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犯罪单位立功,但总则规定的立功制度,可以也应该适用于犯罪单位。犯罪单位立功,必须体现单位意志,为了单位利益。犯罪单位立功一旦认定,应有整体性的效果,所有因为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成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从宽处罚。  相似文献   

2.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单位立功的主体也是单位。单位成员在代表单位立功时,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有关行为,关键是看该行为是否体现了单位的整体意志。虽然犯罪单位的立功主要体现在检举、揭发他人罪行或者向司法机关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线索上,但是不能排除犯罪单位实施其他立功行为。单位立功的时间应当从单位犯罪之后,到刑罚执行完毕之前,从产生的法律后果看,大致分为刑法裁量阶段与刑罚执行阶段。  相似文献   

3.
犯罪单位立功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立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以单位的名义,二是体现单位的意志。单位立功是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司法实践的需要,且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单位能成立刑罚执行阶段的立功。适用于自然人立功的情形,同样适用于单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立功制度的价值观念是功利主义,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因其排斥刑法正义观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弊端。本文认为,在设置该制度时应以正义观为主兼顾功利主义;立功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立功行为的本质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因犯罪性质本身的隐蔽性,其侦破过程对于特情使用和犯罪分子立功行为存在高度依赖,本文试从刑事审判实践中较为典型也颇具争议意味的立功认定案例入手进行分析,以期能从法院工作的角度对毒品犯罪的刑事查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单位立功是近年来学界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我国现行刑法未确立单位立功制度,理论界关于单位立功的专题论文也仅寥寥几篇,一些在研究单位犯罪的论著里,提及单住立功的也屈指可数,这使得单位立功实际上处于了立功制度和单位犯罪制度“两不管”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形,显然与单位作为和自然人并列的犯罪主体这一地位不相符。从转型时期确保社会和谐,惩罚与预防单位犯罪以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角度来看,建构单位立功制度极其必要。而立功概念的深入人心、单位立功的客观存在以及不违背刑法适用平等性又使得单位立功的具体建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立功是刑法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罚的一项刑罚裁量制度。它具有对犯罪分子从宽处罚的必然性、改造教育的激励性、罪行惩罚的补强性等特征。构成立功,要求犯罪分子实施了法定的五种行为之一并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我们要在现实案件中正确适用立功,注意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单位( 法人) 犯罪都经过了一个从不承认到承认的变化过程。我国也从1987 年起逐渐对单位犯罪作了规定。本文对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主观特征、客观特征及处罚原则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占英 《法学杂志》2006,27(3):34-36
本文对涉及伪证罪的几个疑难问题,即伪证罪中“虚假”一词之理解、伪证行为之基本方式、作为伪证罪主体之一的证人是否包括见证人、如何理解伪证罪主体之一的鉴定人以及伪证罪的罪过形式等,进行了归纳,并就如何正确理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这是对犯罪主体问题的重大突破,是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完善,它必将对司法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单位犯罪的概念、单位犯罪的罪过和客现行为的界定、刑罚的适用等问题,却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研究和确定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立功     
我国的立功制度有效地发挥着鼓励犯罪人立功减刑,节约司法资源的作用,但是,由于立功制度仅规定了五个条文。本文针对实践中关于立功的不同情况逐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单位成为经济犯罪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法定性、二元性、独立性”是单位经济犯罪主体必备的三大基本特征,这是对司法实践中单位经济犯罪主体认定之疑难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理论依托。单位经济犯罪主体亦存在“一般与特殊”之分。  相似文献   

13.
立功制度是我国刑法对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人予以从宽处理的一种刑罚制度,本文对立功制度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诠释立法的相关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位犯罪除了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之外,还应包括单位领导的监督过失或者说是由于单位体制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分上,不应以犯罪所得的归属为标准;单位犯罪的罪过,应当包括监督过失在内;对单位盗窃行为可按个人盗窃罪处理,现行的司法解释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15.
从性质上分析,立功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到刑罚执行完毕之前所实施的可以获得国家刑法奖励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行为。关于立功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功利主义,实际上应该是国家实用主义,它体现的是国权主义的刑法观。立功有四个必备条件:立功的主体只能是犯罪人,包括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刑罚执行过程中的罪犯;时间条件是犯罪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前提条件是立功行为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实质条件是指立功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必须是符合刑法规定且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达到突出以上程度。我国立功制度存在缺陷和不足,建议通过列举方式明确规定"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的形式和范围;完善立功认定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走私罪的若干争议问题对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评释,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以求达到对该罪的正确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17.
单位犯罪主体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改后的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的诸多方面分歧颇大,本文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结构以及几种特殊主体的认定和处理进行探讨,认为对单位的附属机构、私营企业等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应当具体分析,不应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相似文献   

18.
陈钢 《法制与社会》2010,(24):103-103,107
本文主要论述了"亲属公司"("夫妻公司")是否具备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主体资格、如何处罚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共同犯罪单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单位犯罪在我国现阶段呈现出明显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单位犯罪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中国现实情况下要正确的处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单位犯罪案件,就必须对单位犯罪有一个明确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立功认定中争议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有赎罪心理的罪犯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即使最后未抓获犯罪嫌疑人,只要该行为客观上积极有效,亦可认定为立功。在认定犯罪分子提供的线索是否为“重要线索”方面,应进一步具体化。犯罪分子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