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思想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程,工党作为英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实践者,其理念与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主义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艾德礼曾经在《工党的展望》中提出了工党社会主义理论的三重属性,即思想来源的多样性、历史的继承性以及目标手段的实用性。事实上,这三重属性也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三种属性。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善于在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在比较的视野中把握工党社会主义理论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制定于1918年的英国工党党章第四条(简称公有制条款)是工党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制定社会经济政策重要的理论依据。工党内部对公有制理论进行了几十年的争论,在4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中期曾掀起两次国有化高潮,努力实践这一理论。了解工党对公有制理论认识的变化,探讨其实践活动的得失,对进一步认识工党的性质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都有一定意义。 一、公有制条款与第一次国有化浪潮 1917年在俄国革命的鼓舞下,英国工人中的社会主义热情高涨。1918年2月,费边社主要成员西德尼·韦伯起草了新的工党党章,在第四条“党的目标”中提出了著名的公有制条款。这一条款把实现公有制作为工党的奋斗目标,使工党“第一次明确地获得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基础”(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1977年上海  相似文献   

3.
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英国近现代社会特别是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自1906年工党建立以来,在百余年的嬗变中,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并呈现出工人运动的主导权由工会手中逐渐转移到工党手中;工党在野时二者之间相对和谐,工党执政时二者之间矛盾则相对凸显;二者由劳工运动的两翼逐渐演变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逐渐转变为制约力量等特质.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0,(4):60-60
<正>马晶在1月31日的《新京报》上报道:1月26日,在支持率低下的英国执政党工党急需为即将到来的大选凝聚民心之际,由英国政府委托的一项调查《英国经济不平等状况剖析》却给工党当头浇了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1):124-125
英国工党成立于1906年2月15日,是英国主要的政党之一。英国工人运动兴起较旱,起初按照行业建立了各种工会组织,1868年进一步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职工大会(工联),1900年又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员会,并在1906年改名为工党。目前工党有大约40万成员,其中90%以上的成员为工会集体党员,其余是知识分子、中小资本家。职工大会系统是该党主要支柱。其组织机构由领袖、工党议会党团、议会外的工党组织、工党总部四个部分构成。工党领袖由工党议会党团选出,工党执政时,领袖即为首相,内阁成员都由其指派产生。1924年以前的英国一直是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相似文献   

6.
<正>4月28日,英国时任首相戈登·布朗在英格兰西北部大曼彻斯特区为工党拉票,一位66岁名叫达菲的女选民走到布朗面前,对工党执政期间有关政策提出质疑,布朗也耐心地向她解释  相似文献   

7.
布莱尔在工党的历史上首次创造了连续赢得三届大选的业绩后,辞去了工党领袖的职务,离开了唐宁街10号,他的密友、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接替他的首相职务,工党继续引领英国。  相似文献   

8.
杜鹃  赵修知 《党课参考》2023,(17):114-120
<正>英国在2023年5月举行的地方议会选举引起广泛关注,其重要原因是目前执政的保守党在英格兰地区失去了千余个地方议会议席,主要反对党工党则增加500多个议席。近期多项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工党的支持率持续领先保守党。不少政治分析人士推测,在下届大选中工党很有可能将结束保守党持续13年的执政。  相似文献   

9.
金正帅 《党史博采》2005,(11):33-35
"第二代福利"思想集中反映了布莱尔及其为首的新工党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基本主张.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目标,依然是提高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效果以及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安国章 《世纪桥》2005,(5):54-57
英国5月5日举行的议会选举6日上午就有了结果:执政党工党获得了压倒多数的胜利。工党领导人布莱尔随即前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正式被授权组成新一届政府。这是一百多年来工党首次实现三连任,布莱尔也成为连续第三次入主唐宁街的第一位工党领袖。布莱尔返回唐宁街10号首相府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新一届政府将进一步关注经济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援助,改善医疗和教育服务水平。各国反应工党获胜后,国际社会立即做出了  相似文献   

11.
5月11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首都伦敦与支持者见面.当天,即将卸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正式赞同布朗担任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6日,以现任首相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击败了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从而创造了工党历史上连续三届执政的纪录。在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的四次大选中,工党曾连遭失败,这迫使英国工党进行彻底的改革。1997年上台后,工党在英国掀起了改革之风,推行它的“新政”。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布莱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这表明工党实现了自成立百年以来首次连续执政。历史上.工党也曾两次连任过.但都未满两届。正因为如此.工党在此改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后.舆论称之为“布莱尔奇迹”。“布莱尔奇迹”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进  石世峰 《新视野》2006,(1):78-80
英国地方自治制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自工党1997年执政以来,英国地方政府的结构、职能和与中央关系等,有了新的变化。英国地方自治制度及其发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渝 《廉政瞭望》2009,(9):62-62
前不久英国地方议会选举,布朗领导的工党大败,支持率低迷到20%之下,而执政党工党的“失势”,也没有给主流反对党保守党趁机扩大势力的太多机会,反而是名声不好的“英国独立党”大受追捧。“主流政治”萎靡不振,“非主流政治”却大行其道,这样的“英国现象”在法国、德国及东欧国家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福利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实际上,早在殖民地时期工党成立之初,这种政策已为各殖民地工党所认可和赞同,将之作为争取执政、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联邦工党正式成立后,自然接受了这种立场,并将福利建设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党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工党也调整了福利建设的思路,改变了传统的全方位提供保障的做法,将权利与责任一致作为福利建设的首要原则,逐步从消极福利过渡到积极福利.事实证明,工党在完善基本保障前提下的调整不仅逐步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理解,也为后来经济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与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党注重理论上的阐释相反,澳大利亚工党更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工党官方从未出版过对其哲学进行阐述的权威性的论著,其领导人中专门论述的著作也极为罕见。但缺乏土生土长的理论和理论家并不表明,意识形态或指导思想是缺乏的、不重要的。实际上,在工党百余年的成长和发展中,政策背后的政治哲学或指导思想清晰可见,渗透到党的活动的方方面面。当然,工党的意识形态不只是包括正式的政治哲学,其形成也并非成文理论发展的结果。同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指导思想也适时调整,经历了从工会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再到第三条道路的一个过程。工党的指导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与社会党国际的理论主张如出一辙。实际上,工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在澳大利亚大陆的一个变种,是工会主义、选举主义、理性主义、民主主义、实用主义等多种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8.
“第二代福利”思想集中反映了布莱尔及其为首的新工党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基本主张。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目标,依然是提高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效果以及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英国工党何以能赢得三连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久前举行的英国议会大选中,布莱尔领导的英国工党又一次取得胜利,赢得选举组成政府,实现了三连胜,写下了英国工党执政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一页。布莱尔继续出任首相,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英国工党能在进入新世纪后,欧洲政坛普遍风向右转的情况下,保持不败的选战记录,真的很不容易。大家知道,英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主宰英国政坛的便是一老一少的保守党和工党。与有300多年历史的保守党相比,英国工党要年轻得多。它成立于1900年,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称工党。1922年英国工党…  相似文献   

20.
4月28日,英国时任首相戈登·布朗在英格兰西北部大曼彻斯特区为工党拉票,一位66岁名叫达菲的女选民走到布朗面前,对工党执政期间有关政策提出质疑,布朗也耐心地向她解释实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在两人谈话结束后,布朗对达菲表示感谢之意。布朗上车后立即“原形毕露”,向助手发泄怒火:“那是场灾难。根本不该让我和那个女人见面。谁出的主意?”“该问的都问了!她是个偏执的女人,还说自己过去是工党的支持者,真是可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