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第三条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应当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根据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住房状况合理确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 %。第四条 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第五条 城镇最低收…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目的) 为了保障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帮助个人或者家庭克服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救助,是指由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对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本市城乡居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条(社会救助的原则) 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救助水平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与法  相似文献   

3.
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困难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来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拿出数十亿元资金,用于这方面支出,使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困难的突出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1997年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制定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所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目前主要是指无生活来源、无劳…  相似文献   

4.
李可  宾语 《法制与经济》2008,(19):18-2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是国务院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而制定的。正因为低保金是维持他们基本衣、食、住的救命钱,国家明文规定款额必须当月发放到群众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没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条件。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生活保护法中有关生活保护要件的案例——著名的加藤案和中鸠案的探讨,为今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修改和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条保障线"是指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形成的包括养老与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以企业为基础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完全由财政支持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线。这三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当你在企业上班的时候,应当由国家、企业和你自己三方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备你在失去劳动岗位或劳动能力的时候享用。当你下岗进了再就业中心并签订了"协议"后."中心"会在协议期内根据有关政策法规为你发放基本生活费,并且帮助你实现再就业.协议期满如果你还没有就业.可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符合规定的失业人员可享受最长两年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国家福利制度.但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引导城市居民诚信申保、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保条例的制度设计缺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自实施以来在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制度设计方面的缺憾,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期待低保条例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明确规定在我国宪法及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的提高,原有的规则及标准已不适用社会的需要。本人几年来深入鞍山市铁西区繁荣街道进行调研,深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了解、调查、分析,探索完善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 为建立本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和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试点区内城镇廉租住房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者以低廉的租金配租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房。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生活保护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中,随着从仁爱慈善的救贫思想朝着贫困者生存权保障理念的转变,日本历史上曾承担过贫困救助重要职责的民生委员的法律地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生活保护行政的末端行政机关变更为协助政府工作的协力组织。我国应沿着法治的轨道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正确地发挥居民委员会在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内的民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制动态     
新闻回放 福建厦门 为最低生活保障立法 9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人大常委 会开始审议《厦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办法(草案)》。据悉,用法规采确保在 城乡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在 全国尚属首次。 厦门市从1993年开始探索并建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时全国 只有厦门市和上海市在开展这项工作, 如今,一张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最低生 活保障网已在厦门市初步形成。截至今 年6月份,全市共有8538户26017人享 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上半年全市共支 付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130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成员”、“直系血亲”、“亲属”等均为法律概念,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无权对上述法律概念随意进行解释。“家庭”在法律上等同于户籍,“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户籍内永久共同生活.每个成员的经济收入都作为家庭共同财产的人。“家庭成员”与“直系血亲”、“亲属”并非同一概念,具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不一定互为家庭成员。 二、根据保险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无效。所谓“明确说明”.是指保险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之前或者签订保险合同之时.对于保险合同所约定的免责条款.除了在保险单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还应当对有关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等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代理人作出解释,以使投保人明了该条款的真实含义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1999年10月1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这项制度实施至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典型城市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5,(4):111-111
问:对于一些社区矫正对象因为多种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如何办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7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第十一条规定,拥有汽车、摩托车、手机、享用高档烟酒等非生活必需高档消费品,以及炒股、赌博、子女择校等人不得领低保,同时,细则还规定饲养宠物者也不得领低保。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企业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第三条 (定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了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本规定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是宪法对公民物质帮助权的规定,但宪法的原则规定要想变成公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权利,必须依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1999年9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规定自同年10月1日起实施,真正将这种宪定权利落实为一种法定权利,被誉为城市居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当宪法规定的物质帮助权成为公民在法律上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