕业后,奉命派往第八军。当时,部队驻滇南文山的古木整训,我三人同去参谋处见习,历时半年。1944年春,盘踞滇西松山之敌,扼滇缅公路咽  相似文献   

16.
彝族撒尼人     
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早在公元2世纪,滇池一带就是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公元3世纪,逐渐扩展到了滇东北、滇南、贵州、广西一带,与其他族群杂居融合,形成了众多的支系,其中,居住在云南石林、丘北一带的彝族多为撒尼人。撒尼人非常崇尚老虎,在撒尼语里“罗”是虎,“倮”是龙,因此也自称为“罗倮”,意思是像龙和虎一样勇猛而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17.
正滇越米轨铁路线上的碧色寨有个火车站,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国内外商人蜂拥而至。百年间,碧色寨从滇南地区一个小小的村庄发展成为滇越铁路中转枢纽站,迅速兴盛;而后,又随着寸轨铁路的拆除和个碧石铁路的改道而走向衰落。在当代,如何对碧色寨的文化进行整合提升,体现其价值?一、整合文化资源滇越铁路及个碧石铁路是一项大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体量大、内涵深、外延广。它关联中国、越南、法国三个国家,涉及铁路、交通、旅游、建设、文物  相似文献   

18.
马祺 《今日民族》2016,(11):34-35
正起源开远一带古称"阿宁蛮"。1913年,当时的县长蒋子孝将其更名"开远",有"四面伸开,联结广远"之意。处在红河州的中心位置,开远极具地缘优势,滇越铁路在此设二等车站后,使其一跃成为滇南的商业重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军人、知青聚集开远支援边疆建设,参与煤矿和石灰石采集开发等重点工业。工人们上山、下河,在日常的矿藏开采中,发  相似文献   

19.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3789平方公里,辖8镇6乡、137个村委会、16个社区,总人口54万.境内主要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5%.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南部边境一带地区,直接与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壤,并与泰国相毗邻。这一带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险恶,交通阻隔,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互不通连的分布状况,使他们长期陷入封闭的自然经济生活中。公元19世纪,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的形成,滇南驿道上的马帮成为滇南地区各民族经济运转活动和文化、信息传播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不仅促进了滇南边疆各民族与内地的紧密联系,而且在与东南亚邻邦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历史活动中成了不可缺少的桥梁,并不断与商业资本相结合。马帮运输与商业资本结合的结果,不仅使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