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洋泾浜往事     
吴志伟 《检察风云》2014,(21):84-85
说到洋泾浜,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语言。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说起普通话来,常常会被人来一句:“洋泾浜”。不知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这话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2.
蒋家棣 《河北法学》2011,29(2):19-24
"刑"字蕴含着丰富的法文化信息。就所见资料来看,民国时期学者倾向于认为"刑"有法的意思,而新中国成立后学界一般认为"刑"兼有法与罚两重含义。但不论是近代还是现代,都缺乏对"刑"字含义进行专门、系统、详细论证的成果,对"刑"字含义的完整流变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地加以认识 ,包括词义内容 ,词义演变 ,词义系联等 ,其每一个层次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 ,重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词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面对当前亚洲“法治”建设之窘境,找出亚洲法哲学研究的理论结节点,在于重新解读现代法治的“历史”本体,后者主要是由一些西方历史哲学家(如维柯、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法学思想家(如孟德斯鸠、梅因、萨维尼)在“西方中心论”理念基础上所描述的“虚幻”的历史观念和研究范式,它贯穿在现代法治理论的全部概念、原理和体系当中。当前,只有批判并超越此种带有鲜明霸权话语烙印的“历史观念”和“世界图景”,方可推进多元化世界法律文明体系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类共存共荣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因独特的个性和审美价值具有研究的价值,然而却因重视不够和最佳视角的遮蔽未能得到准确解释。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独特性体现着手,揭示出独特性生成的社会环境背景所具有的地域性色彩,在具体研究中,以地域文化和作品的对应关系、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历时性及波动性的影响效力、文学对地域文化的反作用、文学未来的走向五个方面,来解析新疆地域文化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关系,可为观照和评价新疆汉语文学的成就,提供在整体中又具有独立性的独特立场和最佳视角。  相似文献   

6.
王晓颖 《江淮法治》2013,(24):53-53
“有些文字是必须要写出来的.如同有些话要说一样。否则就是对一些难以忘怀人和事的背叛和掩耳盗铃般的自欺.其结果.时日愈久愈使人难以承受。”这是5年前我与王新宇一道去霍邱采访.我们聊到小说创作时他说的一句话。那时新宇就说要写一部关于故乡.关于乡亲,关于土地,关于中国农村的长篇小说。2013年的初冬,新宇果然把《风吹云散》这部22万字的小说送到我的案头。  相似文献   

7.
1978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在近现代中国立宪过程中,"总揽"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宪法现象。总揽机关,大致有君主、大总统以及代表国民的机关等。而关于总揽的对象,则有统治权、政务、治权和行政权等。从历史发展来看,"总揽机关"渐渐为"最高机关"所取代,后者成为宪法文件的常用术语。"总揽"现象反映了中国人对不同政体形式的认知逻辑。其背后彰显了传统法律文化中一元权力观对近现代中国立宪的影响。而"总揽"模式表现为行政集权制和民主集权制两种形式,在本质上区别于总统制、内阁制和委员会制。从历史发展来看,行政集权制与民主集权制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9.
"法治"的历史阐释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玉军 《法学家》2003,(4):32-39
本文针对当前亚洲"法治"建设之窘境,提出亚洲法哲学研究的理论结节点,在于重新解读现代法治的"历史"本体,后者主要是由一些西方历史哲学家(如维柯、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法学思想家(如孟德斯鸠、梅因、萨维尼)在"西方中心论"的理念基础上所描述的"虚幻"的历史观念和研究范式.它贯穿在现代法治理论的全部概念、原理和体系当中.当前,只有批判并超越此种带有鲜明霸权话语烙印的"历史观念"和"世界图景",方可推进多元化的世界法律文明体系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类共存共荣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对检察文化进行深入、缜密的研究,审视、拓展检察文化的基本理论。本文以法学理论为基点,开篇勾勒检察文化的释义,居中解读检察文化的功能,最后反思检察文化并指出重新建构检察文化之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案例中,法律阐释的必要性由控辩双方对“必要限度”和“重大损害”的不同理解而产生。法律阐释的方法众多,在方法的选择上应遵循“先客观后主观”、“先现实后历史”的规则,根据该规则,法律阐释应首选文义解释法,若行不通则依社会的现实需要解释。依照这样的规则阐释现行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中的“必要限度”和“重大损害”,本文所举案例中乙的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 2004年5月12日,黄某在东莞市莞城百佳超市门口通过解码器打开一辆广州本田带卫星定位系统的小轿车车门后,采用打火线碰撞的方法发动后并开走,车主李某回来后发现车被盗,就报警,后公安机关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跟踪,在该车开至公安人员预先的守侯地点时,李某就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将该车的送油器截断,致使黄某无法再继续驾驶而被迫停车,由公安人员当场将黄某抓获。  相似文献   

