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可谓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认为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 从布什上台前后的各种表态和公开讲话可以看出,推翻萨达姆政权是布什的既定方针和国策。特别是他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之一,其铲除萨达姆的决心和用意更是昭然若揭。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不避讳他们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于巴格达时间2006年12月30日晨被处以绞刑,媒体分析,这与伊拉克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不无关系。伊拉克战后,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别的冲突一直伴随着局势发展演变,而且呈不断升级的趋势,从战后初期解散伊拉克军队、解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到绞死萨达姆,什叶派开始清算逊尼派、向逊尼派讨回血债。随着新年的到来,两大派别的分歧也延续到新一年中,并有可能由于萨达姆之死而加剧。伊拉克前国防部长阿拉维2007年1月5日说,伊教派冲突正释放“中东地区积聚几十年的恶性力量,使整个中东地区秩序面临崩溃危险”。  相似文献   

3.
伊朗为什么没有像“金砖四国”一样走和平发展道路?伊朗未来的道路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9·11”事件后,美国先后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最终结果使伊朗摆脱了敌对的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的制衡。不仅如此,伊拉克什叶派的上台,还使中东隐然出现了一个“什叶派新月地带”,从而为伊朗提供了潜在盟友和广阔的缓冲地带。这种局面是当年霍梅尼“输出革命”想实现而没能实现的长久梦想。与此同时,阿拉伯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具有真正的影响力。这样,中东力量构成的此消彼长,使伊朗在缺少力量制衡的条件下,自动成为影响中东格局的…  相似文献   

4.
和平 《新视野》2004,(1):75-77
2003年即将走进历史。这是一个冲突与合作交织、热情向理智挑战、绝望与希望轮替的年份。在这一年里,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以其远超海湾战争的高科技内涵令人叹为观止,与此同时,全球反战力量则以空前的壮举深深地震撼了人类的良知。在这一年里,猖獗一时的SARS病毒突袭了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从另一个层面警示了全球化时代日益凸显的全球问题。这一年朝鲜核问题再成焦点;车臣问题成了俄罗斯母亲身上难愈的溃疡;中东地区阿以“怨怨相报”陷入恶性循环;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变成了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新温床。美国新保守主义政客“民主改造伊拉克”的热望撞到了中东地区现实的冰山之上,腾起的云雾使喧嚣一时的“新帝国主义论”黯然无光。最近国际政治的事态发展似乎表明,“9·11”事件后严重失衡的美国全球战略的钟摆开始回摆,至少,“先发制人”不再是美国外交嘹亮的号角。这样的变化,使2003年有了特殊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用审判萨达姆来展示美国式民主在中东跨出的第一步注定要失败。因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美国式民主在中东本没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更何况所谓的民主本就持有双重标准!其实,在美国的掌控下萨达姆的命运早已注定,目前出现的审判表演,只不过是由美国导演、伊拉克临时政府和萨达姆主演的政治秀。  相似文献   

