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晚近"放松规制"的规制改革思潮影响到我国行政监管政策的制定。惩罚性赔偿因其具有对违法行为的一般威慑与特别威慑、私人协助执法等事中事后规制功能,而日益受到监管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惩罚性赔偿具有合作治理中多要素参与、司法承担规制职能等特点,是法实效性保障的重要制度。惩罚性赔偿实体上可以整合多种经济责任,其诉讼程序也应与行政程序衔接实现违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管。惩罚性赔偿制度兼具公益与私益属性,理应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合理分配赔偿金,以弥补国家作为公益责任主体的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应当接受效能原则、比例原则、一事不二罚原则的约束和规范,避免误入"公法遁入私法"的歧途。  相似文献   

4.
"钓鱼执法事件"的发生为观察行政裁量活动对行政惯例的考量提供了难得的鲜活素材.作为基层行政执法经验的高度凝练,行政惯例借助典型案例、成文规则或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适用彰显对行政裁量活动的导引,有助于遏制裁量滥用现象的发生.实践观察同样显示,个案裁量过度依赖行政惯例也会产生裁量怠惰、架空法律及助长专横等消极影响.为了实现行政惯例对个案裁量运作的良性指引,应当从事前发布、事中说理及事后审查三重机制的建构上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5.
行政强制是国家管理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由于管理活动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为了达到既定的行政目标,裁量在行政强制设定与实施中均有必要与体现.基于行政强制的高危性,防止裁量在强制活动中被滥用,应当以行政过程论为视角,尊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原则,抓住实体法规制与程序法规制的两个方向,全面建构立法统制、行政统制、社会统制与司法统制的逻辑体系,从而保证强制裁量既有一定的活性,又有法律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常见的合同,有很多是由格式条款构成的。格式条款的大量存在有其合理价值,但也有其固有的弊端。为了兴利除弊,必须综合规制格式条款。在各种规制手段中,行政规制是重要规制手段之一,但该手段现存一些制约自身发挥作用的问题,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行政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行政惯例长期以来作为个案裁判的缩影依附于成文法身后,本着实质正义的要求在我国个案判决中逐渐发展壮大。成文法自身的滞后性及行政案件的复杂性为行政惯例的存活提供了土壤。不可否认,行政惯例在行政裁量、个案公正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若其过度膨胀将导致架空法律、行政僵化等消极影响盛行。依据行政惯例判决的个案达成公平正义之愿景的同时却缺乏法律依据,若只关注案件合理性而忽视了合法性依据也实然是法治的倒退,如何在"法"与"情"中寻得平衡是今后行政习惯法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消防行政执法主体享有广泛的裁量权,而消防行政裁量权在行使过程中极易损害公民权利,必须加以规制。与合理性原则相比较,比例原则因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使得公民权利能够得到更好保障,个案正义也更易实现。因此,有必要将比例原则引入消防行政法领域,用于规制消防行政裁量权。研究从分析比例原则与消防行政裁量的关系入手,对比例原则在消防行政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提出在消防行政裁量中适用比例原则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毒驾问题是继醉驾问题后又一个公共话题。在未经由行政法规制而将毒驾直接入刑的做法是与现代刑法谦抑主义相悖的,基于此,我国毒驾规制采用行政规制手段,并体现在事先性驾驶禁止的法规范之中。这种"以权利换管理"的规制模式直接违反我国《禁毒法》的相应规定,且对毒驾问题采用行政事先审查办法予以解决,这不符合行政许可的一般法理,也不符合实践的发展需要。因此,毒驾规制的重心应当实现从行政事先强制性禁止向事后的行政严惩转变。  相似文献   

