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3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条消息的标题格外引人注目:《钟南山院士“寸步难行”大会堂台阶换了“明星”》。该报道说,3日下午两点半.当钟南山委员清矍的身影出现在广场时.立即陷入了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一一摄影记者的“长枪短炮”、文字记者的录音笔、电视记者的话筒.把钟南山紧紧围起来。从天安门广场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台阶只有30米左右,但钟南山却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李肇星:关爱青年记者 今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前五分钟,被几十名记者围住的外交部长李肇星眼看脱身无望,便使出“调虎离山计”,说:“看,谁的一百美元掉地上了?”记者们却不上这个当,仍把注意力集中在李肇星外长身上,更有记者说:“有你在,美元再多也不捡!”引得一边的保安也忍不住笑起来。  相似文献   

3.
王治国 《党的建设》2011,(11):58-58
据《陕西日报》报道称,陕西省定边县群众反映,该县马莲滩沙地森林公园大量树木枯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定边县林业局局长孙怀胜竟然说:“老百姓是吃饱了撑的!”“老百姓就是事多,好多就是缠访、闹访!”记者问:林业局对公园不是有监管责任吗?孙局长答:“我们的监管只是报项目、设计等。”记者又问:公园的面积有多大?孙局长说:“这个你没必要问。”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5.
甘辛 《党建文汇》2001,(1):25-25
官司源于《海峡都市报》的一篇报道。1999年11月25日该报以《夜宿湖美,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报道说,记者下榻这家酒店后,就有几批小姐先后打来骚扰电话,称可以上门提供“聊天、洗澡、按摩、做爱”等服务。当记者表示对安全有疑虑时,一位小姐竟说:“我们湖美在整个福建省最安全,是四星级的。如果有什么事的话,警察会通知酒店,然后酒店再通知我们。”  相似文献   

6.
水中鱼 《党课》2013,(8):114-114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总裁刘易斯·沃克,有一次接受记者有关稳健投资方面的采访。聊了一会儿,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沃克说:“在几分钟前,我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其实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出在‘有一天’的表述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所以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  相似文献   

7.
稳住心神     
西尧 《奋斗》2008,(8):60-60
干部干净干事,千条万条,稳得住心神是根本一条。有人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一名泥瓦匠出身的部长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您觉得部长和泥瓦匠有相似之处吗?”部长答:“当然,他们都需要保证在高处而不昏头!”其中的真意就是要稳住心神。  相似文献   

8.
有记者就保障房建设问题采访某市某委宣教中心,一位杨姓女处长接电话时态度很不友好,记者表示了不满,杨处长这样教育记者:“你不要搞错,你来采访,我解答,你才能拿到稿费。我代表某委拒绝回答……”同事问:“公众的疑问你们也不答?”杨处长说:“你能代表公众么?你以为你能代表谁?”——瞧杨处长这火爆劲儿,继续说下去.估计“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话就要飙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清清白白写稿堂堂正正做人大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永海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然而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刮进了新闻界,有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每天早晨起来,第一时间就是点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信息,看新的一天确诊病例增长数字。短短几天,从最初的两千多人增长到了一万多人。疫情地图上,病毒正张开魔掌从武汉向四围肆虐扩张,颜色由白到橘红到砖红到深褐。想起钟南山院士1月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疫情在一周或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不会再有大规模增加”,我便不再恐慌。现在,疫情防控情况已如愿好转。  相似文献   

11.
见不得人     
佚名 《党员文摘》2009,(3):15-15
县电视台记者到某乡就县里实施的一项政绩工程进行采访,硬拉住农民要他说点好话。农民被记者劝得无奈,只好按记者的话说了一遍。说完后农民问:“播出时能否把我的脸用马赛克蒙起来?”记者奇怪地问:“为什么?”农民说:“电视里不都这样吗?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时就用马赛克把他的脸遮住。现在我违背良心说了这些话,也见不得人呢!”  相似文献   

12.
过去,有一位22岁的年轻人自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个英国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却四处碰壁。为了求职,他从英国北方,一直寻寻觅觅到首都伦敦,最后,他走进了世界著名的《泰晤士报》编辑部。 “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他十分恭敬地问。对方看了看貌不惊人的他,说:“不要”。他又问:“那需要记者吗?”“也不要”。对方回答说。“那么,排字工、校对呢?”他毫不气馁。“都不要!”对方显然已经不耐烦了。他却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良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那你肯定需要这…  相似文献   

13.
陈德铭的坦诚和直率常给媒体留下深刻印象。一次,有记者曾听到他在会议上打断并批评一位官员“感谢省政府、感谢市政府、感谢开发区领导”等客套话。在那天的会议上,他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能为你做什么?”有媒体评价说.陈德铭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从来都是以理服人,“他的坦诚是建立在学识、自信和事业心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4.
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恩江镇,1975年10月3日病逝于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岗位上的周兴,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在他5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28年从事专职保卫工作的经历。毛泽东对周兴的评价很高,1937年他对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我以为周兴是无产阶级的宝剑。”1962年他又在七千人大会上风趣地说:“唐朝有个周兴,是酷吏,残害百姓。我们的周兴是保卫人民的。”  相似文献   

15.
在形象工程的起跑线上刘风梅权王军“再过几年,我就要解甲归田了,也不再贪图什么升迁、什么名利。”这是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然而,我们知道他仍在拼搏、仍在奋争,而且干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问他:“为什么?”他说:“本性。人家交给咱的事干不好心里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周恩来做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别的地方都没改动,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有一次开座谈会,大家发言完了,主持会议的人说:“现在请周总理作指示。”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6,(3):91-91
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冷静。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他接着解释说:“‘兢’是兢兢业业的‘兢’;‘慎’是谨真的‘慎’。”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繁峙县副检察长穆新成被纪检部“实施“两规”后,从穆家查出的财产金额一度成为社会盛传的热点话题。有说4亿多元,有说两亿元,而记者从可靠渠道获知的最新消息是:穆新成资产肯定超过1亿元,其他的还在调查。“两规”当天扣押回的车辆就有5辆,部价值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图说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20.
在1983年6月1日中共中央召开的民主协商会议上,胡耀邦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这次会上同志们发表的意见、提出的建议,中共中央深表欢迎,我们还要认真研究采纳,但是有一句话提出来同大家共勉:‘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作为参加会议采访的记者,我赶紧把这句话记了下来。散会后,我便问胡耀邦:“您最后讲的那副对联可不可以写到新闻报道之中?”“什么对联?”胡耀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