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案,使恐怖主义置身于世界政治、安全舞台的中心,使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随后展开的反恐怖斗争所带来的影响扩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以"9.11"事件为转折,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和长期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保筠 《新视野》2003,(2):76-78
自2002年“9·11”事件以来,美国和90多个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国际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际反恐斗争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任务。尽管世界各国在同恐怖主义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应对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上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迄今为止的国际反恐斗争充其量只能说是获得了初步的阶段性胜利,距离反恐斗争的全面胜利还非常遥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反恐斗争导致全球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进入21世纪,由于导致产生恐怖主义的诸多矛盾仍在发展,美国以暴制暴的反恐政策又使一些矛盾更加激化,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活动日益猖獗,几年反恐下来,世界面临的恐怖威胁不是小了,而是大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国际反恐年,国际形势发展、演变的方方面面,无不打上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印记。在此大背景下,世界乱象环生,但乱中有稳,乱中酿变。2003年,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将深入发展,继续对国际全局产生影响,国际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调整加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9·11"事件爆发以来,全球经历了一个十多年的反恐时代,对国际格局和当代国际关系都构成了深刻的影响。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开始调整美国反恐政策,变全球反恐为局部反恐,变打击一切恐怖主义为打击反美恐怖主义,变重海外反恐为强调本土反恐,变反恐战争为反恐特种战。这些反恐措施并没有阻止恐怖主义势力对美国  相似文献   

6.
正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主战场从近几年来的活跃程度、对国际社会的危害的角度看,有两种类型的恐怖主义活动特别引人注目。其一是极端宗教型恐怖主义组  相似文献   

7.
自“9·11”事件爆发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蔓延成灾,其势猖獗无比。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采取对其进行防范和打击措施。不容置疑,国际反恐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容忽视,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日趋构成对国家安全最严重最突出的威胁,恐怖主义与反恐的并行发展使得国际社会呈现出混乱的无序状态,从而出现“以暴制暴,暴暴相报”的恶性循环。因此,认清反恐形势,检点反恐成果,总结反恐经验教训,开辟更为有效的反恐国际合作途径,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极其迫切的重要任务。回顾反恐历史,要取得反恐的胜利,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  相似文献   

8.
一   除了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之外,“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重新组合;二是导致日本军事态势的转型.从以苏联为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转到当前跨国恐怖主义威胁,威胁概念发生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国家力量和地区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敌人,但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俄罗斯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因为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俄国和中国国内事务的头等大事.由于邻近前塔利班政权控制的阿富汗,“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复杂;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成功地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了自己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10.
俞邃 《新视野》2003,(1):75-78
“9.11”事件影响深远,许多矛盾发生转化,观察国际形势不能总是“以不变应万变”,一系列认识问题需要澄清。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矛盾上升,美国单边主义不断强化,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大国关系继续调整,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增多。各国人民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和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既要反恐又要反霸,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是中亚地区为应对国际恐怖主义指定的地区性法律文件。《上海公约》以国际立法的方式界定了“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基本概念;树立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础的“上海精神”;建立了国际性反恐机构。近期中国政府频访中亚诸国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稳定已然成为国家“西进安全”、“反恐维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20):15-19
反恐行动是伴随着恐怖行为的出现而产生的,但真正大规模、长时间、广范围、以战争方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反恐行动还是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十年反恐,成果有喜也有忧,尽管美国击毙了包括本·拉登在内的大批恐怖分子,但恐怖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蔓延之势,滋生的土壤也更加肥沃。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尽管美国总统布什一再强调,反恐战争“不是针对穆斯林的战争,是对恐怖主义的攻击”,但这似平丝毫不能减弱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在美国人看来,自二战后.阿拉伯世界针对美国的各种敌意行动一直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4.
别斯兰人质事件后,面对严峻的恐怖威胁,普京政府强力反恐,发誓打赢这场“看不见战线的特殊战争”。但我们注意到,在国际反恐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反恐却步履维艰,受到诸多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和困扰。一、长期面临西方的制约和干扰首先,西方对恐怖组织的界定与俄罗斯存在分歧。众所周知,车臣分离主义者是俄罗斯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利用车臣问题牵制和遏制俄罗斯,一直默许甚至支持、怂恿车臣极端分子的分裂活动。如,美国在为所谓的“车臣前外长”阿赫马多夫提供“政治避难”,英国也向车臣非法武装头目扎卡耶夫提供…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2,(2):10-10
许多人对“东突”问题不太熟悉,但对“新疆分裂主义”却并不陌生。“9·11事件”及美阿战争,使“东突”问题骤然暴露,中国也处于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风口浪尖。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分子在中国新疆共制造恐怖事件350余起,手段极为凶残,与中国大陆武装对抗事件也逐年增多。2001年10月20日,江泽民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谈中达成共识,认为车臣恐怖势力和“东突”恐怖势力都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应当坚决地予以反对和打击。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大张旗鼓地强力反恐,反恐成了其内政、外交中的头等大事。分析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发现,反恐既是美国的目的,也已经成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有力手段;美国既希望建立一个多边合作的反恐机制,也常常以反恐为契机推行单边主张;美国称反恐是自卫,但同时强调反恐必须先发制人。美国能最终取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吗?反恐将成为美国更加强盛的起点、还是走向衰落的开端?在“9·11”事件近两周年之际,分析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其行为,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一、目的还是手段近些年,美国受到了日益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发生一年多了,反恐斗争尚无输赢定论,恐怖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频繁发生,恐怖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性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说也是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至关重要。 1.霸权主义膨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争霸相对均衡的国际局势被打破,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大国。作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导方,美国片面追求本国利益,奉行单边主义,特别是布什总统上任后,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宣称要废除《反导条约》,实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等等,置联合国国际协调机构于不顾,强化单边主义。他们忘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象征性标志物———世贸大厦双子塔的轰然倒塌,一个“世界安全岛”的神话被击碎,“恐怖主义”一夜之间在全球家喻户晓。人们开始意识到,恐怖主义已成为21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威胁。恐怖主义为什么将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攻击目标?美国近些年反恐的努力,并没有使得世界更加美好,反而出现了“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奇特现象。追根溯源,不难发现,美国多年来的霸权主义行径是重要缘由。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既彼此敌对、互相制约又相互结合、彼此利用,实际上都是祸害世界的“毒瘤”,可谓同性相克,异曲同工。中国与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以来,中国暴力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稳定。恐怖主义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反恐怖主义立法来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导致在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后在适用法律上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完善我国反恐怖立法,用法律武器来惩治暴力恐怖犯罪,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李因才 《廉政瞭望》2011,(11):64-65
随着“恐怖大亨”本·拉登的毙命,这个缠绕美国人心头多年的梦魇最终消散。美军也渐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因为无论奥巴马政府还是美国民众,都越来越不愿意再以“反恐”为业,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无底”战争埋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