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脉     
中周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强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  相似文献   

2.
春天来了,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那原本寂寞冷峻萧条荒凉的大山,忽然被几株红艳艳的山杏花点缀装饰得红火热烈起来。山杏花不像其它花草那般张扬,也不像其它树木那般排场,而是默默地在风雪过后,在春的召唤下,从那山坡坡上、沟洼洼里、石缝缝中顽强地挺直了腰杆,以自己弱小的生命,无声地宣布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新生,自己的价值。山杏花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尽管它无名无姓微不足道,是株不起眼的小花,然而当春风春雨滋润的  相似文献   

3.
鲁家峪的山     
鲁家峪的山,冀东腹地的山,家乡的山,它们是那样苍劲、挺拔、浑厚、倔强,就象这里土生土长的父老乡亲。 我时常凝望着家乡的大山神驰遐想,一直让心魂穿越时间和空间,追溯到它们的深远…… 我知道在亿万年前,涌动于地层深处的岩浆不甘沉沦,敢于向原始的洪荒挑战,急切间,以撼动地球的气力呼啸呐喊着从脚下喷突而出,冲向天  相似文献   

4.
雪思     
<正>下雪了,我期待已久的。鹅毛般的大雪迎风飘舞,晶莹剔透的雪花,悠哉悠哉地飘落到屋顶上、树枝上、田野间、从草间……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在认真地谱写着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此时此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小时候读过的课文。有人说,每一片雪花都是一个生命,它们身上都寄托着一份使命。洁白无瑕的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绽放光彩,它们牺牲自我,将生命化为泪  相似文献   

5.
<正>1989年,23岁的朱勤俭从部队复员回到故土,被分配在农九师一六六团修造厂(现十三连)从事农机具修理,一干就是8年。1997年,修造厂解体,他和其他职工转产从事农业生产。秉性倔强的朱勤俭从报名包地的第一天起,就买回了一些农业知识方面的书,还向一些老职工请教。那  相似文献   

6.
梦想成真     
正书房梦许多年前,我就有拥有一间独立雅静的书房的梦想。结婚后,为方便妻子上班和哺育孩子,家就立在她谋职的单位里。她单位只给了我们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一张床、一张饭桌加上一个书桌,就已经将空间填满了,想要一间书房那是痴人说梦了。我从大学带回来的那些书,只好让它们委身在几个纸盒子里,屈尊藏进床底下了。要看书时,我就将纸盒子从床底下拖  相似文献   

7.
张一凡 《当代贵州》2009,(23):70-71
大凡名人,精神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区域归属感,从不避讳自己出处的王志纲说起家乡观念时。话里话外透着那股子倔强:我就是贵州人!这时候。这个有些传奇的人固执得像个老农。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合力论视角分析陈独秀汉奸事件发现,苏共内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间的权力之争、中国共产党和托派之间的尖锐对立,王明和陈独秀的个人矛盾,王明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刻意打压,陈独秀宁折不弯的倔强性格,这些"互相交错"的力量,共同构成"陈独秀汉奸事件"这一总结果。  相似文献   

9.
毛求 《湘潮》2016,(4):198-204
2002年8月26日23时45分,原中央纪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刘英,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这位早在1925年入党的"革命老大姐"走完了一段漫长艰辛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她的英雄业绩、高尚品格赢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永远值得世人怀念。大革命前后,刘英在湖南长沙,这是她生命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她从一个女学生走上了职业革命者道路;从一个为个人找出路的倔强女子  相似文献   

10.
我的老父亲     
正"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每次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立刻想起我的父亲。今年81岁的父亲名叫邵应方,是祖父找人给他起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父亲从老家甘肃庄浪县来到团场成为一名连队职工,先后在连队基建班、浇水班、炊事班、林管班岗位工作。父亲身材魁梧,坦诚淳朴,脾气倔强,是个热心肠的人。从我记事时起,父亲的同事都称呼父亲"老邵"。上世纪六十年代,连队生活物质极度匮乏。  相似文献   

11.
棉农的心情     
也曾披星戴月春耕也曾弯腰弓膝夏耘棉农那久经风霜的手哟终于在金秋时节与收获相握也曾经历旱涝灾害也曾任凭风吹日晒棉农那倔强的面孔哟终于在洁白的棉朵里被温柔俘虏收获是棉农今生的约定棉朵是棉农今世的情人虔诚的棉农哟心儿在这个季节同棉朵一起怒放棉农的心情@陈文华  相似文献   

