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为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文化看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深刻地揭示了综合国力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的总和。综合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文教、科  相似文献   

2.
在谈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廓清两个概念: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因为按照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小国可能比大国更有竞争力,“穷国”也可能比“富国”更有竞争力,这与我们的直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综合国力并非竞争力。 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等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而竞争力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程度,它包括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和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两个方面。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重点是后者,即探讨外部环境或经济体制对一国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程度。有关专家认为,比较而言,综合国力评价主要是对现实实力和影响力的评价,它以硬指标即统计数据为主,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更多依赖于软性因素和指标。  相似文献   

3.
衡量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发展水平,只有从综合国力的角度去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那么什么是综合国力呢?综合国力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官方把国力的构成归纳为政治、经济、军事、心理四大要素;法国学者认为国力由领土面积,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资源力,社会集体行动能力三大要素构成。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的综合。其基本构成要素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  相似文献   

4.
综合国力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官方把国力的构成归纳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心理四大要素;法国学者认为国力由领土面积、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资源、社会集体行动能力三大要素构成。我国学者认为,综合国力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5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占人类1/4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状况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才能持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人们关注的话题。综合国力竞争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黄珺 《学习月刊》2012,(16):13-14
一、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当今世界,各国间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实际存在的综合力量的比较。它既包括一个国家硬实力,即在物质力量层面所拥有的经济、军事、资源等力量,又包括国家在精神力量层面所拥有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软实力。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其综合国力的发展将很难持久。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跃居全球前列,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就需要建设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全球城市,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  相似文献   

8.
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明 《新视野》2003,(1):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表明文化建设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战略地位。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同时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竞争格局演变的影响,说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综合国力及其构成要素 关于综合国力,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解释和统一的评价体系。综合国力的理论研究兴起于西方。西方学者一般用“国家实力”或“国家权力”等近似的概念来表示。一般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强制力和影响力。例如,在兰德公司的综合国力报告中,虽然也强调了有许多因素影响综合国力,但只选用了经济力与军事力两个因素之和来确定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形象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持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一穷二白、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11.
当人类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反对,公然违反国际法准则,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武装侵略,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严酷的现实再次警醒我们,侵略者的本性难移,世界并不太平,落后就要挨打,要维护民族尊严,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就必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抗衡  相似文献   

12.
综合国力是一定时点上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现实力量和潜在力量的总和。它是反映国家盛衰、强弱的重要指标,是进行国际战略研究和国际格局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课题组”发表的《综合国力评估系统第一期工程研究报告》中把综合国力评估分为两方面,值一是对经济、军事、科技教育、资源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得到的综合值;值二是在综合国力值一的基础上,把政治、社会、国际影响力的评价值作为调整系数所得到的综合国力值。该报告在对美、日、中、俄、德、法、英七国的综…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是高科技世纪 ,世界各国的新技术革命潮流和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竞争已趋白热化。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八大要素 ,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其中国家经济实力是指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以及运行的能力。企业管理、科学技术是对国家经济实力的直接支持 ,体现深层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这三大要素一起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而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两大要素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支持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发展和成长。特别是国民素质的水平决定…  相似文献   

14.
<正>实现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洞悉历史和现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他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刘霏 《学习月刊》2011,(22):9-1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际经济决定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反作用或影响国际经济。随着国际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国家观念包括主权观念及国家运行机制受到冲击,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及任务和特点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所形成的结构状态,一般包括一极格局、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国  相似文献   

17.
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国际方面来看:第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有利时机,不遗余力地谋求全球霸权,妄想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但遭到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昔日盟友的强烈反对,尤其遭到中国、俄罗斯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做为其中的一极,其影响力和作用正在迅速扩大。中国只有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会在21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文化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高度,在党的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是对文化事业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业中的战略地位的进一步肯定,是吸收了国力学研究和文化学研究最新成果所做出的判断。 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含社会因素;既包含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既包含实力,又包含潜力和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是一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40年改革探索,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望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至少可以得出三条重要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杨岚 《党史纵横》2010,(6):19-20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国家利益从古至今都是研究国际问题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国家利益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利益。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更有必要研究和应用国家利益的概念,因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那么国际政治关系的实质就应该是国家利益,在“国家”消亡之前,国家利益仍是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