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于腐败现象,人们深恶痛绝。然而腐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有个腐败分子说,我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主要是因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我犯罪时如果有人监督,或者有人向我敲敲警钟,我就不会滑得那么深,走得那么远,最后被关进监牢。原山东泰安地委书记胡建学埋怨监督不到位导致他犯罪。他说:“在中国,做官到局一级,实际上就没人管了。”没人管了,腐败能怨自己吗?有个身居市长位置的贪官东窗事发之后,谈及犯罪的原因时说,我是跌倒在市长这个位置上的。言外之意,是市长这个位置使他变坏的。还有人著文题目就是《位置使人变坏》,更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2.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3.
吴非 《唯实》2007,(10):94-95
有位同志提起,说有校长在教育局的会议上转述我的一段话。我记起来了,那段话的确是我对一位中年校长讲的。那一年我受委托参加对他的评审,工作结束时,我对该校的党委书记和其他干部说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说:该同志的基本修养是好的,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三五年内,他不会出什么事;三五年后,希望同志们对他严加监督,不要让他犯错误,这是真正的爱护。我离开时,又把这番话当面对这位校长说了一遍,还加了一句:希望永远不要脱离教学一线,要坚持上课。  相似文献   

4.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的第一堂课,教授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先给这些新生出了一道题。教授说:“某处要招一名侦察员,考试的方法是将所有报考的人都关在一间条件不错的房间里。每天有人按时送水送饭,门口有人把守。谁能第一个说服守门人,从房间里出去,谁就被录取。结果有一个人对守门人只说了一句话,守门人就放他出去了。你们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每到盛夏,82号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大概是1987年或1988年,我父亲让我去买西瓜,我骑上车,直奔“魏歪脖”的瓜棚子——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是数学家王元先生和他的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一次副总理陈毅将要去成都,临行前向毛泽东告别。陈毅的浓重四川口音唤起了毛泽东对一位老友的思念,他向陈毅问道:“你们四川有个王光祈,你知道吗?”陈毅答:“不知道。”毛泽东说:“你到成都时可以问一问是否有人知道。”到了成都后,陈毅在宴会上遇见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向他打听王光祈的下落。李劼人说:“王光祈是我中学同学、少年中国学会会友。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个再也平常不过的下午,我正在单位郑州汽车客运公司(现郑州交运集团的前身)的篮球场上打球,突然,一位同事叫住我说:“市公安局有一位领导找你,你快去一趟吧。”我当时一愣,平生从未与公安方面的人打过交道,怎么会有人找我呢。不过按照他的交待,我还是来到了郑州市二七路70号市公安局院内,并找到了那位领导的办公室。那一天是1994年的11月1日。  相似文献   

9.
说一件也许在若干人意料之外的事。 一位从部队复员的共产党员,来到北京找工作。一家合资企业招聘员工,他去应聘。面试时,一群俊男靓女中,他的那身肥大绿军裤和米黄色衬衣分外引人注目。当主考了解到他是共产党员时,周围有人窃笑。主考却特意引他到总经理办公室,由总经理亲自面试,并且当场录取。录取前有一段对话: “下午你能来上班吗?” “能!” “对了!公司总部在大兴,条件比较简陋。厕所的粪便满了,公司下午要组织新老员工淘厕所,工具不够用,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商人见利可忘食。而银川市郊区良田乡盈南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却相反,他放弃了年净收入20多万元的产业,去当起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有人不理解,有人说他傻,有人问他图个啥?“我是一个有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让盈南村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是我心中的梦想。”这就是他的回答:这些年,为了圆这个梦,张平付出了很多常人无法付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从1988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丰台区委党史办工作,至今已经满10年了。干了这10年的党史工作,给我的突出感觉就是:不好干。党史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不被人理解的苦差事。时常听见有人说:什么年代了还搞党史工作?甚至有人说:党史办净搞一些过去的事,对当今...  相似文献   

13.
王慧敏 《廉政瞭望》2013,(16):72-72
人生磕磕绊绊在所难免。碰到不得不面对的险境时,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意思是,勇气是决定胜利的关键。面对险境时,要迎难而上,不退缩,不回避,有勇气的人,最终会赢得胜利!人到中年再来回味这句话,觉得并非尽然。一位朋友给我讲起过他认识的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在仕途上屡遭坎坷,为了辖区内的突发事件,曾两次丢了乌纱帽。有人替他抱屈。可他却很乐观,朗然说:“狭路相逢宜转身,往来都是暂时人。”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 (她 )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古人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死后留下的东西也各不相同。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例如有一天他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 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有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从这些极其普通的…  相似文献   

15.
彭真的智慧     
傅洋 《党史文苑》2001,(5):45-46
我常回忆起父亲的一些教诲。那中间同样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露着他伟大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关于拍马屁父亲曾经说:拍马屁股,是为了骑马。拍你的马屁,也是为了骑你。谈笑间,父亲将谄媚者的嘴脸揭露无遗,也揭示了乐于接受谄媚者的愚蠢。怎样当律师我做律师以后,父亲对我说:某某在旧社会是名律师,蒋介石也很给面子。有人被抓找他求情,他也不问案情,收了金条,找蒋说一下,就能放人。解放后,有一次,他为一个坏人向毛主席求情,他也不清楚那人做了什么。主席要我处理。我把那人的案卷调来看了一天,看完心中有了底,把全部案卷送…  相似文献   

16.
白纸     
云云  崔芳 《党建文汇》2001,(5):42-42
有一次大家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一个人谈起自己的朋友非常之多,“走遍天下,处处都是我的朋友。”旁边有人忽然对他说:“晚上的时候,你躺在床上,手捂着胸口数一数,看看你能叫上名字来的人到底有多少个。”一听这话,大家说,那干脆咱们现在就数一数吧。于是每个人都静静地数起来。结果,在座的七八个人中,能数过一百的人都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在这些人几十年的时间里,地球上这摩肩接踵的60亿人中,真正能够介入他们生活的,充其量也就是那么百十人。  相似文献   

17.
1.让孩子珍藏梦想。巴金说,一个人应该有幻想,幻想不但鼓舞人上进,还可以安慰人的心灵。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一天问父亲:“我想做一位船长,我是否能扮成一个男孩儿,偷偷地逃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悄声地对她说:“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未实现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切实际,而是认真地赞同并保护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这个问题,可以从我的所遇谈起。2001年10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为我的学术访问所举行的报告会上,有位研究生提出:在当今,如果有人自称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会被人当成“黑色幽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我当时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李盼盼 《当代贵州》2011,(34):21-21
从直播间到田间地头,有多远?我认为就是一步的距离。一位荔波的听众跟我说,他生活的村子很穷,在六月六布依族歌节那天,全村人打算在田里搭一个简陋的台子,自己表演一场歌会。他希望能有人知道这个村子有布依歌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保尔热。有人欣赏的是保尔和冬妮亚、丽达的爱情;有人说保尔离我们太远,“炼钢”这个题材太沉重。我要说,保尔的精神永存。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青年时代就能背诵的一段名言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