12.
沙枣花儿香     
沙枣花儿虽然没有牡丹的华贵,兰花的清雅,但是它却在与恶劣环境的抗争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春夏之交,沙枣花绽放时,树上那密密麻麻的黄色的小花,像无数支有生命的小喇叭,从密密层层的叶片间挤出来,吐蕊舒瓣,如无数个金色的风铃,在春风中发出浓郁的芬芳。  相似文献   

13.
周居霞  赵国刚 《实践》2010,(7):14-16
<正>初见刘俊芳,给人的感觉是朴实敦厚中透着干练和倔强。正是这位貌不惊人的女院长,带领全院职工干出了一翻惊人的事业,她把一个弱、小、散、软的医院,带上了迅速发展、声誉鹊起的三级乙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当记者一步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尤其在她胸前那闪闪发光的全国劳模奖章的辉映下,再看刘俊芳,竟是如此美丽!  相似文献   

14.
秋赋     
丛维熙 《党课》2011,(18):126-127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暂短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果实成熟了,在枝权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落叶咏叹     
秋风飒飒,落叶飘飘。今秋,我见到了落叶。俯身捡起一枚,捧在掌中,就可以全心去读它。一枚落叶就是一只老人的手。叶片是肤,叶脉是筋。这“手”曾遮过烈日,曾摇曳于风雨,曾抚过一段艰难的岁月。看,那叶片上黄的、黑的、白的斑点,似乎诉说着这一切。叶,衰老了,从树之高巅落下来,经历了一段辉煌成了现在。但叶似乎没有一点屈服,那叶脉就是铮铮傲骨。是啊,绿失去了,滋润失去了,韶华失去了,生命——也可以失去,可这骨是不可失去的——总得有点精神、骨气的!这树下纷纷的落叶啊!它们或正或反,或舒或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有很多文人以倔强而著称,这些倔强的文人如同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各逞一时之秀,他们以自己耿直的秉性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向,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趣闻逸事,很耐咀嚼。这里要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倔强文人刘文典顶撞蒋介石的事情。刘文典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文人,他品行高洁,为人正直。刘文典年轻时曾经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爱国洪流中,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运动,后来逃亡日本,依然热情参  相似文献   

17.
喜鹊正步走     
正初冬时节,新麦如茵。我们几个发小从老家马颊河北堤上下来,漫步走进一片嫩绿的田野。随着几声"喳喳,喳喳喳"的叫声,七八只喜鹊像操练的士兵,踢着正步向我们走来。它们那紫黑的"礼服"、雪白的"衬衣",在阳光下闪动着光亮;它们那雄赳赳气昂昂的英姿,是那样的威武飒爽。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段沉淀了几十年的往事——喜鹊走正步,还是我孩时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正>头顶一片蓝天,脚踩一域厚土,蓝天厚土间,立一个大写的人字。那就是"双丰"镇人。人在蓝天厚土间生活,各有一域自己的天地,农二师三十团双丰镇人就在这方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用勤劳与智慧,用日月精华谱写劳动者华美的篇章,用生命和激情讴歌创造诗画"双丰"的旋律。  相似文献   

19.
寄生虫病是人类及所有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害的一类疾病,由于它们是慢性病,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寄生虫病的病原也是有生命的生物体,它们的存在比人类有更悠久的历史,它们和环境、自然界以及它们的宿主之间存在极其牢固的关系。由于它们也是有生命的生物体,所以各种寄生虫病原都有其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王瑞宝是北京市储运公司的职工,20年前,被派到怀柔县一座荒山绿化基地主管种树,至今已完成了1100亩山地的绿化,栽了19万棵树。当年,王瑞宝是一个人上山的。山上只有几间孤零零的平房,一桌一床,带响的只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山上吃菜很困难,得到20公里外的县城去买。比生活更艰难的是要让荒山秃岭绿起来。山上除了荆草就是酸枣棵子,别的什么也不长。刨树坑时,一镐下去全是石头,树坑里的土靠从石缝里一点点抠。土不够用,他就从山下背。栽树也颇费心思,大树苗栽起来费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