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勇良 《今日浙江》2011,(18):62-62
今天我想用“十指紧扣”这样的譬喻,来形容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坦率地说,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有感而发的,因为当前我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已大不如前。有一次在基层调研,一位乡镇干部直言不讳地抱怨与群众关系很难处理,说是“他们很难对付”。  相似文献   

2.
杨孔柱 《群众》2012,(4):88-88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条重要措施。可是,有些党员干部却反其道而行之,“讲迷信不讲马列,讲假话不讲真话,讲别人不讲自己”,群众称他们是“另类三讲干部”。  相似文献   

3.
现在,“为民作主”这种说法颇为流行,尤其在谈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方面,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特高。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将这一词语常挂在嘴边上,似乎大讲“为民作主”就等于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实事就一定要去“为民作主”。这话干部说起采虽然顺口,但群众听着却刺耳。其实,这恰恰是“主仆”关系的错位。谁是主?谁是仆?我们的一些干部往往把关系给弄颠倒了。为民办实事应该,“为民作主”却不宜提倡。人民群众和干部的关系,是“主仆”关系,是血肉关系,是鱼水关系。人民群众是主  相似文献   

4.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同志曾指出:现在我们看干部和用干部,还习惯于用传统的标准,而不习惯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即生产力标准。衡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称职不称职,合格不合格,我们往往认为只要不贪不拿,不嫖不赌,群众关系好就是好干部,就没毛病。他认为,没...  相似文献   

5.
<正>重要发现 超九成公众认为领导干部上讲台“有必要”。在对与“领导干部上讲台”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群体——领导干部、高校师生、专家学者的深度采访中,98.1%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不少干部反映,去学校授课比对干部授课更感责任重、压力大,存在“不愿讲”“不敢讲”“不会讲”的情况。对于讲什么、怎么讲还存有困惑,担心学生不爱听,担心言多必失,担心被误解、被炒作。  相似文献   

6.
群众对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吹、拉、弹、唱”问题,很为不满,希望在‘三讲’教育中认真解决。 ‘吹’——吹牛皮,爱吹不爱批,夸大成绩,掩盖问题。讲成绩铺天盖地,讲问题九牛一毛。“颂歌入耳神仙乐”极少有坦诚的批评。善吹牛的干部练就一付好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10,(22):F0004-F0004
2001年2月,磐安县胡宅乡在农村“学教”活动中,了解到群众反映到乡政府办事环节多、事难办、人难找等意见,乡党委、政府决定把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采用“一人掌管六个印,天天服务老百姓”的方式。设立了“365办事窗口”。即变过去群众找干部办事为干部等群众办事;过去办事要多次、分散找人为一站式服务,找一人即可:过去干部“一人一岗”,现在要求干部做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干部;过去办事讲人情,  相似文献   

8.
这次“三讲”教育的着力点是解决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是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解决好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公仆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干部来自人民,人民供养着干部,干部是人民的公仆。1、从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上看,有了群众才有干部,党员干部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既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又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甚至可以说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更不是水与火的关系。2、从目前各级领导干部产生的途径和渠道来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种是选举产生,一种是由党组织委任,而不是天生就可以当领导干部。近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论是公示制的试行,还是“一推双考”的逐步推广,都要按干部“四化”方针,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办事。有人说:干部“四化”,关键是有人(特指领导)说话。我看不对,关键是群众首先说话。当然,领导职务的高低,并不代表个人身份的贵贱,而只是表明你...  相似文献   

9.
衡量一个地方的干群关系好不好、亲不亲,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看群众见了干部是“躲着走”还是“围着转”。在有的地方,看见干部来了,群众就躲在一边,不愿意碰面,更不愿意同坐一条板凳。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么几条:要么干部太凶,群众“惹不起躲得起”;要么干部高高在上,群众敬而远之;要么干部不为群众谋利益,群众懒得理睬;要么干部太腐败,群众“眼不见为净”……如此这般,干群关系一定很紧张、很糟糕。而在有  相似文献   

10.
作好群众信访工作,化解矛盾,是基层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关系比较紧张,群众有问题不是找基层干部,把问题在基层解决,而是层层上访,不但增加农民自身负担,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增加了不和谐因素。在一些地方,群众说干部“不像话”,干部说群众“不听话”,便形象地说明了干部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状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一个群众与干部顺畅交流的渠道,让老百姓能与乡镇干部拉拉家常,发发“牢骚”。海“不像话”与“不听话”@沈泉涌  相似文献   

