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日明 《前进》2002,(3):29-30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已经从单一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数量并举,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与效益为目标的新阶段。农业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投入,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将越来越大。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5.5%,低素质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农民传授科技和操作技能,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是农业发展现阶段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4,(1):61-62
2013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业部门强化农业科技驱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预计2013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全区农业发展呈现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李红军 《当代广西》2009,(24):49-49
调整产业结构,培植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农业科技,田阳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声有色。今年1至9月,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22713万元,同比增长5%;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收入9573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7%。  相似文献   

4.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建州50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协作配合,真抓实干,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立足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结合实际,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1.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农业增加值6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元,比上年增长14.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2%。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沈正熙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有相当大一部分不能有效地与农业技术市场接轨,仅30%到40%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平均推广率和推广度仍十分低。对照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科技的作用或者说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达50-70%,悬殊甚大...  相似文献   

6.
《今日广西》2008,(24):25-25
科技创新,只争朝夕。 50年来,广西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挥汗如雨,奋勇前行。 农业科技亮点频出,支撑着我区农业发展。50年来,引进、培育了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了一批区域特色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7.
廖文 《当代广西》2006,(3):26-26
贵港市切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调整种养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9.6 亿元,增长8.42%;农民人均纯收入 2570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周健 《岭南学刊》2008,(6):67-71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城市转移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谢松保 《政策》2003,(5):28-2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鄂州市60%的人口在农村,同全国的情况一样,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的重点也在农村。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虽然出在农业,但根源不全在农业。与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统筹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跳出农业认识农业,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将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排除障碍,为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机遇。但入世又必将使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并占有相当的份额,从而对我国的相应行业产生冲击。现就入世对我省农业的冲击及对策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一、差距和冲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70%,粮食、生猪产量居全国首位。无农不稳,首先是因为无农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全省农业人口的稳定,其次是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必需的农产品供应和工业的发展。我省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少存在半…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农业已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开始走向了市场。农业增长方式也正在从粗放型的单纯追求数量向集约化、基地化、产业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大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和乡镇企业人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莱阳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民占全市总人口将近80%,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尚荣材  李瑞芳 《创造》2008,(2):54-55
2007年10月28日,四川成都,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向100名农业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颁发了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元谋县元马镇清河村委会下广村的孙正祥便是百名获奖者中的一名。该奖主要奖励常年坚持在基层工作的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学科学、用科学,带领周边乡邻共同致富的农业科技示范户。  相似文献   

13.
世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柏振忠  王红玲 《理论月刊》2004,(11):155-15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入转轨时期。路径依赖是制度创新的一个内在特征,决定并影响着世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轨迹。文章利用路径依赖等相关理论分析世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变化,以期对重建和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国内价值链嵌入是“双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价值链嵌入为出发点,系统阐述国内价值链嵌入、产业集群、市场化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地区层面数据和市场化指数,以农业产业集群为中介变量,市场化程度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国内价值链嵌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结果表明:国内价值链嵌入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且对农业产业集群产生非线性影响;产业集群在价值链嵌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中起中介作用;市场化程度增强了产业集群在价值链嵌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中介效应。分组研究还发现,低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更强。最后,提出要推动农业价值链延伸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继续深化市场改革,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改革15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 济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 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估计,70年代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27%是靠产技进步实现的,80年代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份额提高到35%。90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友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为加快全省农民治穷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科教的紧密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瑞鸿 《前进》2009,(7):42-43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去年以来,侯马科技局确定了一批大学生村官作为科技信息员,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致富信息以及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有关政策,帮助他们了解市场行情,使侯马市农业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7,(10):62-6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稳定,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投资、信贷、出口增长过快问题初步得到控制。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在经济运行各方面支撑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前7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0.3%,增收7280亿元。  相似文献   

18.
备课卡片     
科技成为促进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扭转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长期供给缺乏的局面。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在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低的情况下,农产品人均占有迅速接近世界水平。国外有关专家称:这是世界经济史的一个奇迹。农村经济全面增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实现了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已超过60%,比…  相似文献   

19.
廖炯波 《当代广西》2009,(17):47-47
将科技注入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进一步突出现代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手段。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武装”精品农业板块;依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育高端农业特色品牌;依靠发展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我们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据有关部门统计测算:我国科技创新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由“六五”期间的10%左右提高到“七五”期间的30%左右;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由改革前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50%-60%,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显示出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是英国1/30,美国的1/36,日本的1/40,德国的1/45);科技的整体实力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仍无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在下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