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WOT分析贵阳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贵阳民族生态旅游产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气候优势,紧紧围绕避暑旅游与生态旅游开发,构建与喀斯特自然美景和文化产业耦合互动的特色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升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10)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一时,对于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放开粮食生产和经营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有人认为,农田的弃耕抛荒及税费征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也相应会浮出水面。本文从5个方面提出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蔡章祥 《政策》2003,(3):47-4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出口市场扩大和多元化;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产业和企业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就全国而言,是机遇大于挑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宣恩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为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沉着应对,趋利避害,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变压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实践》2006,(3):31-32
不平凡的“十五”,不平凡的成就。面向未来,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发展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联合国”。1999年11月15日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两国政府关于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双边协议的新闻公报。至此中国在近14年的加入WTO的艰难历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加入WTO是利弊共存的,从近期看挑战大于机遇,从长期看机遇大于挑战。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给中国带来五方面的机遇。首先是可以增加国内的就业。由于竞争力不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  相似文献   

6.
印度"向东看"对我国与东盟的合作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时于处于大西南属于欠发达地区且长期处于改革开放的后方的云南省来说挑战大于机遇.如何在印度"东向"进程中,抓住和利用好机遇是云南省新一轮开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云南对外经贸合作的关系中,缅甸因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又因其是印度通向东南亚的门户,连接"三亚"和"两洋",是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前哨阵地,处在极其重要的枢纽位置上.云南则是处在中国内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枢纽,被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具有连接"三亚"和"两洋"的地缘优势.本文正是以学界公认的两个边界相连的"枢纽"为中心,阐明云南在应对印度"向东看"时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以缅甸为桥梁,承接印度"东向"进程的一些战略选择之思考.  相似文献   

7.
吴新雄 《政策》2008,(5):11-12
根据会议主题.结合江西实际,谈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中部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部六省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 机遇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不可逆转。竞争的格局决定着国际国内企业集团要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8.
在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今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鲁志强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曾提出过类似“中部塌陷”的预警,而如今,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9.
<正> 湖北省妇女理论研究会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妇女理论研讨会,集中讨论了改革中妇女解放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现将部分观点摘述如下:改革与妇女解放 1.生产力发展与妇女解放的关系。有人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决定性力量。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为妇女解放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但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首先是中央提出并逐步实施加速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省委、省人民政府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在全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对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入WTO,从整体上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形成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本文从我国加入WTO所具备的条件分析人手,全面地分析了WTO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机遇;同时指出,有挑战未必不是好事,有挑战就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只要全国上下统一思想,认真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完全有把握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买方市场的成因,存在多种观点。有人认为是由于货币政策偏紧及其所决定的国内总需求不足所致;有人认为主要是结构性供大于求;有人认为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滞后于收入水平提高的问题。本文认为,买方市场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它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  相似文献   

13.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9,(1):M0002-M0002
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告别难忘的2008年,我们开始2009年的崭新岁月。新的一年,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蕴含着重大机遇,机遇总体上大于挑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道路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节奏,同时也使社会公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信仰、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源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出现的新变化,有人认为有喜有忧,有人认为喜忧参半,也有人认为喜大于忧,还有人认为忧大于喜。从社会风气上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讲究公德、伸张正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不讲公德、见利忘义、见死不救、…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和善于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  相似文献   

16.
苏应奎  代孔利 《创造》2002,(3):36-38
我国“入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融入与竞争同在。有人说,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报刊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在这个“地球村”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500强与中国大型企业发展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常务副理市长鲁志强以“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近几年中国外交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中国外交总体上是成功的,当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当前中国外部环境虽然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却比以前更为复杂,新挑战中的两难成分趋多。美国因素使得中国周边环境异常复杂,应对起来难度更大,但是并未出现根本性的逆转。要更好地应对挑战,中国外交首先需要搞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9,(3):79-79
面对衷鸿遍野的裁员风,不同的人反应各异。有人认为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有人认为车到山前自有路,失业并不可怕;有人担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下一个可能轮到自己:有人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被“炒鱿”之后,正好破釜沉舟开拓事业第二春;但有也人认为被公司解雇很丢脸。世界末日来临。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内需,也给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良好机遇。有人认为城镇化必定催生未来房价再度大幅上涨,这是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实际上,我国未来的城镇化是一种新型城镇化,这种新型城镇化会对未来房价走势形成制约与挑战。为了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条件,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房地产业发展进行坚定不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