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东欧中亚》走过了16个春秋,至今已整整出满100期。 《今日东欧中亚》原为《今日苏联东欧》,创刊于1981年。那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与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尚未正常化,《今日苏联东欧》肩负着桥梁和窗口的使命,把阻隔多年的苏联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同时也为刚刚恢复的苏联东欧研究开辟了一块园地。随后是席卷苏联东欧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2.
1982年10月11—19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佐藤经明在上海苏联东欧研究所讲学,谈了他对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的一些看法。现将其所讲的主要内容整理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一、引论 东欧和前苏联的自由化截然不同于拉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尽管相对价格扭曲,国家干预程度高,但自由化前拉美国家经济是市场经济,而苏联式的体制,即使有的国家作了巨大改革(如匈牙利),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过程的混合体(科尔奈,1986年)。东欧经济正经历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5.
苏联东欧各国文化和文化政策研究是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领域的缺门,亟需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科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中苏联东欧文学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向纵深发展,写出一本又一本很有见地的专著,苏联东欧政治、经济研究后来居上,对社会主义各国当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为党和国家的改革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随着我们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加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摘译自英国1981年出版的《东、西方关系和东欧的未来》一书中莫里斯·伯恩斯坦(美密执安大学经济学教授,前该校俄国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撰写的《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文(小标题为原有的)  相似文献   

7.
(1997年5一6月)前苏联东欧东欧难效塑前苏联学不来中国改革模式齐鲁摘俄学者沃洛布耶夫等谈十月革命研究中的新观点孙凌齐编写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郑异凡苏联知识分子问题与布哈林的“奇谈怪论”郑异凡经济研究资料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理论动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97 .5期97 .17期97 .17期97 .2期原苏联东欧国家社会制度剧变的原因探析田春生苏联剧变原因研究之进展情况陆南泉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中心论”张建华、李朋97 .3期97 .3期97 .3期独联体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除了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之外,苏联和多数东欧国家都已提出了关于自治的思想,在这些国家里,自治已成为一种日益广泛的社会现象。然而,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对自治理论的提法不尽相同,在实践中推行自治的具体做法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对此做一些比较研究。一、自治是苏联东欧国家改革进程中的共同发展趋势在苏联东欧国家中,无论是最先提出自治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  相似文献   

9.
一、三种看法对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一、从整体来看,东欧各国从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苏联。二、与第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苏联在经济上压迫和剥削东欧各国,苏联通过同东欧各国的贸易,得到了比东欧各国更大的经济利益。三、在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苏联和东欧享受着平等的经济利益。这种看法主要存在于东欧各国的经济学家中间。他们以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国家分工贸易理论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今,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苏联东欧的改革已引起世界人民的瞩目。尽管把苏联东欧改革放在一起讨论是不适宜的,因为各国国情不同,改革的具体道路、方法也就不同,改革起步先后不一,如南斯拉夫、匈牙利改革较早,苏联改革先从政治体制改革着手,但是它们的改革揭示了一些共同的普遍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威尔克斯大学的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东丧失政权,冷战结束。西方国家欢呼:资本主义胜利了。在西方一些学者看来,东欧各  相似文献   

13.
这是日本苏联问题评论家谷畑良三在《世界周报》1983年新年特大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安德罗波夫的上台标志着苏联和东欧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斯大林死后三十年来,苏联和东欧关系的发展虽然是很呆板和曲折的,进程非常缓慢,但却是稳步地前进着。  相似文献   

14.
页1期l政治一个美国记者的访苏报道 经济经互会国家经济合作方面的三 个趋向经互会东欧国家的能源问题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简介保加利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简 介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九八二年经互会对外贸易综 述经互会国家1986~1990年计划 的协调一九八三年东欧各国的经济形 势安德罗波夫政权和苏联经济展 望安德罗波夫上台以后苏联经济 的·间题和趋势苏联的劳动力资源波兰经济困难中的一些主要因 素变化中的东欧科学技术政策苏联住宅建设的形式和组织管 理经互会欧洲成员国人民福利的 改善情况)新技术革命与苏联的科技政策苏联科技革命的影…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1999年9—12月)前苏联东欧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透析 ——论火炬公司的兴衰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私有化的若干问题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试析苏联解体中的广播电视因素东欧中亚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鲜为人知的一幕 ——苏联德意志人被迫移居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历史中苏论战与中苏关系建国初期中苏两国的龃龉和矛盾及其历史渊源并不神秘的斯大林李春隆陆南泉王鹏陈梅徐恕初祥李捷张盛发东北亚论坛东北亚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研究西伯利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苏维埃俄罗斯报》记者维·科热米亚科与哲学博士理·…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东欧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3 3 2 2 2 2 3 2 4 4 31盯97 9797叨97 97 9797叨97叨猎取核机密—前苏联研制原子弹内幕包文贵编译70年代苏联和卯年代俄罗斯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及对华外交比较郭树勇、钮菊生俄罗斯部分人士对苏联解体的反思钟亚平前苏联国家货币的可兑换性及对我国的启示杨槐苏联山改革走向崩溃施仁编译从社会道德的蜕变看苏联东欧的演变张锡恩前苏联的生态学研究张国胜浅析1917ee1918年俄国地方联合机构的演变徐向梅前苏联国家货币的可兑换性及对我国的启示杨槐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沈志华《苏联演变与经济改…  相似文献   

18.
美国苏联东欧问题学者、宾州狄更森大学政治系主任,罗素·鲍瓦教授应华东师大苏联东欧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在座谈中鲍瓦谈了他对俄罗斯十月事件及东欧等问题的看法,现将其部份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鲍瓦教授认为对93年“9·21”和“10·4”事件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把它放到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中去看,二是从国内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来看。从前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已于2007年1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组织亚洲太平洋研究所、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欧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的学者集中力量针对各国反腐败体制进行研究。该书是此次联合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全书首先是在研究视角上体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宏观层面的研究,例如《世界主要国家反腐败体制比较研究》、《主要国家反腐败体制考》等篇章;也有中观层面的研究,例如《俄罗…  相似文献   

20.
《明镜》周刊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第廿八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庆祝胜利还为时过早》,谈安德罗波夫的身体情况,勃列日涅夫去世前后苏共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苏联内外政策动向和苏联东欧关系。现把该文分析苏联东欧关系的段落摘译如下: 多年来,苏联领导人在处理和兄弟国家的关系上一直感到棘手,东欧共产党利用勃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