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问题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是通过天人关系来表达的。对于这个问题,各学派认识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最终追求,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基于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伦理建设中显示出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古老的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包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哲理,在精神资源、参与主体、认同基础、实践原则、行为规范、可行途径等方面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儒家生态观是古代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以"仁民爱物"为核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儒家生态观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可以为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启示。要继承儒家思想中生态观的智慧,立足现实,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4.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九大报告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道教生态观起源的探讨,系统分析了道教教义中的生态思想和道教实践中的生态观,最后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角度提炼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生态自然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各种物质生活条件都在加剧恶化,阻滞了人们在生态世界中实现美好生活的诉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鲜明地体现了发展与幸福、经济与生态之间深刻的矛盾。生态文明程度作为社会衡量公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尺度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然追求,研究马克思生态观的美好生活意蕴对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文明思想。挖掘和总结道家思想中具有科学前瞻性的生态智慧并古为今用,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道德智慧的培育。当前大学生道德智慧缺失现象严重,究其根源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对高校产生负面影响,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智慧品性。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育,采取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的教育策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代谢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生态危机;马克思的生态智慧推进了生态文明理论创新,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指导,有助于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和国际合作,并可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考察它的当代价值,并分析它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源环境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构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中内蕴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充满智慧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视角和思维方式,是建构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生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苏维埃的具体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然没有遇到生态难题,但是列宁前瞻性地认识到生态建设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等生态思想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苏维埃特色的生态实践,列宁生态思想的进一步挖掘不仅能够全面地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而且对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直面生存的现实问题,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藏传佛教中的生态思想,与藏族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相结合,为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藏传佛教的思想主要有五彩经幡与五行思想的和谐观、因缘和合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平等观、戒杀护生的保护观等。将藏传佛教生态环境思想融入藏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对于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藏区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维护生态安全,衍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透视生态盲区,前车为鉴,集思广益,着力拓展生态安全升值空间,聚焦隐性损失,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对苏区精神的概括。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不但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养分,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研究,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本文主要从国际竞争、国内凝聚和人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道教的生态和谐现,强调了“天人舍一“与“道法自然“的原则.体现了道教顺应自然、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共同和谐发展.道教提倡的自然和谐观是积极向上的,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处处闪耀着科学理论的光辉。《资本论》是一座思想丰碑,被尊为世界级经济学经典,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资本论》是一座理论宝库,显示了马克思严谨的研究作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资本论》是一座当代灯塔,引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导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7.
生态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它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需要思想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生态需要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范畴;满足生态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满足生态需要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具重要价值,这已经得到世界学者的广泛认可。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示,以及对当代工人运动及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民本化教育思想冲破了宋明理学的禁锢,超越了传统儒学,体现了平民化特征,开启了平民化生活化教育先河。在当代社会研究王艮教育理念,挖掘“位天地,育万物”、“安身立本”、“百姓日用”、面向“农夫盐丁”和向善“乐学”等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党的领导作用、领导方法、作风建设、民主监督等五个方面对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当代价值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