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5月1日至3日,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召开了题为“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外学者共120多人,其中海外学者27人;除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学者外,国外学者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经过评选通过,提交会议的论文约100篇。有17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就自己的论文在大会上发言。会议分总论、人物、文化。其他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荦荦要者分述如下。一、宏观研究有所前进提交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有一些…  相似文献   

2.
侯儒 《世纪桥》2015,(2):81-83
俄罗斯埃文基人,俄语为Эвенки,在中国称鄂温克族,历史上曾被其他民族称为"通古斯"、"索伦"、"雅库特"等。近些年,中国和俄罗斯学者对该民族起源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学术观点。本文将中、俄学者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06,(6):34-36
融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时尚潮流、观念为一体的俄罗斯,在中国很多人心里是神秘而遥远的梦。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好转,中国人到俄罗斯经商热持续升温,有越来越多的华商把目光投向这个与中国渊源久远的世界,希望将经商俄罗斯的梦想变成现实。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说:“俄罗斯将是世界商业最后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并大胆地预言,俄罗斯市场将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日前在交通大学演讲中表示:他相信十年内会有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二十年内,中国大陆学者也有望问鼎诺贝尔奖。他并透露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如果要获得诺贝尔奖的四大成功秘诀:一是要有聪明的年轻人;二是要有传统,年轻人要勤奋、努力、集中注意力,这些  相似文献   

5.
《苏中分裂:原因与后果》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苏分裂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至今仍是许多学者、甚至当事人研究的问题。俄罗斯学者Б·Т·库里克①的著作《苏中分裂:原因与后果》是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出现的一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反映了俄罗斯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将其主要内容及观点介绍如下:一、全书结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翻译、出版了一大批俄罗斯新解密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为中国学者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月读     
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1978—2008);民主二十讲;中国学者论民主与法治。  相似文献   

8.
弗罗洛夫是20世纪下半叶苏联及俄罗斯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致思广阔,生物学、方法论、人的问题、科学伦理学均有建树。作为苏联时期最早研究全球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另辟蹊径,从不同于西方学者的俄罗斯哲学视角展开探讨。即使当代俄罗斯学者在全球性问题的研究上也没有脱离其影响。笔者将从弗罗洛夫对全球性问题的源起、内容和方法三方面介绍,从而全方位展示其对全球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了困境,经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批判、反思和再认识,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终于趋于正常化。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不断突破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加客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06,(6):43-44
随着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俄罗斯市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一商品产地标识已日益被俄罗斯消费者所认识。在许多俄罗斯的家庭中,大多数的日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在他们的心中,“中国制造”意味着物美价廉。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控制理论学者、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创的一种新型控制理论。它是控制论观点和方法伸延到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自动控制科学与运筹学的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结果。灰色系统理论一诞生,立即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国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宋健等给以热情支持和肯定,指出:“灰色系统很有意义,值得注意,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在国外,由二十多个国家著名学者发起创办的国际杂志《系统与控制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的首次会晤。22日,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二百多项活动随后将陆续展开。“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在中俄两国关系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8,(5)
正通辽市区位优势明显,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是国家互联网二级节点城市,配备490GB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同时承接东北地区预留1600GB的网络带宽随时可启用,对外有到俄罗斯、蒙古国的光缆国际主干线。通辽市已建成公有云和私有云平台,承载人口、宏观经济、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四大数据库及二十多项应用,为全市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政务协同和城市管理创新提供了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学者、当代作家王充闾,是辽宁省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期坚持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在国内外二十几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淡写流年》《何处是归程》等近五十种,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古文今赏》等;有《充闾文集》二十卷。散文集《春宽梦窄》获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有句谚语——“谁给钱,谁就有权点歌”。这句话有时被挪作他用,“点歌者”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唱歌人”是俄罗斯的一些媒体、学者和政治势力;所唱的“歌”要么是对西方世界的“赞歌”,要么是俄罗斯的“悲歌”。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06,(6):68-68
伊娜是哈尔滨太阳岛俄罗斯小镇的一位歌唱演员,虽然来哈尔滨只有半年,但是她走遍了中国的大城市。她说,她最想留在哈尔滨,永远留在这里。在剧场门口见到伊娜时,伊娜那双蓝色的大眼睛立刻吸引了记者。一开口,伊娜满脸绽放出花朵般的笑容。如果不问,很难知道伊娜的真实年龄,虽然她的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但是她的活泼开朗总让记者感到她只有二十多岁。  相似文献   

17.
李金艳 《党史博采》2005,(1):148-151
由中国当代世界中心与德国罗莎&#183;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发展与创新:21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德国、俄罗斯、法国、厄瓜多尔、印度和日本等6国的外方学者及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中央编译局、武汉大学、上海社科院、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上,与会学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及前景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持续推进周恩来研究向国际化发展,南开大学于2023年4月22日至23日举办了第六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6个国家的100多位学者参加。本届会议以“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主题,分若干专题展开讨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第一,关于周恩来杰出思想和崇高精神风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月13日,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行了旨在研究中国国内政治发展问题的第28届学术研讨会。研究改革时期、特别是现阶段的中国政治与意识形态发展进程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对中国国内政治这一题目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与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威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7)
<正>今年3月,作为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活动项目之一的"人类瑰宝·蒙医蒙药文化展"在法国库尔布瓦市举行,博大精深的蒙医蒙药文化令法国观众连连称奇。这些年,蒙医药对外交流活动密集,不仅登上了联合国讲坛,并且持续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足迹到达美国、法国、俄罗斯、蒙古国等多个国家。同时,蒙医药神奇的疗效,也吸引了一批批国外患者和学者专家纷至沓来,仅内蒙古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