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东方第一哨"、"北极村边防连"、"天涯第一连"等驻守雄鸡版图最远端的边防哨所上;在"雷锋团"、"临汾旅"、"钢铁红军师"等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里;在航母"辽宁"舰、"常规导弹第一旅"、"英雄陆航团"等我军新型作战力量的序列中,有一批来自西安政治学院的优秀毕业学员,他们始终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堪称我军"生命线"上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2.
儒家廉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等主张,折射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或多或少地会从儒家廉政思想中挖掘出些许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惩治、预防与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以德治国"思想、"干部自律"观念等分别是儒家"廉为政本"、"廉政为民"、"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修身正己"等思想的现代转化,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加强道德教育,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弘扬儒家"修身正己"思想,树立高尚品格,能够培养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弘扬儒家"廉政为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3.
2010年,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各项活动中,展示了许多改革发展成就,"深圳十大观念"最为瞩目。"深圳十大观念"的产生经过了几百万人参与投票和数十位专家学者反复辩论。"深圳十大观念"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十大观念"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深圳十大观念》一书也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追捧,自付印以来已加印5次,发行遍及25个省区市和港澳地区。本刊发表此文,以纪念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十大观念不仅是深圳30年奉献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心路历程、历史纪录和经典表达。""深圳十大观念"之所以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与"南方谈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回顾深圳从"南方谈话"到"深圳十大观念"的思想历程,对于我们把南方谈话彰显的改革开放和敢闯敢试精神传承下去,推进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从新闻媒体上看到神州大地到处传颂着被人们赞誉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军人"高铁成、"最美护士"何瑶、"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婆婆"陈贤妹、  相似文献   

5.
以"精准"的文化优选市场、以"精细"的文化强化管理以"精算"的文化集约经营、以"精锐"的文化锤炼队伍近年,江苏油建引导职工开展"四精"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强筋塑魂,推动企业发展。搭建载体,典型引路,"四精"文化成为员工自觉要求的动力通过职工大会、民管会、大学生入厂教育、家属座谈会及网络阵地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千湖之省"湖北,境内水网纵横、湖泊密布,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这里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和中心,也是全国交通航运的枢纽。省会武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自古就是"九省通衢"的战略要地。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和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分别带给武汉"江城"和"白云黄鹤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献解读入手,诠释郭象《庄子注》中"心"的概念,并通过郭象哲学体系里"圣人"、冥"、"迹"、"所以迹"等范畴,抽绎其理论对"圣人"的"无心"这一品质的勾勒,彰显郭象哲学"内圣外王"的旨归。  相似文献   

8.
张志军 《学理论》2012,(20):225-226
语文课程是中国一门传统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变迁模式与表现形式。考察语文课程文化视阈的历史变迁,得出古代社会道德教化型语文课程、现代社会知识工具型语文课程、未来社会自觉本体型语文课程的变迁模式,语文课程文化视阈解读现代语文课程,得出课程目标编制的"工艺学模式"、课程内容概念的"无故化缺席"、课程文化理念的"先天性缺失"等现代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预先设定型"向"生成发展型"转变、"训化传授型"向"对话互动型"转变、"分散刻板型"向"聚合情景型"转变的语文课程文化视阈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9.
"天人关系"是孟、荀共同关心的话题,孟子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天"是至善的,为"人性善"的终极担保;荀子提出了"天人之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力主"天"指自然界,并不关涉人性之善恶。孟、荀共同关注的重点是"人",孟子从内在超越和可能性视角认为人性可能为善;荀子则从现实性和经验两个层面对"人"之恶与伪进行了逻辑推演。孟、荀对"天"和"人"的互补性诠释,丰富完善了儒家人性观。  相似文献   

10.
"县权公开"标志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经历村级、乡级之后进入到县级政权的新阶段。"县权公开"是基层政治民主发展的自然延续,是规范用权、科学执政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战略举措。"县权公开"的重点在于"权力公开",而难点在于"权力监督"。"权力公开"要以"限权"为核心,直面权力公开的宽度和深度问题;"权力监督"要以领导的"限权"和人民的"扩权"为核心,在监督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发挥人民监督主体效用上有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孟志中 《学理论》2009,(28):27-29
"四气"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所多次强调并加以精辟阐述的朝气、锐气、正气、骨气。"四气"学说既包含着共产党人的全部"精、气、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又抓住了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新时期完整的"共产党人气节论"或"共产党人气节学说"。"四气"学说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整的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学说。  相似文献   

12.
季立功 《学理论》2010,(22):238-239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是否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只有"背弃"马克思主义,才能"守护"马克思主义。其"背弃"表现为以黑格尔哲学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拒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摈弃阶级政治、否定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如此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姿态,又何谈"守护"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过大是当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一道难题,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基层政工领导干部必须在引导、指导、疏导、开导、劝导五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扮演一线民警的"向导师"、"家庭顾问"、"知心朋友"、"心理医生"、"辩护律师"等五种角色。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媒体使公共事件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与情绪性都更为突出,这一特点无疑给政府应急管理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因此,必须通过突出"快"、立足"防"、注重"细"、全面"引"、提升"能"等措施,有效提升政府应对和处理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健 《求知》2017,(10):54-55
近年来,西青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大政方针开展理论宣讲,探索出了"民嘴"宣讲团这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基层宣讲新路径,通过宣讲人员"草根化"、宣讲内容"菜单化"、宣讲手段多样化、宣讲地点亲民化、宣讲程序规范化,有效解决了"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主创新”:全球化视角中的“中国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乔娜  任龙 《学理论》2009,(25):173-174
墨家思想在春秋战国之际与儒家思想并称为当时的"显学"。墨子提出的"兼爱"、"修身"、"三表"等思想对当代领导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所谓"兼爱"是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所谓"修身"是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所谓"三表"是指"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这些思想都对于当今领导者的为人、为官、决策等工作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由此形成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以及一个在户籍制度、公民身份之外的边缘群体——"农民工"的群体。  相似文献   

20.
余鹂文 《学理论》2010,(13):63-63
"天人合一"是中国先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文化之"潜质"。"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儒、道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两道中坚力量,对"天人合一"各有其独到的见解。通过解析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对于"天人合一"的不同见地,我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把握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原动力"——"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