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00万台、3000亿元、连续7年居全球第一、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作为传统工业老城,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曾经的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光芒显得有些黯淡。如今,重庆加速前进,笔记本电脑产业(以下简称"笔电产业")链、供应链已相对齐全。截至目前,重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639家,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工业增长"第一动力"。这般重庆速度,印证着笔电产业的活力与蜕变,蕴藏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密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重庆IT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吸引了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和广达等国际IT巨头落户。虽然我市IT产业居于西部地区领先地位,但与重庆相比,我市IT产业发展加速度相对不足。文章通过成渝IT产业发展的实证对比,分析了我市IT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举措,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向思洁  贾波 《世纪桥》2012,(11):136-138
推进重庆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民族旅游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分析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勇 《探索》2007,(4):152-156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本文论述了我国众多的企业将总部与加工基地实现空间上的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中心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同时以本文重庆为例,阐述了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5.
发展史反复证明,大城衰落往往根源于产业衰退,而大城崛起肇始于产业蝶变。金融危机在带给我们冲击的同时,也推动国内外产业转移,为重庆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而国家扩大内需、产业振兴规划和赋予重庆的政策优势又给重庆带来跨越发展的巨大势能。  相似文献   

6.
卞彬 《探索》2012,(1):104-109
产业发展的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三大趋势是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云计算真正的创新在于产业链整合和规模化服务运营,云计算是技术的创新、产品服务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以信息产业特征和产业链理论"集中、集约、集群"为视角,剖析云计算技术的特征;着眼于云计算的产业资源整合与对接,有效把握重庆云计算产业链各主体发展策略,选择和培育好重庆云计算产业链"引擎",为重庆在云计算产业链上进行战略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易淼 《当代党员》2022,(13):15-15
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强调,深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制造业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家底,实体经济是构筑重庆发展优势的根基。因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重庆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必须落实的重要举措之一。重庆深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应紧扣“一个体系、两个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有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振兴重庆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格局上看,重庆的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要振兴重庆产业,必须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并把产业链做长。本文根据重庆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振兴重庆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基本思路、具体方式与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7,(6):F0004-F0004
重庆直辖以来.重庆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开拓创新.坚持“产业基地与科技新城”同建,在进行产业引进、成果孵化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高品质的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产业、科研、金融、生态、时尚避免了工业园区单一发展的模式.集产业、科研、金融、生态、时尚为—体的科技生态新城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10.
重庆产业体系齐全,发展基础雄厚,汽车摩托车、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独占西部鳌头,电子信息等产业正在加快崛起,商贸、餐饮和金融、物流、中介等新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4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已安营扎寨,长安、西南铝,重庆商社、力帆、隆鑫等一大批工商产业集团名扬大江南北。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已展示出城市产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振兴重庆产业的战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旺春  李光明 《探索》2005,(3):179-181
从总体格局上看,重庆的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要振兴重庆产业,必须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并把产业链做长.本文根据重庆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振兴重庆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基本思路、具体方式与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走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围绕相关问题,日前,CQDK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孙凌宇。CQDK全媒体:您认为重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孙凌宇:实施产业提档升级、城乡融合发展,是重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郑黎 《当代党员》2022,(2):26-27
<正>数化万物,智在融合。当前,数字经济正沿着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四大方向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和新活力。重庆,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是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汇聚了60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牢牢抓住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为重庆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庆月要闻     
《当代党员》2009,(9):72-72
七大支柱产业将支撑重庆“工业大厦”,30亿打造重庆最大创意产业园区,重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发展8条“千百亿级产业链”,富士康落户重庆三年后电子工业将成第一支柱产业,上半年重庆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公布近四成家庭住大户型房,  相似文献   

15.
新知     
《当代党员》2012,(11):2-3
9月27日,在重庆云计算产业专利分析项目成果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为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重庆)试验区正式授牌。重庆市在建成笔记本电脑基地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包括网络终端产品和云计算数据处理两方面内容的“云端计划”。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经信委等单位,确定将代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云计算产业,作为知识产权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试点。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小钦  张军  李强 《探索》2004,(2):113-116
重庆作为我国摩托车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又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发展对重庆乃至我国的摩托车产业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从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角度分析了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研究了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能力 ,即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并以此提出了增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季 《探索》2001,(3):107-110
本文主要论述将花卉产业作为重庆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使之成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极。文章从产业效益比较、地租效益比较和环境效益比较角度来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心交易市场来带动产业发展;引进龙头企业来壮大产业实力;通过培育名优品牌来提升产业档次和加强管理优化产业环境。分析了规划、政策、人才、示范及服务等问题,探讨了依托重庆市场,发挥交通优势,创建花卉基地并进而通过“彩色农业”的发展,开拓农民增收新途径的新型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巴南区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努力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重庆国际生物城聚集8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重庆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物中,这里就占了10个,占比近半。耀眼的数据背后,源于重庆国际生物城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朝着全市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基地的目标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9.
卞彬 《探索》2007,(4):148-151
区域之间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产业和大型企业群之间展开的竞争, 本文以增长极的视角,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翔实地探讨促进重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发展思路,使重庆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确,政策更有实效性,让产业集群成为加速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直辖市建设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20.
语丝     
《当代党员》2013,(7):2-2
近年来,重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地位,重点加以推进,将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有效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非常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