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7,(24):52-53
六盘山地区流传着大量的古史神话传说,其中以华夏民族的共始祖伏羲与其妻女娲的故事最为生动、丰富。六盘山,古名为陇山。六盘山文化圈也就是陇山文化圈,包括今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的许多市县。位于三省区交界的六盘山脉就是中国人始祖伏羲和女娲的故里。伏羲所领导的部落原来以蛇为图腾,后因兼并周围许多小部落,组成一个大的部落联盟,联盟的图腾就以蛇为主体躯干,添加上新加入各部落的图腾,结果就“画蛇添足”式地形成一个不伦不类的综合体——龙。可见所谓陇山,实际上是龙山的传音。因为伏羲是龙部落的首领,所以华夏民族便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古史传说中还讲述了中国的圣母华胥,生下圣子华胥伏羲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10):122-122
钱其琛曾在第一届中国龙文化艺术节上就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做过阐述。他说,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某种动物的形象作为民族、城邦的象征、徽记。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物和文化象征却是想象和抽象的产物。龙既能在空中腾飞,又能在水中遨游,还能在陆地上行走。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即追求人与自然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咀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已深深积淀在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因为它是几千年来被历代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整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0,(14):F0004-F0004
<正>龙是中国传统工艺图案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在中国历代作品中均不乏龙形图案和龙形饰品。从出土的猪龙、马龙,到代表中国形象的巨龙,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这种龙的文化和龙腾中华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的消息传来,我省各族人民激情高涨,决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十六大胜利召开。 昂扬的精神来自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人民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的中华文明。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的岁月里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这里是华夏之根。 繁衍生息于河湟的古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支,而延续了干百年的昆仑文化.支撑了华夏五千年的精神脊梁。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民族伟力的图腾.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华大地上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正>舞龙作为一种民间活动,自古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舞龙活动,有自己的特色,这里的舞"龙"是翻滚式的"滚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松桃"滚龙"的发源地寨英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战略,把"滚龙"活动作为民族文化来建设、作为创收产业来培育,把"滚龙"文化提升到品牌来打造,"滚龙"文化既补充了群众精神之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的糟粕,应该批判、剔除、摒弃。但作为中华民族精粹思想的中华民族精神,却始终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丰富,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姬立玲 《求实》2006,(Z2):11-12
(一) 从炎黄时代起,中华民族就有一种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奋斗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论渊源于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十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积极进取意识,这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总纲.  相似文献   

10.
<正>龙和凤的形象都源自先民创造出来的图腾。但在它们产生的早期,龙属阴物,而凤属阳。最早关于龙凤配合,天生一对的记载,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而是讲两位老头子——老子和孔子之间的故事。孔子用龙比老子,是取了龙升天潜渊、灵异善变的神性,来比老子纵横天地不拘一格的思辨才能。老子用凤比孔子,则是取了凤亲德嘉仁的神性,来比孔子智善和悦、仁爱为本的品格。大约从秦汉开始,龙和凤的关系有了变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5,(5)
<正>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所在。就国家领袖而言,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对于中国发展远景的文化解读深度,不仅体现了个体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形象。习近平的文化观可以用"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来概括。文化自觉,就是指其对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自知之明,以及对于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在海内外兴起的“国学”热。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的通俗表达。从形而上层面看,中国梦是一种文化理念,是主体追求真善美的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定向。中国梦作为一种共同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意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定力、一种精神定向、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精神动力及一种精神纽带。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精神价值系统,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哪一种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哪一种文化绵延不绝、气势磅礴?这就是中国创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以勇立潮头的超凡气概,倡导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文明价值。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一整套美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系统梳理传统文  相似文献   

15.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有其鲜明的特色。通俗地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黄河流域的人民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的总和可以称之为黄河文化,它包括一定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自然层面上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化层面上的黄河已经超越了其自然意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风骨、血脉和精神。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之一,对中华民族有不可替代的凝聚和辐射作用。黄河文化在新的时代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必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杰作,也是体现中华文化的范本。一是体现中华文化人文品格。习近平同志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和道德资源,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人文品格。这种品格,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和忍耐、崇尚亲和友善、博采众长和与时俱进的特征。二是弘扬中华文化人文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中华民族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人文精神。三是丰富中华文化人文思想。中华文化之所以为中华文化,就在于它以人文思想作为最主要的根基、最牢固的磐石。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润事、以文资政。  相似文献   

17.
张柟 《理论文萃》2000,(5):38-45
雄赡浩博的“龙文化”以其独特的风神韵骨弥纶中华、赫奕天下。其博大,几乎可以囊括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其精深,似乎可以切到民族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魂魄。试论“龙文化”,虽总是有“书不尽言”而“欲说还休”的惶惑,却还是按捺不住“欲罢不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龙的现代腾飞挥毫泼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是亚洲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大窑村,发掘出距今7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石器制作场,其规模宏大,石器众多,各种野生动物的化石以及人类使用炊火的遗迹和遗物均有发现。这些发现表明,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内蒙古地区已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而龙崇拜的起源之一,就在内蒙古东部草原,在距今7000年的赤峰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遣址中,出土刻有飞龙图案的陶尊;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之间的赤峰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雕刻极为精美的大型碧玉龙和小型玉猪龙,这些器物都是在神圣的祭祀时使用的礼器,是草原先民崇拜的图腾和神灵,因此,考古学界称内蒙古为“神龙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龙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它仍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的象征龙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性,使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它作为中国和平统一的象征,在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自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这是因为,中国各民族对龙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形成了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之一,是慎终追远.如果说我们前年悼念伍老是慎终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纪念伍老逝世一周年就是追远了.慎终追远就是追思寿终者生前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的精神.前年,我以伍老"共产主义不老松"的形象,写了一副挽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