13.
"为"字在疑问句中用作语气副词,加强疑问语气,这是中古汉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其用例始见于公元2世纪后期的东汉佛经,最初只用于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大约在三国时期,功能扩展而可以用于反问句中.时下把这类"为"定性为表不确定推测语气的副词或表反问语气的副词的观点,都有失偏颇,它是一个可用于各类疑问句的语气副词.语气副词"为"产生的句法基础是选择问句,语义基础是"为"的判断词用法.在语气副词"为"的历时发展过程中,它的使用和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语气副词"为"在唐代以后很快退出语言舞台,主要原因是"为"字在判断词竞争领域的全面崩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行政法学界开始对我国行政法的起源给予关注,但对汉语"行政法"一词的由来及其语义的演变却鲜有考研。据考察,汉语"行政法"一词,于1889年首次出现在梁启超编译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一文中。其后,广泛出现在译著、著作、论文、大学讲义、法令汇编以及文官招录考试科目之中,到20世纪20-30年代,已成为政治法律学说中的基础性概念,其语义也由一个单纯的外来词演变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本土化术语。  相似文献   

15.
宪法确立了什么样的文化国策,便存在着相应的文化基本权利观念,并通过相应的文化国家机构实施这些基本权利,从而造就了相应性质的“文化国”.其中,文化国策可以分为“威权型文化国策”和“法治型文化国策”两类;在前者看来,文化基本权利被理解为是一种由“国家”自上而下给付的“积极权利”和(狭义的)“社会权”,文化国家机构便围绕这一“给付”,从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各个环节保障文化基本权利的行使按照国家的意志进行,由此诞生了“一元文化国”;在后者看来,文化基本权利包括“自由权”和(狭义的)“社会权”,文化国家机构在遵循国家“中立原则”前提下,保障、给付、救济文化基本权利,由此造就了“多元文化国”.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下法院调解的法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跃敏 《河北法学》2007,25(1):133-136
近年来,法院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被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和谐社会视野下重构法院调解制度应立足于对其法理的科学阐释.作为兼具处分行为与审判行为双重属性的独特制度,法院调解的程序设置应体现诉讼解决纠纷与合意解决纠纷的特性.从形式与功能上看,西方国家的诉讼上和解与我国的法院调解并无本质区别.除纠纷解决功能外,法院调解还具有增进对话功能;形成规则功能及联结法律与道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变异现象非常普遍,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语法层面、语体层面和社会变异层面等多个角度对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变异现象做出相应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8.
孙笑侠 《法学》2022,(3):3-20
中国“人权”概念史可追溯到1895年严复的相关评论。此后的30年,民众与学者经历了反专制、抗强权的斗争,这是中国近代人权概念史具有典型意义的最初历程。本文考证了汉语“人权”进入中国最初三十年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从舶来词汇的误解泛用转向一般观念的普及,遭遇严冬,再到“人权”概念及其思想的初春。从中可以看到,学界经历了“人权”要旨从模糊到清晰的探索,从而完成“人权”从理论术语向现代知识的初步转换,并且也发现了曾经为“人权”概念的厘定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和作品。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汇演变是汉语史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带标注历时语料库的缺乏,词汇史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宏观的、整体的定量研究还很难实现。本文运用数据库技术和计量方法,在人工标注历史性语文辞典《汉语大词典》的30多万个词条的80多万条书证的时代信息后,对词典中的词汇、义项数量和词长在历代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学描绘,分析词汇的宏观演变,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当代词汇的词汇留存度和时代的对数曲线方程,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和公式。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理论研究多有一边倒——即只承认城市文明的主导性而忽略农民工文化存在的合理性的倾向,认为将农民工文化融合进城市文化才是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笔者希望借助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对这一论调进行一些反思,以促进理论界更客观科学地开展对此类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