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毛泽东、邓小平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好坚持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民族与国际、遵循规律与开拓创新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作用的党,也是一个善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不断深化认识理论创新的根据,奋力挖掘理论创新的源泉,始终抓住理论创新的灵魂,牢牢把握理论创新的目的,从而开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又一个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党行动的理论基础,建党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理论基础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研究和实践这一命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传承与创新篇,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传承与创新篇,二者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有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往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成"两大板块"和"四大部分",从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这样的解读也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个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目的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21世纪生长点三方面进行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沿着马克思的思想道路前进,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选择过程,从传播学的视角检视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自古就存在“中国化”现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化”过程中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质的飞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式提出。这一历程的实现,既源于外来文化传播的历史铺垫,又实现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对近代中国国情对革命理论苦苦追寻的深刻回应,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样极为关键。回顾这一历程,有助于更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的构想,即以现实实践为立足点,“和合”世界各大文明哲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性与哲学的普遍性相结合,使之拥有一种完满的理性。  相似文献   

10.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属性。从动态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推动力量;从静态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建构原则。在要素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包括了三个方面:中华民族总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工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客体。当前,遵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要素,需要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再一次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提高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结合中国国情和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发展中国化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其历史发展整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本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在无区分的情况下使用二者的。因此有必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其一,这两个命题的是否成立;其二,中国化的具体途径分析,就成为澄清问题之必须。最终说明学界对中国化的研究从一般转向了具体,从关注"怎么化"走向了"如何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不同的主体在结合的过程中起的作用都可以看成是中介作用,这是他们作用的共同性.不同的主体类型所起的中介作用又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业理论队伍,中国共产党领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论断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检验创新的理论成果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进入小康社会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可以称为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众多派别之一,列宁主义曾经最为适合中国国情。现在,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广泛的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了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进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去应用它,才能实现其“伟大认识工具”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围绕时代主题,成为时代精神,才能完成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两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当代中国的马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指出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①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 10 0周年之际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总结邓小平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