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神奈川大学兼早稻田大学、学习院大学讲师、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大里浩秋先生,于3月23日专程来闽了解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情况。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邀请当年在永安参加进步文化活动的赵家欣、郑庭椿、陈跃民以及该卷丛书编辑小组邱文生、张平官等同志,于福州西湖宾馆6号楼同大里先生座谈。参加座谈的还有省社联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八日——十日,在抗战时期福建临时省会所在地永安召开。当年在永安直接参加抗日文化宣传活动的老同志和各地代表六十六人出席了会议。学术讨论会发言热烈,气氛活跃。出席会议的老同志们回忆了当年他们以永安人民为依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取得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福建临时省会永安时达七年的进步文化活动,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是很有光彩的一叶!近几年来,随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党领导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也日益深入。愈来愈多的史料证明:永安进步文化活动是抗战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重庆、桂林、昆明、曲江等国统区文学一样,是在血与火的年代  相似文献   

4.
中共永安市委召开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和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这不仅是永安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五年永安轰轰烈烈开展的进步文化活动,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不仅在永安,而且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人类活动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时而使显赫一时的重镇变得萧条,时而又把名不经传的小镇,推向引人注目的高度。抗日战争初期,福建中部山城永安,1938年以前,还是一个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偏僻地方。全县人口不过七万余人,城内居民仅有七千人。然而,随着战时省会的兴起,1938年5月,福建沿海重镇厦门失守,省坦福州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被迫内迁后,永安一度成为全省的中心,也成为进步人士集中活动的阵地。这是天时,加上各界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战时永安的进步文化运动,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大发展。一举跃入著名东南的进步文化城市之列。抗战时期,永安出版发行了报纸、杂志达一百种以上。战时永安出现声势如此浩大的进步报刊活动,推动了近代报刊历史的发展,写下了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6.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形成,是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对抗战进步文化的政治领导等三大积极因素,以及福建省会内迁永安和陈仪、刘建绪主政战时福建期间较为开明的政治表现等两大独特因素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历史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临时省会城市永安,持续开展了长达7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进步文化活动,成为东南敌后抗战的文化中心。永安进步文化活动,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当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福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更作为仅次于重庆和桂林的国民党统治区抗战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日战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资料丛书《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卷,最近已编出第一册初稿,提交编市委员会讨论。这一卷丛书是去年九月在永安召开学术讨论时,经省征委、三明市征委、永安市征委研究,并征求部分老同志意见,确定成立编审委员会,抽调专人组成编辑小组,于去年十二月开展工作的。经一年努力,编辑小组在原有近三百万字资料的基础上,又补充征集了五百多万字的各类资料,对历时七年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写出综述35000字,大事记15000字,人物传略20000字,选编文献资料、回忆资料、参考资料及重要报刊目录等40万字。  相似文献   

9.
四、永安进步报刊活动达到的高潮 1943年以后,改进出版社遭受多次打击,已经是“名存实亡”,“苟延残喘的境地”。但是,进步报刊活动在永安既已发韧,就此阻止它前进的步伐,仍然是不可能的。地火在地面下运行,短时的低落仅表明更大的高潮将要兴起。后来永安事态的发展也果真是如此:改进社是衰落了,但是东南出版社和福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又发展壮大起来。另外还出现了《建设导报》和《民主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安进步报刊活动掀起了又一次的高涨。  相似文献   

10.
黎烈文在福建由于他创办改进出版社,出版《改进》等杂志而闻名。抗日战争时期,他来到福建中部一个贫瘠的山城——永安,开展进步文化建设工作。经过他和其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战士的辛勤耕耘,使永安这样“一个交通困难,风气闭塞,不单外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目光定格在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福建永安这座小山城——这里蓬勃发展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是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它成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成为国统区抗战文化的重要枢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2.
从1938年5月至1945年10月,前后7年多时间, 隐蔽战斗在永安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及福建等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利用当时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进步文化活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  相似文献   

13.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前后持续7年。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由隐蔽战斗在东南国统区的一批共产党员,与广大进步文化人士、爱国青年携手奋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共同培育出来的一簇文化奇葩。其时间之长、出版物之多、作者阵容之大、内容之广、战斗性之强、斗争之激烈,较之于国统区各抗日文化活动据点,可以说仅次于重庆和桂林。作为一个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历史文化现象,既有其鲜明的特色,又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永安市委召开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通过回顾这一段战斗的历程,缅怀先烈,探讨这一时期进步文化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总结其丰富的经验并给予充分的评价,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和我党积极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以及革命知识分子、革命文艺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继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五年长达七年整的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及其斗争,是抗战时期闪耀在福建和东南各省的文化奇葩。它的形成、发展和同国民党顽固派的英勇斗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白区斗争的方针策略指导下,依靠进步力量,团结中间力量,共同奋斗的光辉业绩;充分显示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为着民族解放,为着民主事业,敢于和善于在国统区腥风血雨中进行斗争的革命献身精神。他们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福建的文化史和永安的地方史谱写了一页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现年已93岁高龄的老作家赵家欣,3月27日在《福建日报》发表了《留得清香在人间——纪念爱妻谢怀丹百年诞辰》的文章,他将此文复印寄给我。我在感慨之余,不禁也想提起拙笔写一写他的亲密战友谢怀丹在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中的点滴,以宽慰这位可敬的老作家,并借以寄托对谢怀丹同志的缅怀。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福建发生了一桩震惊中外的“永安大狱”事件,名记者、国际问题专家、杰出的军事评论家羊枣(杨潮)在永安被国民党特务非法逮捕,半年后被虐死于杭州狱中;和羊枣同时被捕的文化界人士达三十多人,进步的文化阵地遭受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抗日救亡的呼声震撼八闽大地。各种救亡团体纷纷建立,进步报刊竞相出版,全省人民万众一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在榕城,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出版《救亡文艺》,组织乡村工作团、救亡剧团、歌咏团,救亡活动波及教育、工商界等,有力推进了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全面展开。在鹭岛,青妇少儿齐上阵,救亡运动此起彼伏,特别是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远赴广州、香港、越南、柬埔寨等地义演募捐,小小少年的爱国行动,震撼着海外华侨的心灵。在永安,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组成一支抗日文化新军,开展丰富的抗战文化活动,促进了新闻、出版、文学、戏剧等文化事业的繁荣,使战时省会永安成为东南敌后抗战文化的中心。在闽西北,以"工业合作社"为中心的生产运动蓬勃开展,对发展地方工业,供应军需民用,支援抗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月7日至10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开展“新春走基层”调研活动,深入永安了解革命遗址情况。我有幸作为调研组的一员,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目睹了众多红军标语和宣传漫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壮观场面,让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为了缅怀牺牲在永安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寄托对永安苏区未来的美好愿景,特作记行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赵家欣.福建厦门人。1935年任厦门《星光日报》记者并开始文学写作。编著有抗战通讯特写集《今日的厦门》、《沦陷区的故事》。抗战时期撰写了大量通讯、特写、散文、杂文、时事评论,进行抗日宣传。1942年起在永安任《现代青年》、《新福建》月刊主编,是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的骨干之一。改革开放后结集出版了《侨乡纪事》、《风雨故人情》、《雨丝集》、《历史的情思》、《永久的思念》、《走笔写人生》、《无尽情思逐逝波》、《金婚岁月》(与谢怀丹合著)等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