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独特的历史造就了传统基督教神学。传统基督教神学以上帝为核心观念,以《圣经》和"圣传"为支撑信仰的两大支柱,以古希腊哲学为信仰辩护的理论工具。这些基本特征持续影响着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决定了近代哲学的发展必须经历与神学演化相互融合相互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犹太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斐洛,从调和犹太教和柏拉图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上帝问题,通过上帝与逻各斯的关系解决了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无意间为基督教的上帝论和末世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他的逻各斯理论也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尼采如雷贯耳的大名响彻了一个多世纪,尼采哲学的研究也早已经成为世界性显学,但是大多数尼采的阐述者都把目光聚焦在他的“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超人”等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思想上,而忽视了尼采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即他关于“爱的命定”的学说。而笔者认为,这一学说恰恰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因为它正是尼采整个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与基石,也是尼采最坚定的信仰,所以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这一学说作一细致地论述,本篇就专门来阐述尼采关于“爱的命定”的学说。一、爱的命定的基本内涵。在尼采看来,生存是无目的的、无辜的、…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神学,教人怜悯,自我否定,禁欲主义的人生态度,使本来应该充满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进程涂上了一层浓烈的悲观色彩。尼采把批判的目光集中到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上,他在承认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生,确立了一种对待人生悲剧性的积极立场,提出了"超人"形象,着眼于解决人生意义的重大课题。尼采的"超人",是具体的人,是超越了传统道德观念束缚、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是一切价值的破坏者,"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尼采的"超人"学说在哲学上的进步意义是显然的,应加以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在德国哲学中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他的宗教批判,还是由于他的哲学批判?这是一个涉及到费尔巴哈是在何种意义上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发生影响的重要问题。尽管一提到费尔巴哈,人们首先会想到那为他博得盛名的《基督教的本质》,但是本质地说来,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不过是作为费尔巴哈早期思想精脉的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的延续和拓深。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是费尔巴哈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相似文献   

6.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是对西方文明根本性的批判,目的是为了把被苏格拉底和基督教颠倒了的价值重新颠倒过来。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是其"权力意志""超人"等哲学思想建立的前提和基础,"重估一切价值"是尼采哲学的中心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宗教和科学。对其三个方面的价值的重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应学院的邀请,于今年4月3日至12日来福州讲学。在为期10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共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哲学与人生》、《从科学到审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人》、《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本刊编辑部根据张世英教授的讲座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马列部指派专业教师,对文字稿件进行缩写。现将六篇稿件集中刊发,以作为读者们学习与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尼采的谱系学思想,本文全面分析研究了尼采的强力、强力意志以及超人等思想的内在关系,指出了人的生命才是尼采哲学的基础。而这种生命并不是人的本能而是人的强力意志,从而说明了尼采哲学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尼采提出上帝之死这一虚无主义命题的存在论意义和目的。这种意义就在于,尼采哲学既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又是现代哲学的开端。其目的就在于,他为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意义重新确立了一套标准和原则,并指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按照尼采的思想,未来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价值世界的重新建立。而这又是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之所在。因此,本文认为,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才是尼采哲学真正的意义与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9.
1922-1927年由知识界引发后扩展到全国的非基督教运动,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根源。一方面,中国民众对外来宗教的抵制有着历史根源,它体现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和政治生活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以来从哲学、文化的角度对基督教的批判,终于转变为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社会运动。非基督教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内宗教批判思想的必然结果,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尼采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唯意志论者。他在道德哲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否定基督教的信仰, 宣称"上帝死了",重估道德价值;确定自立善恶的"非道德主义";构建新的以生命为基础的善恶彼岸的道德;建立新的道德谱系,虽有局限性,却是当时的巨大进步,为20世纪道德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伏尔泰首次使用了“历史哲学”这一名称,从哲学意义上看,它是启蒙运动反对神学的一个结果,但在更深层面上,它又同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哲学同基督教一样询问历史、追寻终极意义,然而它在祛除了基督教的上帝之后,却不自觉地保留着后者的问题:当追问生活世界的终极意义时,这种追问本身就契合了救赎历史的终极目的论。  相似文献   

