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昆明系小白鼠为试验动物,观察了白细胞介素3(IL3) 对猪瘟病毒E2 囊膜糖蛋白( HCV E2) 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用DNA 重组技术将HCV E2 基因和小白鼠IL3 基因克隆到pIRES1neo 质粒,因在两者之间有脑心肌炎病毒(EMCV) 的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 片段,可得到HCV E2 基因和小白鼠IL3 基因双表达质粒pIRST IL3 ,用pIRSTIL3 免疫小白鼠后,经ELISA 法检测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HCV E2 抗体效价。结果显示,IL3 能显著提高HCV E2 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表明IL3 可作为HCV E2 基因疫苗的细胞因子佐剂。  相似文献   

2.
用 4种不同佐剂乳牛乳腺炎多联疫苗进行兔免疫攻毒试验。结果 ,蜂胶疫苗效果最好 ,铝胶疫苗次之。对昆明系小白鼠注射蜂胶疫苗和铝胶疫苗后第 30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水平达到最高 ,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抗体在第 2 1d达到峰值。在免疫健康泌乳牛的试验中 ,3种佐剂疫苗的免疫效果依次为蜂胶疫苗、油疫苗和铝胶疫苗 ;与对照组相比 ,免疫效果均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及细胞因子、CpGDNA、化学佐剂、共刺激信号分子、化学因子、黏附分子等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免疫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陕西省近期猪瘟流行野毒株E2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 pMD 18 T载体 ;经转化、筛选、鉴定后 ,测定了核苷酸序列 ,根据C株、Brescia株和Alfort株确定起始氨基酸三联体的正确位置后进行 gp5 5氨基酸序列推导 ,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 ,该猪瘟流行毒株的E2核苷酸序列与C株、Brescia株和Alfort株的E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81.9%、83.4 %和83.5 % ;相应地 ,gp5 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4 .8%、95 .6 %和 95 .3%。将此E2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FastBacHTb后获得了重组质粒 pFBHT E2 ,进而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 ,发生转座作用 ;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了含E2基因的重组DNA ,将其命名为rBacmid E2。此研究为进一步在昆虫细胞中表达E2基因、开发研制猪瘟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1982年以来,发现甘油对冷冻保存的油佐剂疫苗有稳定作用。乳状液制备前于水相加入5~10%甘油,所制乳状液可以耐受冻融(有的反复冻融数次),稳定性不受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前,我国油佐剂疫苗制造工艺尚不十分成熟,油佐剂不稳定问题还比较突出,有时出现疫苗抗原成分尚有效而乳状液破乳的情况,影响疫苗有效期。如果加入适量甘油以增加对冷冻稳定性,将疫苗冷冻保存,则油佐剂在冷冻期间老化过程基本停止,直到出厂化冻才重新开始,这对疫苗的检验、保存、出厂使用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猪瘟病毒(HCV)E2囊膜糖蛋白基因疫苗表达的抗原在小白鼠胫前肌中的分布及消长。结果:HCVE2基因疫苗pCDST接种小白鼠胫前肌后,表达的E2抗原主要分布于肌纤维膜上,少量分布于肌纤维间,在细胞浆中很难检测到E2抗原;用HCV基因疫苗免疫后1d,E2抗原已有表达,13d抗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30d仅检测到少量抗原。  相似文献   

7.
用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制备仔猪水肿病甲醛灭活苗、氢氧化铝胶苗以及4种含量的左旋咪唑佐剂苗.用0.1mL剂量免疫小白鼠,在免疫后24 d用强毒株培养液攻毒.结果氢氧化铝胶苗和10、20 mg/mL的左旋咪唑佐剂苗可使小白鼠获得87.5%的保护,而5、40 mg/mL的左旋咪唑佐剂苗可使小白鼠获得75.0%和62.5%的保护,甲醛灭活苗只能使小白鼠获得50.0%的保护.试验结果提示,左旋咪唑佐剂苗对仔猪水肿病菌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不同剂量的左旋咪唑对免疫效果影响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毒株S1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包装PEDV S1重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经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高效稳定表达S1蛋白的重组细胞系HEK-293T-S1;生产、纯化S1蛋白,添加佐剂制备成重组S1亚单位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实验用巴马小型猪,评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RT-PCR和nPCR扩增由4株甘肃省近期(1997-1998)猪瘟流行野毒株的E2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经转化、筛选、鉴定后,测出核苷核序列.4株流行毒株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2%-99.7%,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8%-99.0%.这4株流行毒株;与C-株(疫苗种毒)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2%-84.3%,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9%-90.2%,表明近期猪瘟流行毒株与C-株的gp55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细菌CpG-DNA对犬免疫增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犬瘟热病毒为模式病毒,将CpG-DNA与铝胶、蜂胶2种对照佐剂分别与犬瘟热病毒灭活疫苗配合,给犬接种疫苗前后用微量中和试验抽查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根据抗体效价高低判断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3种佐剂疫苗均能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但组间抗体效价有显著差异(P<0.01),CpG-DNA的免疫增强作用明显高于其它2种佐剂,CpG-DNA所诱导的抗体效价较蜂胶佐剂高5倍,较铝胶佐剂高7倍.  相似文献   

