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举制度是宪法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选举法是重要的宪法相关法(宪法性法律)。新中国选举制度的建立吸收了世界各圈选举制度的经验,吸收了我同民主革命时期人民民主政权选举制度和选举实践的经验,与我闺历史上任何旧的选举制度都不同。目前,它主要南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国家机构选举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这三大选举制度构成。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我国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中将逐步实行城乡同比例选举。这个建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政治公平正义的具体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这个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票的重量     
正大幕开启的基层人大换届选举,令全社会再次审视选举权利。"同票同权""流动人口选举""从纸上选人到见面选人"等制度演绎的善意和公平,让选票更能表达民主和正义,让选民触摸到选举权利的尊贵。"同票同权"一直是我国选举制度应对社会存在、社会转型的价值追求。选举法历次修改见证了走向权利平等的历程。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相似文献   

4.
谭涛 《楚天主人》2011,(3):33-34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代表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联系。人大代表与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主要体现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是了解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探索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方法与途径,构建制度化、经常化的有效的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模式,2008年国庆节期间,  相似文献   

6.
201O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开启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大门,是我国人大制度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场深刻革命,在城乡统筹,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为开辟“同票同权同值”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新时代确立了重大原则,奠定...  相似文献   

7.
《辽宁人大》2010,(1):10-11
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省人大常委会建立30年来,始终把人大代表作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将代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同人大代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韩强 《岭南学刊》2008,(4):24-27
以改进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来推进党内民主的实现,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进程中,既要形成对党内选举的正确认识,也要以科学原则指导党内选举制度的建设。要以干部选举为突破口,推动党内选举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傅娟 《人大研究》2013,(2):13-16
我国宪法规定的选民直接选举县乡人大代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根本的民主活动,也是我国选举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始进行的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1979年以来我国依法进行的第10次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第9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大》2010,(4):6-7
2010年3月14日上午9时12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2909名代表投下神圣一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比、同票、同权”。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  相似文献   

11.
历经57年、经1次重新修订、5次修改,于2010年3月14日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新选举法)最终明确: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实现城乡居民选举的“同票同权”。  相似文献   

12.
英国、日本议会选举制度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日本议会选举制度的若干特点卓越一、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1.英国议会选举实际上就是议会下院的选举英国议会分成上院和下院两个部分,上院又称为贵族院,贵族院同英国国王、枢密院、掌玺大臣等一样,都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时与封建贵族相妥协的产物,贵...  相似文献   

13.
(三)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同“一党专制”具有鲜明的本质区别 1.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同“一党专制”在共和问题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选举制、限任制、制衡制三个方面。在选举制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一开始就实行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普选制。虽然在直接选举的进程上有所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正在为完善选举制度开拓广阔的前景。与此相悖的是,任何一个实行“一党专制”的国家,不可能搞真正规范意义上的选举制。其中有的“一党专制”国家虽然也有选举,  相似文献   

14.
选举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大论断,发展人民民主首要的是完善选举制度,发展选举民主,因为以选举制度为基础的人大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选举民主,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2011,(2):51-52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选举法等法律中。1953年颁布的第一部选举法确立了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蓝本,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一次普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正式确立。1979年7月颁布的第二部选举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全国人大和大部分地方人大都顺利地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各级人大代表。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有的地方,选民不选选票上的候选人,而在选票的另选他人栏中,填写畅销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对选举很不认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人大代表机制的思考。为什么选民对人大代表的选举不关心,同我国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村民们认真激烈和积极参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呢?这说明我们的代表机制同广大选民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有差距。我国代表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09年10月27日、12月23日两次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拟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意味着我国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将取消城乡差别,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一改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期特别策划,深入分析城乡代表名额分配的发展过程和时代背景,记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20日,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选举55名镇人大代表。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后,重庆市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第一选",也是该市作为"城乡同比例"换届选举的首个试点镇。城乡同比例选举,就是人大代表名额,在城市和农村按照人口数实行同比例分配。以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14日上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高票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新《选举法》的第一大看点就是规定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原则,这标志着淄博市淄川区2007年的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制度改革首次得到确认,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迈入了“同票同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没有选举就没有现代民主政治;没有平等的选举就没有真正的民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十七大的表态意示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前进。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