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改革﹑社会结构与集体表象——魁北克社会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改革属于社会现象.2003年加拿大魁北克自由党赢得选举,并向人民承诺该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伟大的"国家重建"计划.然而这项重大计划的结果却令人失望.除了对自由党政策上的败笔分析之外,本文着重分析导致这种失败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同时,我们还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将魁北克的政治现象与加拿大其他省份的行政改革作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者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自1980年代开始兴起,1990年代以来逐渐展开。关于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集中在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社会空间进行点式的研究和考察;城市化和人口的变动情况是我国城市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对于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的特征、因素和机制等的探讨已经比较深入和广泛;近年来,我国关于城市贫困群体和贫困空间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对于更深层次的贫困产生机制和应对措施的论证有待深入;针对特定群体的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老人和农民工生活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立法意义十分重大,但近年来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理论界也往往着力从外部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方面予以探讨,但收效甚微。在立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上引入"心史"研究的方法,以一种内部视角来深入考察文明早期的人类体验是如何影响当代公众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或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是政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在政府治理中扮演了一种新型的角色,可以对国家权力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防治腐败的杀手锏。网络反腐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产物,是新时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公民社会组织充当了网络反腐的时代先锋。信息时代互联网自身的时效性、多样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为公民社会参与网络反腐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培育和推进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来加强网络反腐建设,可以有效推进反腐败斗争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一个新飞跃。  相似文献   

5.
“集体行为”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行为"是破坏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研究"集体行为"的特征与客观规律,对之实行强有力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符号学因其系统性可为网络治理构建和完善提供学理支撑。网络治理和网络空间作为社会符号具有时空性和社会性,其意义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解释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受历史条件、网络治理实践和国家利益等语境因素的制约。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网络主权是中国网络治理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推动其从价值独特性符号向价值共识性符号的转变,即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此外,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网络治理具有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全球性,是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中国实践,是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7.
国民的价值取向是民族文化心理中最深层的内核,传统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五种乡土神祇“福”、“禄”、“寿”、“土”、“灶”所传递出来的规范信息,恰好可以作为国民价值取向的五种表征,并至今仍深刻地影响、规范着国民的思想行为。在分析和总结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既符合我国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的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谋求文化深层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的相对统一,这正是目前我国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普及促成了新的空间形态的生产,以空间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社会成为当今社会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问题更是当今社会问题的重要构成。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以服务者的姿态,参与网络社会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社会工作参与网络社会治理既可以促进网络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社会工作知识和实务体系的完善,助推网络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是对服务型治理的扩展,有助于善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品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关于网络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先谈网络版权集体管理的现状与概念,然后探讨保护网络版权所出现的新问题并分析了网络版权集体管理的必要性与优势。最后在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构我国网络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事件是网络社会发展历程中极具典型意义的景观,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各种冲突形式的表征化。文章从各种网络事件出发,探索两者的互动关系,研究它们冲突的形式和具体内容,深层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冲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中国政府应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政府网络形象两方面着手增强向心力,同时,中华民族又面临着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渗透和国内的网络危机处理这双重离散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社会空间的拓展是社会历史自然进步的结果,也是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社会空间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思想自古有之,有什么样的刑事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刑事立法。但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民众越来越多地期望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话语权。因而,刑事立法政策的制定是否要获得公众的认可,是否要考量民意,便成为新时期刑事政策学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从刑事立法政策的价值分析出发,在刑事立法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但有民意存在的空间,而且应合理规制民意表达的举措,这对于刑事立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维度下的中国网络政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3.16亿人,网络政治参与的时代到来。公民社会需要民众表达自己的声音,在中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尚未深入进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政治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可能。"互动性"是网络政治的特质,具有社会学理论基础。中国网络政治路径的建构,将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未来形成提供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描述犯罪本质的术语社会危害性遭受到具有政治色彩非专属性空泛、模糊和不确定性缺乏规范质量可能为随意出入人罪提供超法规依据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等诸多质疑和批判。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所共有的特征,所谓罪刑法定原则与之相冲突,只是在极端社会环境下显现出的表象。在司法中,模糊评价不可或缺,非规范的实质判断与形式判断事实上难以截然剥离,评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附着于该术语的政治色彩也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并非其本身固有的属性。立法规定何种犯罪概念,以及是否规定犯罪概念,对刑事法治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必然带来生产关系乃至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社会关系、社会身份、社会组织、社会行动、社会问题发生变化进而生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但新的社会形态并不意味着其现实性的本质特征发生改变,网络社会的交往主体、交往时空、交往基础都是现实的,网络社会仍然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和现实社会是逻辑上的从属关系。产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并列关系或交叉关系错误认知的原因在于"虚拟"一词在英语和汉语词义转换中的文化和语用误读造成了同一能指的歧义所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网络社会并存的现实和基于偶然性的生成往往导致社会成员被其匿名、多样的社会身份、跨时空的交往联结所迷惑。网络社会治理应摒弃虚无、虚拟的立场,立足于从Web1.0到Web3.0的现实环境,坚持国家主体的治理权利,处理好四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作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员,其思想观念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不正确价值观的出现。其中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低。文章主要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西方引进的社会资本概念,我国学界已经在许多领域予以运用,如乡村结构、企业经营、社区发展等,认为它具有解释社会发展尤其是非物质发展的力量.但是,社会资本也具有相当的负功能或者消极意义.在我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尚未消解之际,它的引入往往成为中国传统再生的一个新契机.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背景下,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的样态,由单一的腐败向多元的腐败演化,社会资本的负功能或者消极意义也同时取得了新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伴随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民众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深刻改变,它集中体现为各种现代人格特质的逐渐孕育。与此同时,受到诸多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社会认知又表现出鲜明的心理区隔化现象,其现代人格的彰显流露出明显的非整体性呈现状态。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基层民众社会认知现代转向的普遍样式,即某种冲突型现代人格的自我培育过程,它是中国特殊社会发展历程的自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多元价值观,它是个体理性的多元化体现,它分化了社会利益;分解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离散了社会团结的凝聚力使其不能形成社会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其本质是个体理性与非理性交织作用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集体理性,是社会发展发展的软实力,它以广涵的社会性,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至高目标,实现了对多元理性价值观的整合,引领着多元的个体理性,体现集体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