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永高 《求实》2002,(7):44-45
我国传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挑战和压力 ,收权和放权循环往复的运作模式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改革实际上就是创新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陆凯 《求实》2012,(5):44-47
地方政府的短期经济行为是造成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中央政府的偏好已经逐渐转变为向居民提供优质有效的公共服务,但地方政府在现有激励机制下更偏好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要改善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博弈,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划分,转变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泡沫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效用的角度比较了在房地产泡沫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面临的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并对现行政策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中的控制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40多年前,毛泽东就曾经指出:"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都比较关注和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获得、维持与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获得或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派生,同时也来自于国家法律的授予,还来自于地方民众.维持地方政府权力相对稳定的方式主要有宪法性维持、法律性维持、体制性维持和文化性维持.从政府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走过了不断伸缩变化的复杂历程.地方政府权力的变动,既有经济结构的变迁与政府职能的弛张这一基本动因,也有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分配份额的调整与阶级、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一重要动因,还有宪法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文化的变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与频发的环境灾难,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监管与执行、整体与局部、集权与分权等方面存在分歧。要破解这些困境,可以从推进央地关系法治化、政绩考核体系科学化、环境治理机制长效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依法执政条件下,执政党的地方组织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相互关系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同题,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执政视野下,执政党的地方组织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政职能互补、规范化、普遍监督原则等.  相似文献   

8.
在房地产行业,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造成了宏观调控效果降低、地方保护主义增强等消极后果。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作用虽然不同,但它们应是分工与协调而不是混淆与对立。建立有效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同的协作制度,是解决因利益冲突而导致效率损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采取了反市场化的地方保护主义.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是地方利益的最大化,但最终减少了地方获利的机会并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权力法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逻辑与底层架构,其根本要义是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法治化的过程嵌入在国家治理之中并与国家治理的多重逻辑产生着张力,由此形成了权力法治的实践困境。这些张力体现在四个方面:依法行政与指令式治理之间的张力,纵向制约监督与组织联盟之间的张力,横向制约监督与组织依附之间的张力,制约监督机制的稳定性与政治统合逻辑之间的张力。破解这些张力,需要着眼于国家治理的体制特征和内在逻辑,建立和完善以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为对象的功能性分权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几经调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性问题以及集权与分权的平衡性问题成为困扰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纵向权力配置的关键性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行政分权改革走向规范化,克服权力不断收放的怪圈,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重构集权与分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的114个奖项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近十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十大热点领域,探讨地方政府创新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进而探讨如何用制度化的保障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的问题,推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虽然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僵化格局,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却存在着行为失范的问题:把追求本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经济行为短视,保护主义盛行;"灵活"地对待中央政策.这种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制度性约束的缺乏;自身利益是各地方政府的出发点.因此,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中央权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加强各方的信息沟通,实现博弈结果的最优化;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加强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14.
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是学界多年所关注的改革大计,随着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国务院待批,我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将是大势所趋.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三个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地方政府职能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匹配财力与事权效应的不显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都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出了紧急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从地方政府创新理论的文献统计与实践案例的动态分析两方面人手,全面探析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理论研究现状的述评和对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动态分析,探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变迁与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案例的动态分析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展作出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6.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中央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共安排1300亿元投资资金,目前已大体落实到项目上。面对这块大蛋糕,各省级政府纷纷行动。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分四批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争取中央新增投资,从目前情况看,落实约102亿元。湖北省落实新增中央投资的份额将占全国的1/12左右。与此同时,河南、安徽在此次申报争取中央新增投资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促进政府治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政务微信是推动其建设的一种有效渠道,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挑战性。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民主化发展一直是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稳定,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微信形成的微信民主是新时代的产物,可以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成为地方政府治理的新途径,使得民主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民众的参与度、协商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温州市、台州市、金华市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不断退出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用培育市场、拓展市场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上述各级地方政府分成四类,分类结果表明政府层级间存在明显的行为差异.结合问卷,本文分析了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认为政府行为差异是由各级政府所处的层级差异以及各地不同的发展模式造成的,而政府行为差异又会进一步强化各地不同的发展方式,从而使地区差异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合作正是承认这种差异性的同时,寻求各地优势互补.因此,根据问卷,本文还重点考察了区域合作的动机、模式和范围,为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是国家在制度变革中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改革政策的阐释者与执行者,对改革路径的选取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如何规避地方政府在执行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受到非公共利益偏好的影响,避免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权力异化为社会强势阶层对弱势阶层的剥夺,从而保障制度变革中的社会公平,理应成为此次集体林改的应有之义,否则,改革过程中释放的利益将难以得到合理的分配,矛盾与纠纷也会随之显性爆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田蕴祥 《探索》2012,(6):77-81
政府的执行力是近年来行政管理学界热烈讨论的议题之一,对于政府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了解在当前众多的重要改革措施中,哪些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工作内容?不同职务序列与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观点认知是否一致?实证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法制建设被视为是必要性最高的项目,电子政务建设则是可行性最高的项目;领导与非领导人士在认知观点上的一致性程度相当高,专业技术类人员在执行力提升策略的可行性认知上,与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人士有些许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