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2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所组织了该所的教师和研究生对第九编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也在 2 0 0 3年 9月召开的年会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的议题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文章主要就侵权领域和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研究 ,对我国《民法典 (草案 )》中的相关条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所组织了该所的教师和研究生对第九编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也在 2 0 0 3年 9月召开的年会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的议题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文章主要就侵权领域和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研究 ,对我国《民法典 (草案 )》中的相关条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所组织了该所的教师和研究生对第九编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也在 2 0 0 3年 9月召开的年会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的议题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文章主要就侵权领域和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研究 ,对我国《民法典 (草案 )》中的相关条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所组织了该所的教师和研究生对第九编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也在 2 0 0 3年 9月召开的年会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的议题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文章主要就侵权领域和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研究 ,对我国《民法典 (草案 )》中的相关条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5.
2 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一时间 ,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成为讨论的热点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由中国政法大学师生撰写的文章主要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定位”和具体的涉外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一时间 ,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成为讨论的热点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由中国政法大学师生撰写的文章主要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定位”和具体的涉外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代自然人属人法的发展成果在中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一时间 ,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成为讨论的热点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由中国政法大学师生撰写的文章主要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定位”和具体的涉外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2 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一时间 ,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成为讨论的热点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由中国政法大学师生撰写的文章主要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定位”和具体的涉外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涉外侵权案件主要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或者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与法院地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和众多特殊侵权案件的出现,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民法典草案》第九编中关于侵权的规定,在坚持传统规范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对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较为全面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起草和审议该草案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其中第九编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就是争论焦点之一,本文拟从正反两方面对该编作一简评.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案件中,当机动车与其所有人处于分离状态时,应当对传统责任主体认定依据进行合理反思,并应该引入控制力和收益这两个标准,对机动车与其所有人的分离状态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而得出由实际控制人承担主要责任,由所有人根据过错程度和收益承担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以实现机动车损害赔偿中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8.
公司分立无效之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分立涉及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我国应参酌国外立法例设立公司分立无效制度。公司分立无效一般只能通过诉讼途径来主张 ,法院在审理公司分立无效之诉时 ,应尽可能保持分立后法律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永葆党的纯洁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分析新形势腐败的新动向,总结腐败的原因,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考,永葆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