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行合一”是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特点?目前理论界看法不一,分歧颇大。我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5页)。这段话被认为是对“议行合一”的经典性概括。究竟“议行合一”原则包含哪些内容呢?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和马克思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三点:(1)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个国家机关。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作为巴黎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既负责制定法律、法令,决定一切重大问题,又负责这些法律、法令和决定的贯彻执行,立法权和  相似文献   

2.
国家领导人员要做社会的“公仆”,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提出的思想,也是公社的许多原则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今天,重新学习这一原则,将使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领导人员要做社会“公仆”的思想,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开初,马克思用社会的“勤务员”一词。他在《法兰西内战》二稿中写道:“……政府权力的职能,应当不是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  相似文献   

3.
1871年3月28日清晨,巴黎被"公社万岁"的呼声惊醒.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工人阶级破天荒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5月28日,公社的最后一批战士牺牲,数万人被杀、监禁、流放.事隔仅仅两天,马克思以极大的激情与义愤、以精辟深刻的理论分析,写下了<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两个多月的历史活动作了全面总结,成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4.
关于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国家机关建设的思想,在马克思国家学说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特别是1871年之后,马克思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对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机关的性质、宗旨、任务和防止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措施等各个方面,作了专门论述。其后,恩格斯和列宁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机关建设的思想。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国家机关的机构和体制的重大改革,认真学习马克思及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建设的思想,对于胜利搞好我们的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运用马克思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把我们的国家机关真正建设好,是对这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国家所设计的政体是集民主、效率、廉洁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将异化了的国家权力重新还给人民的“社会共和国”。就政体而言,前苏联东欧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构想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有三点显著不同:第一,马克思设想的无产阶级政权是由工人阶级直接参与领导的,而苏联等国则是工人阶级通过代表其利益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在巴黎公社中,人民与那些直接从工人大众中选举出的公社领导人一道参与革命和建设,共同决定公社的未来。而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不是由一个政党来领导革命和建设,国家的领导人实…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大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关于这个原理提出的时间问题,传统的看法是:早在1852年,马克思便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得出了有关这个问题的结论,1871年的巴黎公社证明了这个结论。本文想对此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一、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来就没有说《雾月十八日》一书已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非常重要的。1869年和188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雾月十八日》一书的  相似文献   

7.
<正> 今年三月,是法国工人阶级领导的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发生一百二十周年。今年七月,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同样是今年,在一月和十月,义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一百四十周年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八十周年。对于这些在中外历史上轰动整个世界的重大革命事件,我们不仅永远不会遗忘,而且还要隆重纪念,以此来讴歌历史功绩,焕发单命精神。马克思在论述巴黎公社性质时说:“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思想洪万祥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提出了著名的“公仆”理论,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指出:“公社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负...  相似文献   

9.
公仆论     
公仆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的。1871年5月,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法兰西内战》这部著作中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  相似文献   

10.
建立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人民——纪念周恩来一百周年诞辰傅琼周恩来总理在位26年中时时用行政廉洁去教育广大行政人员,要求各级行政机关树立廉洁的纪律严明的人民政府形象,以取信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必须是“廉价政府”。这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巴黎公社的委员制以及苏联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制于中国的人民政权建设实践.在几十年的浴血奋战和艰难探索中,终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政治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变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仆     
社会公仆社会公仆亦称人民公仆。通常指无产阶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保持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必...  相似文献   

13.
对苏联模式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使用的“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即苏联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固定了的基本行为规则。政治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核心,因为它是政治革命即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直接产物,在经济体制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争取十月革命胜利的时候,俄国共产党人认为这种革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他们同时认定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楷模,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象马克思、恩格斯那样高度评价了巴黎公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与斯大林:监督与反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国家设想 十月革命前,列宁设想的国家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其特点是各级官员选举产生,接受选民的监督,可以随时罢免,官员的工资不超过熟练工人平均工资,全民武装(以民兵取代常备军)。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大体上就是这样。马克思这里说的专政主要不是暴力,而是无产阶级的一种民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廉政建设是一项带战略性的长期任务,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从基础抓起,从根本性问题上抓起。目前,应当重视以下几项工作。一、必须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进行“公仆”意识的教育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将“公仆”这个最普通的称谓赋予给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的无产阶级领导人之后,几乎成了世界共产党人和领导者的代名词。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一)巴黎公社是19世纪法兰西第二帝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法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但是,马克思和国际工人协会对公社革命起着巨大的影响。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国际中逐步成为主导地位,马克思所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几次代表大会的决议,都通过国际的法国支部得到了传播,并取得良了好的效果。1869年5月,在法国举行立法团选举时,瓦尔兰等人提出的《巴黎工人小组选举纲领》中,就要求废除常备军、教会和国家分离、  相似文献   

17.
蒋永甫 《理论月刊》2006,4(2):27-29
廉价政府思想是由资产阶级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并成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政治原则之一。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廉价政府思想的分析与批判,揭示了资产阶级廉价政府思想的实质就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从而暴露了资产阶级廉价政府的虚伪性,而政治国家的阶级本质又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真正实现廉价政府。在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中,马克思实现了对廉价政府思想的重建。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马克思廉价政府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限度。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正城市及其人民往往是伟大精神的创造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展现出工人阶级英勇的自我牺牲精神、打碎旧世界的奋斗精神、建设新世界的首创精神、勤勉履行公职的勤务员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48年后的1919年5月,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共产党员职工创造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伟大创举。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历  相似文献   

19.
从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黎公社实行的民主制,今天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列宁对巴黎公社的民主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民主实践阐述了民主执政思想。要实现民主执政,必须按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来组织“廉价政府”,必须反腐倡廉,“防止公仆变主人”。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与革命》一书是列宁于1917年写成的,全名为《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本书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阐明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特征、作用、消亡等基本原理,以及国家与革命的关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新型的巴黎公社式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最高表现,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