12.
从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立场来看,尼采和科耶夫的政治理想图景都没有摆脱现代政治哲学的一般困境。尼采式"超人"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过于强调"超人"的自主性、而忽略了社会价值评判的终极标准;而科耶夫式的普遍均质国家的困境,则在于其对社会之普遍"和解"的达成过于乐观。但是,施特劳斯的古典式批判实际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对尼采的批判上,他忽略了其精英主义立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而在对科耶夫的批判上,他忽略了历史唯心主义在科耶夫思想困境的生成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立场来看,尼采和科耶夫的政治理想图景都没有摆脱现代政治哲学的一般困境。尼采式"超人"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过于强调"超人"的自主性、而忽略了社会价值评判的终极标准;而科耶夫式的普遍均质国家的困境,则在于其对社会之普遍"和解"的达成过于乐观。但是,施特劳斯的古典式批判实际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对尼采的批判上,他忽略了其精英主义立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而在对科耶夫的批判上,他忽略了历史唯心主义在科耶夫思想困境的生成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帝之城》第十五和十六卷围绕"复活之子"的观念,论述了"希望求告上帝的名"与教会论之间的关系,阐释了教会作为地上之城的羁旅的含义。本文指出奥古斯丁历史哲学视野下教会的福音性本质,即教会是流动着的爱的会幕。奥古斯丁又把这种福音性的爱进一步表达为公民的责任,告诫教会不仅要警惕他自身与世俗的权柄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警惕以在天的权柄即在上帝之名下拥有权柄介入世俗共同体的界限。奥古斯丁以他对教会的福音性理解诠释了"为我们的上帝"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超人"学说是尼采分析了欧洲19世纪"堕落"、"虚无"、"颓废"的特征后,为治愈西方文明衰落而开出的一剂药方,也是为人类设计的一种"理想目标","超人"学说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尼采深受19世纪中后期蔓延起来的悲观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基督教一直是欧洲人的精神支柱,但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文主义对上帝几番征伐,特别是19世纪细胞学和进化论的建立,揭穿了上帝创造人类的神话以及人类原罪的训条,导致了人类对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6.
从近代教案看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伦理规范,特点是泛伦理化,而基督教教义中也有许多世俗的伦理规范.冲突的焦点便是儒家宗法伦理等级观念的外在化"三纲五常"和基督教"上帝面前,从从平等".在近代中国以教案的形式围绕着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展开了冲突.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视野中,婚姻决不仅指男女双方通过法律程序结为一体,而首先是作为上帝与其门徒之间爱的盟约的象征。基督教赋予婚姻以神圣性,以一种更具权威的神的力量倡导此种盟约,以调节婚姻中的两性关系.维持婚姻、家庭的稳定,并进一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就是基督教横穿几个世纪,至今化婚姻、家庭领域仍然发生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将对这一婚姻伦理做一简要的时间脉络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疏解《瓦格纳事件》为纲要,对尼采和瓦格纳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清理。尼采既把瓦格纳看作"颓废"的病人,还把他看作是席卷整个西方的"颓废"疾病之征兆;为了疗治"颓废"疾病,瓦格纳向基督教的"爱"与"拯救"寻求药方,尼采对此大加攻伐,认为其结果势必毁灭"高贵"的艺术和音乐;与之相应,尼采以自己摆脱"颓废"的经历为例,认为在古典的"高贵"和"残酷"中还有另一种"拯救"。  相似文献   

19.
尼采哲学主要内容有价值重估、权力意志、超人学说三大方面。在这里权力意志论集中体现尼采的主要思想,为其他两个方面打下基础。因此常常说,只有正确把握了权力意志的思想内容,才可以正确的理解尼采的哲学,并能正确剖析尼采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对存在者、本质、存在、本体这些形而上学概念的讨论、分析与理解构成了托马斯.阿奎那整个神学哲学的基础。他对上帝的理解与证明没有例外地以他对这些概念的讨论为前提;也正是对这些概念的区分和阐释,完成了将亚里士多德哲学基督教化,使基督教一个最危险的希腊敌人彻底融入了基督教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