11.
高龙尧 《湖湘论坛》2003,16(6):28-29
建设湖南全面小康 ,从何着手 ?这虽然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 ,但关键的一环 ,就是要讲政德 ,以干部的模范行为引导群众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因为人的文明 ,是实现湖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前提条件。群众文明了 ,就可以创造出上述三个文明。而群众文明 ,又不是自发产生的 ,因此 ,干部的模范行为的先导作用 ,就至关重要。政德与官德相连 ,是干部为官从政的道德规范。政治品德在干部从政活动中起着“总开关”和“方向盘”的作用。讲政德 ,就是要厚德载物 ,以德治国、以德治吏、以德兴业。天地之间 ,一个“德”字 ,可以维系众心 ,…  相似文献   

12.
读了《莫让政策“倒灌”》一文(载《党建研究》1998年第11期),觉得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掩卷而思,又觉意犹未尽。以往,人们习惯了在贯彻执行政策上“干部讲、群众听,干部咋说、群众咋干”的一套做法,并视之为理所当然。所以,一旦反过来,由群众讲给...  相似文献   

13.
铁路主要运输站段开展“三讲”教育以来 ,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已经十分尖锐地摆在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面前。对这些批评、意见和建议 ,能否做到真诚、诚恳 ,正确对待 ,是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 ,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 ,一名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觉悟高不高、思想作风过硬不过硬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不仅关系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能否得到发扬 ,而且直接影响着“三讲”教育的质量 ,关系到“三讲”教育的成败。一、态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 ,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很多干部只走上层路线,“跑官、要官、骗官”,不走群众路线,对群众疾苦熟视无睹,对群众要求麻木不仁。部分乡镇干部还向群众索、拿、卡、要,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严重损害了干群的鱼水关系。邵阳县为从根本上杜绝干部的“老爷”作风,一改过去那种空喊口号,走过场、图形式的做法,大胆转变观念,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5.
下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有的群众对干部讲大道理当面点头,背后发牢骚,认为“太虚”。有些单位搞教育,表面看听得很入境,实际上脑子已“开小差”。在一些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大道理一箩筐,不如‘大团结’一张、“辛辛苦苦讲一年,抵不住上街转半天”。一些基层政工干部反映,“正面道理难灌输”是当前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不关心群众的疾苦,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就是不讲政治。我们对老百姓应该持什么态度?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虚情假意,不能三心二意,这就是政治”。听罢此言笔者颇有同感。 讲政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着党和国家重大权力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已基本告一段落,科学总结“学教”活动的经验,巩固、深化“学教”活动成果,确保“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正确理解“学”与“教”的辩证关系“学教”活动的“学”与“教”与通常意义的“学习、教育”的关系应有所不同。通常意义的“学习”、“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并列关系,而“学教”活动的“学”与“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递进关系。“学”在于感知,解决感性认识;“教”在于认知,解决理性认识。通俗地讲,学习是基础,是手段;教育是深化,是目的。同时,教育又反过来促进“学习”反复进行,从而使教育向更高层次递进。因此,“学”与“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从“学教”活动的基本方法看:学习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行之有  相似文献   

18.
时下,常有干部心生怨言:“现在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为什么群众工作难做了?是群众不通情达理了,还是群众不领情了?我在参与全市干部“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大走访和组工干部“基层走亲、服务暖心”下基层活动后,对做群众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说群众工作难做,我想问题不在群众,主要在于干部脱离了群众,没有把服务群众当作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少数党组织“服务群众却不深人群众”,少数党员干部“身入群众却不了解群众”的现象,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探索推行“一二三四五”群众工作法。通过“一结亲、两承诺、三自省、四必访、五服务”,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服务基层、结亲连心,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使“一二三四五”群众工作法更接地气,区委组织部分别召开了6个层面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共收集到60多位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40多条。区委组织部在汲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区委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行“一二三四五”群众工作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1、以身示人立表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笃”。在一定意义上讲,以身示人既是战斗力,又是生产力。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作表率。以身示人立表率,从外部看它是一个行动表现,在内涵上讲,它是人生的品德、道德、美德,实质是当官者的官德。2、以品正人立人格。人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