11.
依据CpG基序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 ,人工设计合成了硫代修饰的多种CpGODN序列 ,通过兔、小鼠和猪体进行了与铝胶、2 0 6佐剂和蜂胶佐剂的配伍和比较试验 ,用ELISA法测定加单一佐剂或联合佐剂组疫苗诱导的抗猪囊尾蚴病的抗体含量 (IgG或IgG2a)和效价 ,用MT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法测定刺激指数 ,进一步证实了CpG基序的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以及与其他佐剂联合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CpG基序以 1个TpC的 5′端开始 ,紧接着 3个GTCGTT基序 ,基序与基序之间由TpT或T分隔 ,在兔、小鼠和猪都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获得大量纯净肌幼虫,经冻融、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出肌幼虫可溶性粗抗原,按不同剂量分别用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及油性剂乳化后间隔1周分2~3次免疫小白鼠。最后一次免疫后1周攻击感染。攻击感染后7天查检肠道成虫估计成虫的生殖能力。攻击感染后5周剖检肌幼虫。结果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及油性剂的作用近似。弗氏完全性剂组以0.3mg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减虫率达65.71%;氢氧化铝佐剂组以0.6mg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减虫率达71.7%;油佐剂组以0.3mg抗原诱导的减虫率最高达62.32%。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佐剂对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抗原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到能有效提高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抗原免疫原性的佐剂,将ISA206、ISA15A、GEL、CP934、CP940五种佐剂与PCV2灭活抗原混合,配制疫苗后,进行小鼠免疫试验及猪体攻毒保护性试验。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ISA206和ISA15A组的ELISA抗体、中和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刺激指数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ISA206组与ISA15A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猪体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ISA206组的ELISA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包括ISA15A组)(P<0.01),二免后ISA206免疫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刺激指数与ISA15A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攻毒后,ISA206组仔猪相对日增重高于其他各组(P<0.01),体内带毒和体外排毒的仔猪数量最少(各2头)、持续时间最短(分别在第11天和第7天消失)。病理切片显微观察显示,攻毒后ISA206组的组织病理变化最为轻微。上述结果说明,佐剂ISA206配制的疫苗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佐剂疫苗。  相似文献   

14.
现代疫苗佐剂与呈递系统国际会议于 2 0 0 3年6月 4 6日在爱尔兰都柏林召开 ,我国部分学者给大会寄送了论文 ,笔者为应邀代表之一 ,只因当时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而未能出席。这次大会共接收来自 2 5个国家的 14 8篇论文 ,这些论文基本代表了当前世界新型疫苗佐剂与呈递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仅列出大会发言和公布的论文题录 ,以为同行选择阅读有关文献提供方便。1 会议发言论文 ( 6 2篇 )1.1 作用机制佐剂作用的免疫学原理 (爱尔兰 ) ;树状细胞的抗原呈递 (加拿大 ) ;疫苗佐剂诱导Th1和Th2的机制 (英国 ) ;上皮细胞在ADP糖基化肠毒…  相似文献   

15.
用淫羊藿蜂胶佐剂0.2mL和0.4mL分别对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并于24日龄时以相同剂量重复注射1次,以注射后不同时间检测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28日龄小白鼠隔日皮下注射淫羊藿蜂胶佐剂0.2mL,并以环磷酰胺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蜂胶佐剂能显著提高雏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0.4mL剂量组明显优于0.2mL剂量组;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能明显增强,并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1株免疫效果好的候选猪瘟疫苗,在家兔模型上对表达猪瘟病毒E2基因的3种重组腺病毒(rAdV-E2、rAdV-optiE2和rAdV-E2UL49)进行了免疫效力评价,从抗体、攻毒后产生定型热反应以及兔脾中病毒载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rAdV-E2UL49免疫组(n=5)在免疫后第2周,3只家兔产生了特异性的猪瘟抗体,免疫后第4周,所有免疫家兔的抗体阻断率均达到了70%;相比之下,rAdV-E2和rAdV-optiE2免疫组(n=5)家兔在免疫后第4周,只有个别家兔检测到了猪瘟特异性抗体。用猪瘟弱毒疫苗(C株)攻毒后,rAdV-E2UL49免疫组家兔均未出现定型热反应,在其脾中也未检测到C株病毒RNA,其免疫效果接近于C株;rAdV-E2和rAdV-optiE2免疫组各有3只家兔出现了定型热反应,在个别兔的脾中检测到了病毒RNA。结果表明,伪狂犬病病毒UL49基因编码的VP22蛋白可以增强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原性,rAdV-E2UL49有望成为一株有潜力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自杀性DNA疫苗在乙型脑炎疫苗开发中的可能性,将乙型脑炎病毒(JEV)E基因片段插入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CAl(pS)中,构建了表达E基因的自杀性DNA疫苗质粒pSE.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实现了E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将该疫苗和常规DNA疫苗(pCDE)分别免疫试验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pCDE要优于pSE,但pSE却可以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这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融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外膜蛋白H(OmpmH)的重组菌pGEX-ompmH/BL21大量培养,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酶剪切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OmpmH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将其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成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用该疫苗肌肉注射接种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血检测抗体,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显示,Ompm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免疫效果优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构建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口服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株,亚克隆猪瘟病毒E2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YA3341-E2。将该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E2),并对重组菌表达的E2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测定其在体内外的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及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菌能表达E2蛋白且表达的蛋白能与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重组菌株在体外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在体内可稳定地定居于肠系膜淋巴结和脾。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安全可靠。动物免疫试验表明,口服重组菌免疫猪产生了抗E2蛋白抗体。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重组菌能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为研究猪瘟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疫苗制造:用细胞组织培养弱毒(即APK弱毒)60代制苗,病毒滴度10~(-6.5),含病毒50%,甘油40%,汉克氏液及1%硫柳汞10%,pH=7.6~7.8,疫苗经无菌检查合格(厌气肝汤、普通肉汤、琼脂斜面培养5天无细菌生长),疫苗注射成年小白鼠(皮下接种0.3毫升,腹腔接种0.3毫升各3只),成年家兔2只皮下接种3.0毫升,观察7天,均无死亡为合格。注射剂量为成年黄牛臀部肌肉注射2.0毫升,1~2岁犊牛臀部肌肉注射1.0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