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践行习近平同志宗教统战思想,关键在于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中国化与法治化的双重视野;深入挖掘佛教信仰"积极面"放大其社会作用;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探索工作新思路和新方式;传承和弘扬新时期宗教"善"文化并加大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传统中公私界限的模糊混淆,导致了国家权力秩序与宗教信仰的复杂关系。中国人的"私人"信仰是一种既基于宗教却又不完全基于宗教的信仰方式,十分独特而又难以把握。中国社会中公共信仰与私人信仰的彼此分别,促使其神圣资源分配原则在公共权力、社会与私人之间形成一种三角变量关系,而公共信仰及其对权力秩序的制度依赖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其中的主要变量。因而,当人们只信任自己、不相信私人之外的存在的时候,就会最终导致信仰如何被信任的危机。要走出陷阱,就要促使私人信仰方式逐渐获得现代社会认可、理解的交往结构及其行动逻辑,为此,必须兼顾宗教信徒和国家公民的双重身份。这对于保障私人信仰及其权利、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能否正确地认识宗教,正确地处理好宗教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意义重大。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要以历史的眼光、辨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去研究宗教问题,去做宗教工作管理,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宗教关系是否积极健康事关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社会长治久安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促进政教关系和谐;坚持"四个必须",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推进宗教对话,加深交流合作,促进国内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决抵御宗教渗透,保持和促进我国宗教和外国宗教的和谐良好局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宗教的兴趣主要是来自家庭、近代法国思想传统和"社会学主义"的方法论倾向三方面的影响。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立场的主要基点可以概括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研究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现实社会中普遍的信仰缺失问题,可以关涉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6.
宗教活动场所是一个汇集人群、活动频繁的聚集点,也是一个容易被坏人利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白族本主信仰、彝族土主信仰等民间信仰广泛存在。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宗教场所的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宗教管理干部培训力度,把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宗教场所管理规范化、宗教活动法制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中共统战工作会议对统战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颁布的《条例》第六章对宗教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员领导干部要重视宗教工作,团结信仰群众,党员自身不能信仰宗教。要重视和做好基层宗教工作。深入学习《条例》,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宗教工作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也是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宗教关系列为政治和社会领域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之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和谐宗教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前,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维护我国宗教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促进宗教和谐。  相似文献   

9.
信仰是当代中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国人对无神论的认同与自身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相矛盾、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峻挑战、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信仰越来越广泛、民间信仰长盛不衰等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信仰缺失、兼信以及"信"与"懂"之间矛盾等信仰问题,因此要加强信仰建设: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加强信仰的价值性建设,继续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新时期宗教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应当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阵地。正确看待信教群众,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对信教群众在信仰上尊重他们,政治上团结他们,实际利益上关心他们;既要用"刚性"手段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制造矛盾的不法活动,又要用"柔性"方法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及时化解宗教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保持宗教和睦和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健全的社会必须兼具健全的法律秩序和健全的法律信仰。现代社会中法律与宗教的涵义应当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加以探讨。法律与宗教构成社会经验的两个向度,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法律与宗教具有共同的要素,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确立法律信仰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活动 ,其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追溯人类信仰发展史 ,神秘的、虚幻的宗教信仰是发端。在剖析信仰与宗教的本质的基础上 ,结合信仰的世俗化进程 ,审视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特别是在“9·11”事件发生后 ,反思信仰的世俗化 ,重新寻求科学的世俗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指导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上亿人口信仰宗教。宗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以及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建国后宗教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统一战线求同存异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遭遇了生存意义危机,其重要表现便是法律不被信任与宗教不被信仰,伯尔曼研究法律与宗教便是想解决此问题。在伯尔曼看来,法律与宗教共同具有四种要素,即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而宗教所要求的爱、信仰和恩典等要素与法律相契合;法律与宗教应该超越原先的二元论束缚并形成综合以破解分离的困境。然而,法律与宗教之分离是反思中世纪以及近代实践的一种经验结晶,它造就了现代的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伯尔曼的解决途径则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16.
宗教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体基础的情感纽带。宗教情感很容易使群体产生偏执和妄想,尤其在受到某种突发事件或者暗示的刺激时更为明显。从事宗教工作的研究者,尤其在培养宗教代表人士工作中,参与处置与宗教相关的各种突发事件时,要努力加强感性引导,增强信仰者的正确归属,避免信仰的盲动性;做好信仰者情感引导,发挥主阵地作用;加强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正确疏导信仰激情;认可信仰者情感同一,提升爱国爱教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道德伦理规范的宗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始终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时代主流,在磨合中走向融合。当代中国佛教徒所宏扬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既是每一个佛教徒追求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宗教热"在高等学校中也有所显现,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产生一定影响。高校宗教工作,首先要对宗教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根据情况开展一系列工作。在开展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范围内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宗教的兴起,以及"宗教热"在我国国内呈现出的上升趋势,大学生信教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宗教,怎样认识宗教"这个首要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信仰宗教"这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从教育上去认识和解决现阶段大学生信教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的扩散化等趋势日渐显现。随着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的增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冲击和影响了大学生群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科学的共产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建立。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问题在社会环境、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宗教传播等方面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宗教文化信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