6.
一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若没受教育,或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柏拉图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新闻报道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称“老萨”的也有,散见于较为活泼或略带戏谑意味的文字中。一日读报,一条黑体字主标题《萨翁俩女约旦避难》赫然人目。“萨翁”谓谁?萨达姆也。称萨达姆为“萨翁”,感觉就别有滋味了:若从父女长幼关系看,合乎情理;若从词性褒贬看,则尊重有余。从这条标题,多少反映出拟题者的人文取向。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表达人文关怀,今天,正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知并付诸实践。可惜的是,由于在一个较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贯彻其既定中东战略的重要步骤。对伊战争顺利取胜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也促使美国根据新的情况调整中东战略。而这一调整又必将对中东战略格局、地区安全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去中国访问,感觉就像回家埃及拥有人口7200万,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军力最强的阿拉伯国家。对整个中东地区来说,埃及的一举一动都是“风向标”。作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穆巴拉克的影响力不言而喻。78岁高龄、执掌埃及25年,使他成为硕果仅存的中东老一辈权威领袖、中东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多报道中,穆巴拉克都被描述为“典型的铁血强者”。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到今天,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萨达姆由高高在上统治伊拉克二十多年的一国之君,沦落为家破人亡的逃命者。我们禁不住想,萨达姆在东躲西藏之余,特别是经历丧子之痛以后,是否也有所反思:究竟是谁打倒了他?反观伊拉克战前、战后的一系列真相,我们不妨分三个层次加以剖析:一、美国的军队打倒了萨达姆谁都知道,是美国人打倒了萨达姆。3月21日,美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借口,发动了“打伊倒萨”的战争。战争中,美军“以大打小”、“以强打弱”,长驱直入;伊军则被动防御,几乎未经像样的抵抗即告溃败。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随着萨达姆政权的消失,伊拉克已基本落入美英军队的掌控之中。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直截了当地说,这场战争能够帮助美国“重整中东秩序”。重整中东秩序虽不是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全部动因,但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中东是历史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座标划分的,把由近至远的东方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以西亚为主,地跨欧洲、亚洲、非洲三洲的广大地区,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塞浦路斯、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这个地区有着美丽富饶的土地,拥有“黑色黄金”——石油资源,出口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2/3,特别是处于这一地区中心位置的海湾地区的8个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卡塔尔、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海湾地区战云密布,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外交上,美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军事上,美国兴师动众,调兵遣将。人们不禁要问:美伊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布什对萨达姆深恶痛绝,不除不快?美伊结怨由来已久美国和伊拉克堪称一对“老冤家”。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霸权的主角,它不遗余力地扶持以色列,在阿拉伯地区早有怨声。而伊拉克在萨达姆执政以后总是以地区大国自居,依持“石油美元”及其装备起来的武力,以“复兴”伊斯兰世界为号召,时有惊世“不法之举。1980年9月,伊拉克出兵伊朗,美出于当时战略考虑,支持发…  相似文献   

14.
碗不翻     
故事说,有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 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 孩子期望得到赞扬。他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布什总统“倒萨”决心已定,所以,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制定了一套又一套对伊动武计划,几乎所有计划的矛头都直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旦战争打响,萨达姆将在何处藏身?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研究和追踪的重点,也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最近,流亡在外的伊拉克前情报局长萨姆拉伊、萨达姆长子乌代的前秘书阿巴斯和伊拉克军官管理学校前校长陶菲克披露了萨达姆的一些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李院长,您好!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您认为研究中东的学者是最不怕失业的。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李绍先:中东这个概念是欧洲人提出来的。欧洲人把离他们近的东方称为近东,不远不近的称中东,远的称为远东。现在,世界各国多把北非和地中海东岸的西亚视为一体,统称中东。如果说,当前世界正处于400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中东则处于100年不遇的大乱局。作为世界公认的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地区,中东也是当今国际局势最动  相似文献   

17.
根据“ 大中东”计划,美国将与欧洲国家一起,“ 帮助”北非和中东地区的 !! 个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进行“ 改革”。美国的“ 好心”不禁令世人诧异: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美国又要对中东耍什么花招?首当其冲的阿拉伯国家更是被美国的这一计划所困扰,它们都在为如何应对美国的新挑战而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8.
环球资讯     
世卫组织制定针灸穴位世界标准11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筑波市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就针灸中使用的361处人体穴位的位置制定了世界统一的标准。伊朗试射“流星-3”型中程导弹11月2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说,伊朗军方在当天开始的军事演习中成功试射了多枚“流星-3”型中程导弹,这种导弹可携带多枚弹头,射程达2000公里,可覆盖以色列全境及美国设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萨达姆因杜贾尔村案被判处绞刑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对杜贾尔村案进行宣判,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因反人类罪被判处绞刑。巴拿马当选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1月7日,巴拿马在第6…  相似文献   

19.
边城满洲里     
曲成 《实践》2005,(1):46
“边城满洲里,富饶多美丽,湖水荡渔船,草原连千里……”这首优美的歌曲把边陲小城满洲里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这座被誉为“亚洲之窗”的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似一只振翅高飞的天鹅,翱翔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西部;又似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北疆。 1901年前,满洲里地名为“霍勒金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中东铁路修建之后,成为俄罗斯进入中国的首站,定名为“满洲站”,意为“自此便进入中国满族统治地区”。俄语把“满洲”译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时去掉尾音“亚”而变成了“满洲里”。后来随着城市  相似文献   

20.
按照美国的意图,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会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忠实盟友。但美国政府没料到的是,战后的伊拉克依然是麻烦不断,社会治安极度混乱,驻伊拉克美军几乎是每天都遭到偷袭,就连驻伊拉克的联合国人道救援组织也不能幸免。伊拉克安全形势日益恶化,战后政治和经济重建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