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银川市委第十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了建设“开放银川、富裕银川、和谐银川、美丽银川”的目标,这是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然而目前“和谐银川”建设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快“两宜城市”发展步伐,推动“和谐银川”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要求、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方针大致经历了从“以建设为重”到“建管并举”再到“管理引领”的发展变化,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从偿还历史欠帐到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再到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所谓“城中村”,是指由于地域的历史演变,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被城市高楼大厦“圈挡”在城市之中的村落。其主要特征是在地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其经济组织形式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仍保持着农村的模式,大多具有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差等特点。“城中村”的存在,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较难解决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城市社会管理日益重要,但我国当前的城市社会管理却面临着“城管困境”。基于解决城管问题的“制度建设”、“道德建设”两种意见分歧,文章提出“城管困境”之解必须建立在对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双重思考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
目前,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依赖造成的经济发展“不生态”、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保护“不生态”和城市建设“不生态”等“不生态”现状,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其由“不生态”到“生态”的彻底转变,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生态化;整治生态环境,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化;协调地上地下矛盾,推进城市建设生态化;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观念转变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其孕育和涵养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又滋养助推着城市的建设发展。6年来,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从“规划先行”到“雏形初显”,数千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新区规划,数百名优秀干部投身新区建设,一个个建设奇迹不断创造,一个个奋斗故事不断书写……正是他们的日夜奋战让一座崭新的“未来之城”正在拔节生长,雄安人特有的精神特质也在破茧、萌发。  相似文献   

8.
赵洪涛 《唯实》2023,(2):78-8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实现了由“速度”向“深度”的跨越,城市建设正在从以外延扩张为主逐步向以内涵提升为主转变,从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更新和增量调整并重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的目标。清江浦区作为淮安市主城区、老城区,经历了由大规模拆建向精细化更新的转变,推动城市更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相似文献   

9.
《江淮》2004,(12)
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的宗旨,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目前,中心市区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名城保护得到加强,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作为城市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亳州市建委发挥着主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四城记     
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在竞争中肯定无法占据先机。我们看到,依托气候资源的“凉都”昭示着一个资源型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依托类似资源的“避暑之都森林之城”昭示着一个区域强市竞争力升位的用心,以及在知名度上占有先机的遵义,正如何试图将已拥有的众多“城市名片”加以整合。审视已有的几张贵州城市名片,我们不难看到,这是创造城市无形资产、增强“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吴宪 《发展论坛》2003,(7):73-73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认为“21世纪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党的十六大又把形成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新理念引导下,学习型城市的观念正深入人心。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做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常州、大连、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还制定了相当明确的、系统的建设学习型城市行动纲要或方案。创建学习型城市,是…  相似文献   

12.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特别是作为伟大祖国首都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好坏,对国内外影响很大。长期以来,环境卫生行业的运行主要靠市政府财政拨款,维持一种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状态,内部机制上缺乏“以业养业”的活力。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  相似文献   

13.
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高标准建设城市主中心和两个副中心等重点地区。”围绕着如何建好西站城市副中心这一主题,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共红桥区委书记赵建国。  相似文献   

14.
谌贵璇 《当代贵州》2024,(11):56-57
<正>安顺创造性地谋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和一流旅游城市,全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安顺,地处黔中腹地,寓意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安顺这片热土,富含着敢为人先的基因。从1978年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农民群众创造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承包责任制,到1988年建立起“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安顺一直激情满怀、步履铿锵、追赶跨越……  相似文献   

15.
枝城市原名宜都县,自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县,至今已有2130年历史,1987年撤县建市,给枝城的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城市建设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政府抓住三峡工程、高坝洲工程上马的机遇,在城市建设上,确定了“南北延伸,东西配套”、“一线串珠”、“四沿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功能日渐增强,为筑巢引凤发展枝城经济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在枝城城市建设中,我们除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外,突出地抓了城市管理,实行“专业队伍长年抓,综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城市改造和建设,“高起点”、“大手笔”之举措层出不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有些“和尚”念的“城建经”,实在让人读不懂。现仅据笔者—孔之见,采撷其中若干朵闪亮之“花絮”,与对此有兴趣者共赏共析。一、哭着喊着要“做大”有个城市,在制定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时,非要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五月,18位“农民工”的优秀代表登上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领奖台。▲▲“农民工”,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文化大树上长出来的新果子。几年前有个电视剧《都市放牛》,一群农村的年轻人“闯入”城市,他们是新一代的农民,入城谋生参与城市建设,满腔热情却遇到了种种不协调。电视剧看过去好多年了,可剧中所反映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着。近年我大部分时间住在平山县温塘,常常接触到农民,他们家庭中有不少人外出在城市打工,又接触到温塘旅游开发区建设工地外…  相似文献   

18.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要从乡村转到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①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转移开创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开幕,上海如何展示应有的风采,全面体现“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既有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还应有城市整体文化氛围的塑造。融世博会于上海独特而优异的“海派”文化氛围之中,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精彩之笔。一、实现上海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同步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于城市本身创新。“海派”文化是上海的独特资源,也是未来上海能够塑造独特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上海文化创新要注重在“海派”上做文章。借鉴历史,对今天上海“海派”文化创新很有意义。现在上海“一城九镇”分别进行不同国际风格设计建设,是个很…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北京则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些都预示着在新的世纪初期,北京将按照“十五”计划,全面加快实施城市现代化的“新三步走”战略。东城区作为北京中心城区之一,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五”期间乃至21世纪前10年,是东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切实搞好“四个服务”的基础上,将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建设的步伐。这种形势要求东城区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上必须要有所创新,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