10.
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和衡量标准,置于这一视域下的规制稳边,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及总要求下,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强调法律、制度、权力等规制手段的直接运用,并在法律规制主导下适当开发和利用组织纪律及民间习惯等规制力量,针对特定的边疆治理客体开展规制治理,为边疆地区"五位一体"发展提供必要动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力保障国家法制统一和边疆社会安定和谐。边疆社会问题及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突出性、敏感性,决定了规制稳边是边疆治理的最佳选择和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按照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标准加以建构的规制稳边方式,必然具有崇尚法治理念、追求边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视秩序最优化及维护边疆地区政治与社会稳定等系列要求。法律规制是规制稳边的核心手段,行政规制是配合法律规则稳边的主要手段,组织纪律规制是法律规制稳边的辅助手段,乡规民约是法律规制稳边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国际快递工作委员会在快递业规制政策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参与为个案,对行业协会参与和影响规制政策形成的要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体现为:指出国内经济学界“中国行政管制模型”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的局限性;验证了国内学者有关行业协会类型与功能发挥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论点,并提出了对中国现有行业协会准入规制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为中国政治学中观层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裁量基准作为行政机关限制裁量权滥用而制定的内部行政规则,并没有创设新的权利义务,而是对行政法规范进行解释,使其更具操作性.该解释性规则,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并通过“外化”,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影响.针对裁量基准在实践中出现的僵化、个案正义等问题,对其进行规制和完善是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激励性规制:政府规制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制俘虏理论和放松规制理论的影响下,为了提高政府规制效力,降低政府规制成本,激励性规制理论应运而生。激励性规制侧重于研究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和手段,从而以最小成本获得规制信息和激励企业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激励性规制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特许投标竞争、区域间比较竞争、价格上限规制、社会契约规制等。我国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在政企分开和放松行政管制的同时,有必要引入激励性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指导性质的界定将关系到法律规制的范围、力度及方式。当行政指导受到法律规制后,作为事实行为看待是合适的;"非强制性"应是行政指导的本质特征,法律规制的意义则在于尽可能消除实践中的"事实上的强制力,"保障相对人自主选择权;行政指导所依据的权力类型主要体现为说服性权力的运用,不同于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传统权力运作模式,应对其设计区别于传统强制性行政行为的不同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汽车限购"作为"中国式行政行为"的一种典型表征,在其权力意志任性阐发的表象背后,所依据者是行政决定、命令这类实质意义上的抽象行政行为。其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未得到合法确认的有效限制,其在中国通行无阻是因传统一元权威观念下的礼刑并用手段管理方式在当代社会的沉淀与重构,也是使法治原则不能得到普遍实施的一种文化阻碍。欲将这种非受限性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则需借重以《宪法》为前提、以《立法法》为准据、以《行政程序法》为保障的"三位一体"法治体系,对其做出有效规制,以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规制国家的兴起带来现代行政活动方式上的变化,而传统的行政补偿制度作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正经受着来自于以可转移土地发展权为代表的土地规制工具的挑战。传统行政补偿理论围绕公平负担理念,发展出以特别牺牲为核心要素的理论框架,在功利论和义务论两种哲学观的影响下,主要通过对公权力干预财产权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来起到维系公私利益平衡的效果。规制工具所蕴含的"公平分享"价值取向与传统行政补偿理论的"公平负担"实际上是同一理念的"一体两面"。作为公权力干预公民财产权的行为样态,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的根本弱点在于缺乏义务论的合宪性控制。于此的公法理论应对,应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维度进行合宪性建构,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强调合目的性和合比例性,以政府公共政策影响公民财产权所形成的利益为视角,对干预行为进行审查,达到维系公私利益平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务问题。在实践中,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很强的正面效应,也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由此决定必须要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法律规制。从理论上讲,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法律规制,亦是由现代法治原理、行政法的"控权"属性以及权利本位理念所决定。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法律规制,应完善行政事实行为程序规制机制;健全行政事实行为行政复议机制;构建行政事实行为诉讼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作为美国行政立法的审查监督机关,经历了"看门人"—"咨询者"—"看门人"的角色转换。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的工作围绕着行政立法审查的核心职责,分成正式和非正式两个程序展开,对于规范和监督美国行政立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在职责厘定、审查内容和程序完善等方面对我国的行政立法审查监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对行政解释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撰文对行政解释的主体、对象、方法以及规制途径等进行了论述。但多数学者把行政解释归类于一种抽象的、立法性的解释,目前无法将其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笔者以为,行政解释体系中存在着一类行政机关就行政执法中发生的针对法律适用问题,做出的与具体个案事实相结合的。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解释行为。这类行为可称之为具体行政解释,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应对具体行政解释进行准确定位,进而建构出一套与之相应的审查基准。  相似文献   

20.
行政垄断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危害严重、亟待解决的经济与行政问题。学者们对行政垄断的研究和认识存在诸多差异,甚至对行政垄断的概念也尚未达成共识,这极大地影响了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本文在综合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行政法的角度对行政垄断的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以期为行政垄断的规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