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应对日益频繁的各类灾害性突发事件,我国在2006年发布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从纵向的中央、省、市、区、县到横向的各行业和部门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各地方的应急平台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徐波 《中国减灾》2005,(4):20-22
3月30—31日,2005年“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自然灾害防御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社会治安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安全生产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建筑防灾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等六个专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3月30—31日,2005年“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自然灾害防御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社会治安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安全生产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建筑防灾与应急体系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等六个专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为应对城市公共安全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构建“预防为主,政府主导,全民动员”的应急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能动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形成联系紧密、反应迅速、高度协调的城市安全应急体系,确保经济社…  相似文献   

4.
<正>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是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2022年,科学技术部、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冯晓斌 《山西政报》2006,(11):38-38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加强公共安全建设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食品监管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水平”,这为质监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赋予了新的涵义。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白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暨山西省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贴“十一五”规划大政蓝图,深思前进方向,远谋发展目标,确立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就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建成山西省最具权威力的食品专职检验机构;  相似文献   

6.
重点场所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是一项涉及众多职能部门,高度综合的复杂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点场所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解决对策。在对策中,提出了建立二维与三维GIS结合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利用率,逐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预案评估系统,以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定,切实推进我市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编制完成《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尽快建成市政府应急平台,经市政府同意,成立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娜  王法 《中国减灾》2006,(9):20-22
核应急工作是国家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核应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出炉,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核应急工作正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9.
核应急工作是国家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核应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出炉,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核应急工作正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10.
省级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保障的核心问题,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构成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中,省级政府需要通过构筑强健的应急管理指挥业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安全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具备应急值守、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的省级应急平台体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20,(6):56-56
刘敏:您好!我国应急管理事业起步于2003年应对非典疫情之后,非典疫情后,以“一案三制”为四梁八柱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来,所谓“一案”是指应急预案,“三制”则分别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看,凡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做出反应的,均属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美国,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规模与所要求的应急资源级别不同,因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也对其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应急管理计划是针对洪水与民防事务的处置。20世纪70年代,FEMA被指定承担协调联邦、州和地方当局应对危机的职责,而且成为全国对紧急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机构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州的应急反应机构对包括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在内的所有危机管理负责以及当州政府的应急能力不足时呼吁联邦政府给予支持。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应急机构进行组织,而且需要许多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13.
欣华 《中国减灾》2006,(8):10-13
突发事件,往往会于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以人们意想不到方式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除了传统的灾害外,新发灾害种类明显增多,发生频率有所提高。而且,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次生或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乃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应急管理,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现代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务院7月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5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后,国务院下发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文件,是落实《总体预案》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而地方政府也结合了地方特色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安国利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21世纪各级政府的必修课,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正逐渐驶上快车道,并筑起“钢筋结构”,有效应对新世纪公共安全面临的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增强型“110”应急电话受理台蒋勇,陆建华,王跃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公安部门对付突发事和暴力犯罪的任务越来越艰巨。“110”应急电话报警是公安部门获取案发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当前公共安全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增强型“...  相似文献   

15.
云政发〔2006〕94号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六年六月十九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是省人民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审批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依据《中华人…  相似文献   

16.
国发〔2007〕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7〕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2007年2月份收到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目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发展始终与风险并存,因此亟需转换传统的被动应急处置思维,重塑和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将韧性治理作为研究视角,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内涵,搭建“风险治理—适应、应急管理—恢复、危机治理—学习”的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逻辑框架,提出以韧性理念塑造风险应急文化、以多元主体协同保障应急恢复、以数字技术创新推进应急学习等治理新路径,期待与韧性治理相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全发展型城市在我国各地全面建设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卫星遥感是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之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将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综合应用作为重大应用领域之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方面,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卫星遥感网建设,开发应急减灾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和自主运行管理平台,推动空基卫星遥感网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用”。2022年6月,  相似文献   

19.
宣勇 《中国减灾》2005,(10):F0003-F0003
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市海淀公共安全馆举办“应急管理进社区”活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长贾治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等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成功减灾案例.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民政事业着力推进以下五个系统的建立和完善。1、完善国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全面提高救灾应急能力(1)建立应急救助指挥体系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建立上联民政部,下达市、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