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民社会是非政治性的、不受国家任意干预的民间团体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在公民社会中,公民的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国家的确认与尊重。构建公民社会应考虑人本和物本、民本和官本以及公权和私权等焦点性问题。政府应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原则,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承担起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利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现实决定了培育公民社会的力量主要来自政府,政府在公民社会培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公民社会的培育过程,事实上也是探讨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应具备和实现的各项职能。  相似文献   

3.
公民是社会主体,培育具有责任感的公民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公民社会责任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人与社会的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公民社会责任存在的基础。公民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特定组织的责任。公民社会责任表现出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具有历史性具体性以及公民身份的合一性等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4.
公民身份是责任身份,这一身份规定了社会成员个体在享受国家保护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的义务和责任。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应该成为各民族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5):30-30
关于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虽然同时使用了“公民”和“自然人”两个概念,但它们在本质和范围上是有区别的。该法所使用的“公民”概念和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是完全一致的。完法第33条中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公民”是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争辩走进人们的视野的。“企业公民”意味着企业对“利润最大化”价值追求的超越。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企业公民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理念工具,企业公民超越了财富拥有者或慈善家的个人行为,是企业理性选择下所承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也是企业伦理与企业公民提出与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从企业到企业公民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是一种天赋使命,它以共生共存为价值内核并受其限定。共生共存对公民责任人格具有塑造价值,主要体现于责任行为规引、责任行为评判、责任精神激励、社会责任衡平诸方面。而基于共生共存价值的社会责任担当,可通过四种途径得以实现,包括凝聚共生共存价值的社会认同、培育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精神、开展共生共存的团队协作实践和实现共生共存的社会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8.
现代民主政治是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冲突在公民社会建立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的态度不是消灭社会冲突,而是让社会冲突发生在一个有限的、可控制的范围内.我国在建立公民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妥善处理好矛盾和冲突,才能在建立法治国家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相似文献   

9.
李劲 《理论文萃》2007,(3):10-17
公民社会是一个源自西方的话语理念,是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西方学者的语境中,公民社会以其特有的自治的特点,天然的与政治国家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学界对于公民社会理念的关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开始系统的、严肃的理论反思。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国际上来看,在前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公民社会理论研究重新兴起,  相似文献   

10.
"和谐安徽"建设中公民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具有深刻的现实根据。公民社会道德责任对于"和谐安徽"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目前安徽公民社会道德责任总体现状来看,我们必须从培育公民意识、促进公民参与公民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公民公德水平等方面着手,大力提升公民履行社会道德责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构建公民社会与培育社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合作、信任、互惠等无不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得到滋养和发展的温床,社会资本同样也对公民社会的成长起着重要的黏合作用。因此,目前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存量,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李劲  李蕊 《福州党校学报》2008,1(1):27-30,40
威熟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建构公民社会的关键在于改造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高低有别、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建立"三维制衡"的新型社会结构,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形成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民间团体、公益性组织,这些组织普遍带有公民自治色彩,这表明一个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新的公民社会正在产生。成熟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建构公民社会的关键在于改造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高低有别、"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建立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三维制衡"的新型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日益减弱,个人的自由度和社会的自主性不断得到提升,促使公民为了实现或维护自己的利益组成各种各样民间组织,同时以民间组织的大量涌现为重要特征的公民社会也慢慢成长起来.公民社会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尊重社会自治,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的界限应该进一步明晰,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规模应该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限制,政府在高效地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公民在社会领域内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与社区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杰 《探索》2002,(6):52-55
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改革的起点,也是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举措。社区建设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公民社会的组织、制度、观念等,都是社区建设所必须,都将对社区建设起到积极影响。社区建设与公民社会的结合,将有力推动中国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现代意义的中国公民社会正悄然兴起。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的公民社会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趋势是走向和谐——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原因,分析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党的建设的多重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的构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构建公民社会可以改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环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公民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构建公民社会,在构建公民社会的过程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风险加大,影响了社会的健康运行和和谐发展。要防范社会风险,除了要加大制度建设外,还必须加强我国的公民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风险意识,增强公民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朝阳 《求实》2005,(10):18-20
在中国,暂时还相当孱弱的公民社会正不动声色却倔强地充实力量并扩张活动空间,政治国家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国家、社会、市场分离的格局正在形成。正确应对公民社会兴起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挑战是一个十分严肃且紧迫的政治课题。党必须未雨绸缪,着眼于公民社会的要求,推动执政党的自身转型与转型的社会达成良性互动,在二者良性互动中实现执政党建设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